歌单介绍
这是一张用音乐描述拜占庭时期艺术与情怀的歌单,以重型音乐为主体,即一个“金属拜占庭”,对于听古典音乐的朋友来说口味略重,对于听金属乐的朋友来说,口味可能太轻,这,就是我要的效果,就像这个混杂着各色人等的大时代。它有别于那些纯古代音乐的寂静歌单,也不是一张纯粹金属乐歌单,我这里还放了一些工业与实验音乐的小东西。作品取舍以我个人对历史的感受与了解为依据
更多关闭
君士坦丁堡陷落与拜占庭艺术
创建日期:2020-01-05 15:47:38
更新日期:2020-01-23 09:04:22
播放次数:4401
全部播放
55
分享
手机试听
60首歌曲歌手专辑 时长
1
05:12

中世纪从西欧眺望东方就是这个感觉

2
03:27

公元330年,君士坦丁一世把罗马的首都迁到“拜占庭”(位于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希腊古城)之后改名“君士坦丁堡”,随后这位老皇帝在他去世前皈依了基督教,从此在西方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宗教艺术与一个至今影响着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基督教文化圈,那个千年帝国犹如一颗明珠闪耀在巴尔干半岛东部。希腊,新古典金属

3
05:01

奥古斯都不仅是古罗马时期的一个著名统帅,它也是一个古罗马传下来的尊号,意为神圣、庄严、体大。由拜占庭的元老院授予君主,查士丁尼一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奥古斯都”,就像蒙古人喜欢授予某个人“大汗”一样的道理,比“奥古斯都”次一级的尊号是“凯撒”,也就是“”副皇帝”

4
03:32

《圣经》记载的早期亚述人是极其残忍好战的种族,发源于西亚,伊拉克北部摩苏尔地区(祖地在库尔德),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他们也是军国奴隶制的开创者,中世纪的亚述早已灭亡被阿拉伯世界浸没改信伊斯兰教,奥斯曼崛起后一部分皈依了东仪天主教,目前全世界约有300多万亚述人

5
00:56

荒郊白骨卧枯莎,有鬼衔冤苦奈何。半夜数声凄枕席,十年几度惨干戈

6
04:54

欧洲中世纪是一个东部比西部发达的时代,在这一千年里,西欧人用无比羡慕,甚至贪L的目光盯着拜占庭帝国,尤其是西罗马失败之后,沿着这个败绩一路向西的那个Holy Roman Empire无论是人口经济都不及东边

7
06:18

中世纪究竟是堕落的还是有希望的,这个要看你从什么角度去看,从人文的角度看自然是堕落的

8
09:29

现在的保加利亚人大多信奉东正教,他们的祖先是一支附庸在匈奴下的突厥部落,来到巴尔干之后再和斯拉夫人融合,公元681年到12世纪一直与拜占庭,塞尔维亚处于混战中(巴尔干版的三国演义),期间成吉思汗西征一度被并入金帐汗国,这个“1393”指的是“尼克堡战役”,这一战导致保加利亚亡国,奥斯曼(土耳其人)随后统治了该地区整整500年!一直到俄罗斯的崛起才得以脱离,1389年面对塞尔维亚,波斯尼亚,匈牙利,瓦拉几亚,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人组成的浩浩荡荡的10万联军,奥斯曼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保加利亚的亡国是不奇怪的

9
03:04

中世纪西欧十字军的终极目标就是和阿拉伯世界争耶路撒冷,如今的“圣城”耶路撒冷依然是一个很敏感的地区,几乎有一半人类的文明与苦难与这里有着莫大的联系,并且这种渊源历经千年,白骨累累

10
04:48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那个北方游牧民族征伐屠戮的岁月大家都经历过,在中国自西晋南迁一直到南宋,牢牢守住的农耕文明在南方,欧洲,那块连接东西的岬地就是农耕文明顶住压力的最后依靠,虽然9世纪后拜占庭逐渐在东西夹击下面积萎缩,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直到15世纪才进入黄昏期,足见其韧性。这种韧性决不是武力的原因

11
02:18

希腊圣迪米特里奥教堂,关于这位“士兵圣徒”的事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

12
06:46

公元5世纪的两个罗马实际上处于一个被各路蛮族团团包围的世界,主要敌人是汪达尔人与西哥特人,作为欧亚交界散落的匈奴部落,阿提拉这一支原本与拜占庭是友军关系,一起对抗汪达尔人的进攻,少年时候的阿提拉还在罗马接受过很好的教育(质人),起初匈奴没有对拜占庭进攻,而是进攻了波斯,遭受惨败,然后为了“补偿”调转头加入了这场混战,这个疯子从东打到西,无往不胜,一直到公元453年突然逝世整个欧洲被他搞得天翻地覆,他死以后欧洲各势力组成反匈联盟,并在尼达欧之战中彻底击溃了这股来自东方的蛮力,在这个过程中西罗马是最惨的,为了维持他们找来日耳曼雇佣兵,结果这些雇佣兵直接就把8岁的罗慕洛给废了,西罗马灭亡,至此,除了拜占庭之外一直到中世纪结束,没有任何一个西欧国王敢于称Di

13
00:00

对于拜占庭来说他们眼里的“撒旦”实在太多了,周边的蛮族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仅凭武力,拜占庭几乎都打不过他们,他们结构也一直在变,时间一长,人们就发现了唯有拜占庭是不变的存在,它依靠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与对信仰的忠贞,因此最终它反倒显示出了自己的向心力,这说明什么?请思考。鼎盛时期的君士坦丁堡其繁华程度接近于南宋的临安

14
00:54

东正教祷词(耶路撒冷教会)

15
05:23

战火纷飞中的圣索菲亚大教堂,这也是拜占庭在它经济实力雄厚时期建造的一座宏伟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在塞维利亚主教堂之前,它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作为中国人,倘若你要迅速目睹它的芳容其实可以不用去土耳其,哈尔滨就有,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建造,也是拜占庭风格,也是东正教教堂。虽然小很多也算是远东第一了。哈尔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6
04:36

拜占庭帝国居住着相当一部人是斯拉夫人,早在九世纪中期东正教廷就派遣圣西里尔(St.Cyril)和圣美多德(St. Methodius)俩兄弟到他们中传播福音,后来他们还创造了用来记录古教会斯拉夫语的格拉哥里字母,并将《圣经》和礼拜仪式书翻译成这种语言(斯拉夫语诞生)。这种不同文化之间和平的交流与融合最终被13世纪十字军和蒙古人的入侵打断

17
02:25

流不尽的眼泪与战争创伤,纯器乐金属

18
03:43

希拉克略,拜占庭帝国希拉克略王朝第一任皇帝,他是伪帝福卡斯逆袭,被搞掉后推举上来的,当时内乱初定,东边有波斯人的进攻,西边有斯拉夫人和阿瓦尔人的夹击,是真正的“受命于危难之际”,但他扛住了压力开创了自己的时代,很有作为,还建立,形成了一套类似于唐代“节度使”的定制,军屯戍边,巩固了拜占庭的国祚

19
04:31

公元691年,查士丁尼二世颁布了一道法令,禁止地中海沿岸的葡萄园工人在丰收的时候喊酒神“狄俄索尼斯”,改呼“主啊,怜悯我”,如今回头看看希腊酒神节的热闹(与纪念太阳神的那种庄重场面完全不一样)真是别有滋味

20
04:18

听上去是不是很像阿拉伯音乐?其实是希腊舞蹈

21
05:18

新古典金属,华丽优雅。jetaime在法语中是“我爱你”的意思,即Jet'aime

22
00:00

不想被奴役之后奋起,华丽的吉他线

23
06:50

拜占庭位于连接东西商路的咽喉,在商业竞争上拜占庭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威尼斯和热那亚,为了争黑海和爱琴海的控制打仗,威尼斯和热那亚倾向于罗马的利益,也就是西欧对东欧的掣肘,尤其是威尼斯,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国家”,也是拜占庭的宿敌,在拜占庭陷入危机时,他们作壁上观,如今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里的一些珍品也是第四次东征时从君士坦丁堡抢过去的

24
08:07

《查士丁尼法典》中世纪最重要的法学专著。查士丁尼一世也是拜占庭历史上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文治武功不写了很长,想找到他长啥样,可以参考一下纳文塔圣维托教堂的那副著名的马赛克画

25
04:17

工业音乐中比较经典的一张《拜占庭之花》来自SPK

26
00:00

基督摇滚,正教的重金属也蛮好听的,比那些又是撒旦又是异教的重型音乐正多了,我在做本歌单的时候很注意这一点,尽量精益求精

27
00:00

特别喜欢这一类有古韵的希腊音乐,自通往中国的丝绸之路开辟以来一直到拜占庭时期,逐渐有了所谓的“拜占庭丝绸”,做工极其细腻,金色灿烂,西欧的皇室,贵族身上的丝绸大多来自拜占庭的工艺,“金色”也是拜占庭艺术的主色调

28
00:00

巴黎的“万神庙”就是仿的拜占庭艺术风格,在古罗马这叫“万神殿”,也叫潘提翁神殿,是为纪念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大帝亚克兴海战的胜利,东罗马继承并发展了这一风格

29
04:58

十字军东征实际上就是窥伺东方富饶的一场大破坏,尤其是1204的第四次东征,十字军洗劫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大帝石柱上的“真十字架”的残片也不知所踪,类似的“圣物”在中世纪伊始几乎都藏于拜占庭

30
02:29

第四次东征是七次东征(也有说8次,9次的)中比较荒唐的一次,它源于安德罗尼库斯治理下一系列错误,不理智地放任民粹,导致拉丁人与希腊人互殴,东西教会的分歧也加深,因此这次东征带来的只有破坏,十字军的脚步都没有踏上巴勒斯坦,这场基督教世界的“内耗”决定了后来地中海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从此拜占庭与东方的商业活动锐减,威尼斯的商人成该地区财富的主角……后来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那个自私,吝啬的守财奴夏洛克的形象绝不是突发奇想出来的

31
03:56

新古典暗潮

32
04:10

罗德岛是希腊佐泽卡尼索斯群岛中的最大岛屿,那里曾经有一座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太阳神的青铜巨像赫利俄斯,在公元654年萨拉森人打到这里之前属于拜占庭

33
07:20

一般历史学家说的“鼠疫”主要指的是541至542发生在拜占庭的大规模感染,严重的时候一天死一万人,而“黑死病”通常指的是1346至1350,以及整个15到16世纪的多次侵袭欧洲,这场空前绝后的大灾难不是一个短暂10,20年那么简单,它反反复复长达15个世纪之久!而人们对它毫无办法。在我小时候看动画片《邋遢大王历险记》那里面老鼠国国王的猖狂是有道理的

34
00:00

克里特岛是希腊神话的源地,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也叫“米诺斯文明”一个古代欧洲青铜器时代,车田正美把几个小强设计成“青铜圣斗士”不是无缘无故。《圣斗士星矢》也是一部以希腊神话为背景的经典动漫作品。拜占庭时代最有意义的胜利就是在多次战争失败之后,终于从阿拉伯人手里收复克里特岛全境,不仅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海上贸易中转站,而且恢复了古希腊的传统,得人心

35
05:12

拜占庭绝不是有些人说的什么“败仗廷”,10世纪的“克里特岛之战”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时罗曼努斯二世刚刚继位,他就敢于信任名将福卡斯,即便在焦灼拉锯之时,阿拉伯人企图用“围魏救赵”之计趁机围攻小亚细亚时,他也没有动摇,撤回福卡斯

36
09:58

中世纪的西欧虽然物质上很落后,战争连绵,瘟疫横行,但中世纪的“人”至少是符合身份的存在,平民就是平民,贵族就是贵族,骑士就是骑士,贵族何以为“贵”,那就是要身先士卒的,国家有难,要牺牲他们先牺牲,比如和贞德并肩战斗的努迪瓦公爵,还有查理七世战死的那四个哥哥,他们若在,王储也轮不到他。反之东欧拜占庭的这些因素要弱很多,作为罗马的承袭,它内部民族成分及其复杂,又四面环敌,因此拜占庭的一直延续着雇佣兵制,特别是后期13到15世纪,早期最强悍的是重骑兵,当然雇佣兵的缺点在于忠诚,一不高兴有反噬的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拜占庭始终未能再现古罗马时期的辉煌,最致命的一次反噬就是威尼斯资助那个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37
00:00

世纪之战,奥斯曼人赢得如此艰难

38
03:34

恢宏,大气

39
00:00

只有8000兵卒的君士坦丁十一世面对浩浩荡荡的20万大军拒降,坚守整整53天,这是怎样的悲壮场面。奥斯曼人一度近在咫尺却毫无办法……这样的惨胜在我看来毫无意义,但它确实改变了历史

40
02:40

庄严,感人的小号。悲壮中的忧思

41
05:45

987年基辅的弗拉基米尔大公借拜占庭帝国内部有变,帮助拜占庭扼制乱局,并借此要求与拜占庭联姻,娶巴西尔二世的妹妹安娜为妻,并由拜庭控制基辅罗斯的教会,任命希腊人为主教,988年,弗拉基米尔正式将基督J定为国教,从此基辅的居民集体接受东正教大主教的洗礼。这就是今天俄罗斯的前身,俄罗斯人对东正教感情的历史源头,史称“罗斯洗礼”,而在前一个世纪,留里克王朝和拜占庭还是敌对关系,他们烧教堂迫近君士坦丁堡,逼迫希腊人纳贡

42
04:43

标准的拜占庭圣咏,圣母玛利亚的叹息

43
05:03

死期将至,无疾而终

44
03:05

东正教,即希腊正教与罗马天主教的区别在于,东正教讲的弥赛亚救赎,即你的救赎是上帝的恩典,上帝为什么给你这个恩典,是在于你自己行善得的福报,这与“神预定论”不一样,天主教的“神预定论”讲的神的旨意是无条件的,你的言行不影响神的判断,一切救恩都是最初就预定好的,因此中世纪西欧教会是一个独L且在某些方面要高于君主存在的存在,也就是说东正教要比天主教更世俗一些,就像Karl Marx所说的“世俗生活与宗教生活混为一体”,这就是俄罗斯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45
02:24

罗马跨度很长,2000多年,因此常有人喜欢把中世纪这段分开讲,单独说“拜占庭历史”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个习惯问题,也是对东罗马特别的尊重,这种“特别”体现在凡是要谈拜占庭,你就决不能之只谈拜占庭,它是斯拉夫文化、阿拉伯文化、古希腊文化,罗马文化等等大混战,大融合下的综合体,今天你去威尼斯圣马可大教堂你会发现那是一个“哥特风格的拜占庭风格”很奇怪。在西方研究拜占庭的学者也分为三个派别,罗马派,以罗马史为视角论述;希腊派,以希腊文化圈为视角;现代派,这是完全以21世纪现代国家视角的观察,认为拜占庭很多地方已经具备了“前现代”的因素,这首怪诞的实验音乐作品可能就是从这点出发吧

46
12:19

告别蛮人时代的我们,还“蛮”吗,中世纪最蛮西方一族的当属维京,某种意义上说后来的世界是他们塑造的,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维京人改变了世界,一个是蓝牙王哈拉尔,也就“北海大帝”他完成了T一,征服了英格兰,结束了斯堪的纳维亚的海盗史,改信天主教,放弃奥丁。另一个就是海盗瓦良格,他干掉了东斯拉夫,成就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说什么“战D的民族”,哪里来的基因:北欧

47
04:51

喜欢祭祀味儿的朋友必听的一张经典专辑

48
05:59

西方人为什么钟情于罗马,因为那是唯一保存完整且拥有一整套完备制度保障的社会,尤其在和平年代,一部《罗马史》基本上可以当《资治通鉴》看,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在人类历史上也是极其珍贵的遗产,而所谓的“文艺复兴”,其实“复兴”的就是“地中海文明”,即希腊到罗马的传统,今天不少重型音乐过于抑郁,而且常常打着“异教”的名目,因此像这张正面反映罗马战争的金属乐唱片我是很喜欢的。以前还流行过什么凯尔特,那是早期西欧文化的根源,这个我以后会考虑做一张,凯尔特人的社会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

49
01:42

寂静中的小雨

50
04:26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人对于数学和天文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直到明末才有徐光启翻译出来,这种传统在拜占庭时代依然如此,拜占庭在4世纪有一位出色的女天文学家赛奥,她对古代典籍的研究与注释,绘制的星盘对后世影响很大,并准确预测了公元320年10月18日的日环食。在重型音乐,黑金属这个门类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关于宇宙

51
00:00

超有画面感的希腊民谣,有神性

52
02:56

一支希腊乐队的器乐摇滚作品,很可爱。拜占庭从330年到1453年,历经1100多年,共有12个朝代,93位皇帝,鼎盛时期的马其顿时代,在中世纪的欧洲独树一帜,无论是文化,经济还是军备都领先于西欧,且非常重视教育,极其尊重知识分子。公元333君士坦丁一世颁发一道敕令,内容是免去修辞学和法学等文科教授的纳税义务,给他们司法豁免权,后来这些甚至扩及教授们的妻子儿女,所以你如果生活在中世纪的君士坦丁堡,你的父亲又是学者的话,那你们家在社会上是很有地位的

53
00:00

孤独地做着这样的歌单,喜欢这solo

54
00:00

得意的奥斯曼,曾志得意满地继续西进,延伸至地中海地区,16世纪的西班牙海军都不是他们对手,听听这首实验摇滚乐,今天的“伊斯坦布尔”就是一个东西汇集之处,奇怪的文化混合城市

55
05:59

带有迷幻色彩的厄运金属,放心,你耳机没坏哈

56
00:00

如今提及“雅尔塔”这个地方已经完全成了那个“体系”(Yalta Conference)以及疗养度假的地方了。但实际上这个建造于12世纪的古城,其词义源自于希腊语“海岸”的意思,听听这幽静与神秘感的音乐吧(希腊文化圈,拜占庭艺术),谁还会记得这里曾经还有过一个“克里米亚汗国”,还有那些灰暗的“奴隶贸易”呢,各色人等,包括东罗马帝国都曾经占有过这里,但城头的王旗易手从来都是历史的浮云,唯有艺术是永恒的存在,想想最近一次主人更迭也不过是2014年的事,那时候很多人为乌克兰惋惜

57
06:18

稳健的编曲,雨声中尾声

58
01:01

拜占庭自立国伊始就开始兴建图书馆和大学,与西边那种大破坏完全相反,虽然宗教占有核心位置,但这里也教医学,数学,语法学甚至音乐。因此从拜占庭的角度看当时的西欧兄弟,那就是跟看野蛮人差不多。拜占庭这种好学的风气后来也影响到了阿拉伯世界

59
04:01

拜占庭历史上最爱好学习,钻研的君主当属君士坦丁七世,他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战争较少,不仅著书立说,还从阿拉伯人手中收复一些失地

60
02:50

听听这拜占庭音乐中最纯粹的味道

小悲的更多作品

评论

0/300
评论
最新评论6

以前英文学历史的时候各种亚述人,日耳曼人,拜占庭,波斯帝国到现在也没有拎清。 记得木心有一句话,能与拜占庭媲美的是伽蓝记中的洛阳。 希望有机会能把这段时间的历史好好梳理一下。

2020-05-31 12:42:24
·
1
·
更多

洛阳评价有点高,临安是恰如其分的,我个人认为

2020-06-01 20:37:02
·
0
·
更多

好用心的注语,谢谢

2020-05-31 11:36:26
·
·
更多

行家

2020-04-23 12:57:15
·
·
更多

头像不错,粟帅

2020-04-24 15:02:38
·
1
·
更多

在看三城记[手势鼓掌][手势鼓掌]谢谢☕☕☕

2020-02-05 19:16:22
·
7
·
更多

最近好勤快,主题越来越宏大了

2020-01-16 09:20:26
·
·
更多

嗯嗯,未来会从宏大变微小[咧嘴]

2020-01-16 11:53:33
·
1
·
更多

2020年1月15日更新

2020-01-15 23:10:14
·
·
更多
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