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介绍
[color=black] [b]“我的一生都在创造出我自己的旋律、我自己的谐和、我自己的节奏、我自己的配器方法。我总想成为一名创新的作曲家,活着的意愿就是要说出自己的音乐语言。”[/b] 阿拉姆·伊里奇·哈恰图良 (Aram Ilitch Khatchaturian,1903年6月6日-1978年5月1日),苏联作曲家,指挥家。生于亚美尼亚梯弗里斯(今第比利斯附近科焦里村),自幼受亚美尼亚及高加索其他民族音乐的熏陶,十九岁开始接受音乐教育,1922~1929年就学于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先学习大提琴,并向格涅辛学作曲,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1937年作为研究生毕业。1951年成为该两院的教授。 青年时期,哈恰图良受西方现代音乐,特别是莫里斯·拉威尔的影响,他的作品还以热情、乐观、富于色彩、旋律丰富和高度的技巧性见长。代表作有芭蕾舞剧《加雅涅》(1939年)《假面舞会》(1944年)《斯巴达克斯》(1953年)以及著名的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三部交响曲、一部钢琴协奏曲、单簧管三重奏及一些室内乐作品。 [img id=4314120]http://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0-22/1445526376_lhD1.jpg[/img] [b](以下四段文字摘自《爱乐》2006年第10期)[/b]“阿拉姆·哈恰图良(Aram Khachaturian)是最负盛誉的亚美尼亚音乐家,1903年6月6日生于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哈恰图良幼年在学校乐队中吹大号,常在父亲的老钢琴上弹奏外面听来的曲调,在椅子上敲击精妙的节奏,后来他回忆道:“老梯弗里斯(第比利斯的旧称)是一个声音之城、音乐之城。沿着街道和远离中心的小路漫步,投入到多种源头共同创造的音乐气氛中……”无形的音乐熏陶使哈恰图良获得了独到的素材和广阔的视野,造就了他的音乐“天赋”,终生用之不竭。 [img id=4313546]http://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0-22/1445511771_aCjg.jpg[/img] 阿拉姆·哈恰图良生于一个普通钉书匠家庭,父亲比母亲大十岁,是包办婚姻,但所幸母亲非常贤惠,父母也恩爱,阿拉姆是最小的儿子,从他们这辈开始这个家族英才辈出。阿拉姆的二哥苏仁(Suren)自幼热爱戏剧,在莫斯科大学历史哲学系毕业后成为杰出的戏剧演员,他发现了弟弟的音乐天赋后把小阿拉姆带去莫斯科。 阿拉姆刚被二哥带来莫斯科时,先入莫斯科大学学习生物,但他很快被苏联首都广阔的音乐发展空间所吸引。1922年,毫无专业音乐基础的哈恰图良到莫斯科格涅辛音乐学校赴试,他指着一把大提琴说:“我想学习演奏那个大个的小提琴。”良好的音乐天赋使哈恰图良顺利被录取进大提琴班,1925年转入新开设的作曲班,很快就写出充满灵性的小作品,被著名音乐教育家格涅辛评价为“未磨光的宝石”。直到1929年,26岁的哈恰图良才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米亚斯科夫斯基(Myaskovsky)的作曲班,而米亚斯科夫斯基也是半路出家的大作曲家。 [img id=4313508]http://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0-22/1445510473_V8QW.jpg[/img] (上图从左至右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哈恰图良) 1933年,回国访问的普罗科菲耶夫深为赞叹哈恰图良的才华,并把他的《单簧管、小提琴、钢琴三重奏》带回巴黎演出。也许,在苏联音乐学院里总能找到哈恰图良这样出色的学生是促使普罗科菲耶夫1936年最终回到苏联定居的重要因素之一。1933年哈恰图良写出了第一部交响作品《舞蹈组曲》,被他的同门学长卡巴列夫斯基评论为:“这部作品散发出阳光,生命的快乐和精神力量,它的第一次演出对这位仍是学生的年轻作曲家是个巨大的成功,而他立即被列入苏联顶级作曲家的行列。” [img id=4314118]http://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0-22/1445526321_8ckY.jpg[/img] 哈恰图良说过:“我的一生都是在为创造出我自己的旋律、我自己的谐和、我自己的节奏、我自己的配器方法而奋斗。我总想成为一名创新的作曲家,活着的意愿就是要说出自己的音乐语言。”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边是柯米塔斯、斯潘迪亚里扬等亚美尼亚音乐先行者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古典音乐的种子播撒在亚美尼亚音乐沃土上,一边是苏联时期强大的俄国音乐教育体系充分浇灌了亚美尼亚的音乐沃土,最终培育出哈恰图良这位音乐巨匠。”[b](以上四段文字摘自《爱乐》2006年第10期)[/b][/color]
更多关闭
“亚美尼亚之舞” — 阿拉姆·哈恰图良 Aram Khachaturian(1903 ~ 1978)
创建日期:2015-10-22 09:55:56
更新日期:2019-09-19 05:11:28
播放次数:10168
全部播放
448
分享
手机试听
45首歌曲歌手专辑 时长
1
04:32

芭蕾舞剧《假面舞会》组曲,Masquerade Suite,孔德拉辛指挥RCA胜利交响乐团。 剧情的围绕着假面舞会上妮娜丢失的手镯展开,因为人人都戴着面具,所以每个人都不认识对方。妮娜的朋友西特拉里男爵夫人捡到了,当伯爵纠缠男爵夫人的时候男爵夫人把手镯给了伯爵,伯爵拿去给妮娜的丈夫阿尔别宁(本剧男主人公)炫耀。在回家之后阿尔别宁看到妻子的手镯不见了,怀疑的种子就此种下,之后男爵夫人本想把真相说出来,但是嫉妒的阿尔别宁根本没听就离开了。虽然,之后伯爵去纠缠妮娜被妮娜拒绝了,但一封挑唆阿尔别宁的信件压断了那最后一根稻草,最终阿尔别宁毒死了妻子。 《假面舞会》的主旨就在剧名之中——上流社会的生活就是一场假面舞会。因此,该剧经历了长期的禁演,莱蒙托夫也受到当局打压,直到他决斗死后也没能发表。1862年全剧获准演出,而上演正好是1917年2月,这也堪称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街上已开始了革命,听到呼口号的声音,人群高举旗帜从四处汇来,电车也停止通行……剧院里还是满座。”几十年后,哈恰图良为《假面舞会》配乐,1941年成功上演。莱蒙托夫的剧作又催生了杰出的音乐作品——哈恰图良的《假面舞会》组曲。 Waltz,华尔兹

2
03:53

Nocturne,夜曲

3
02:44

Mazurka,玛祖卡舞曲 在波兰民间舞蹈中,以其中部地区的民间舞蹈“玛祖尔”(Mazurek)最具有代表性,现今在各大芭蕾舞剧中出现的“玛祖卡”舞,就是源于波兰的 “玛祖尔”。玛祖卡经过肖邦等人的发展后,已成为古典音乐中一种节奏鲜明、舞步豪迈潇洒、气质高贵典雅的艺术舞台表演形式,与至今流传的民间“玛祖尔”舞蹈有了很大的区别。

4
03:51

Romance,浪漫曲。 基里尔·孔德拉辛是最伟大的几位前苏联指挥大师之一,他的指挥风格朴实、严谨;他十分强调将浪漫主义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种精致完美的艺术境界。他善于运用内在具体意象来达成特殊情调和效果,譬如此曲仿佛有一幅月夜朦胧的画面浮现眼前……

5
03:10

Galop,加洛普舞曲。“加洛普”本义为“急驰、飞奔”,它是起源于德国的—种二拍子快速轮舞,原名“霍普塞”。这种舞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传入法国以后,才有了加洛甫这个名字。后来它迅速在欧洲风行,用于方阵舞蹈,作为其中最快的结束部分。加洛甫音乐特点是,它有一个或两个中段,前面有引子,后面有尾声,舞曲具有欢乐的气氛。“圆舞曲之王“施特劳斯、李斯特、萧斯塔科维奇等都创作过不少加洛普舞曲。

6
00:00

芭蕾舞剧《斯巴达》中斯巴达克斯和弗里吉亚的柔板主题长笛改编版,Adagio of Spartacus and Phrygia

7
14:44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谢林演奏,安塔尔指挥伦敦交响乐团(奥伊斯特拉赫的版本由于录音质量较差,放在列表最末,不然他的版本肯定是首选)。 1. Allegro con fermezza,第一乐章:坚定的快板。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哈恰图良题献给大卫·奥依斯特拉赫的,当年11月16 曰,奥依斯特拉赫在莫斯科的苏联音乐节中首演了这部作品,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之后成了世界提琴家们的一个保留曲目。 “哈恰图良在创作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写道:‘写作时我毫不费力。有时候,我的乐思和想象就从手上流到了谱纸上,心里想到的主题之多,简直使我难以把它们按次序分类。’这种创作的力度渗透于整首协奏曲。自始至终我们能听到亚美尼亚民谣的歌调(却没有直接引用真正的民歌素材),华彩乐段有着狂想曲的特性,乐曲带有东方舞蹈的华丽节奏。然而,作品根本的长处是来自于它的交响性,推动整个乐章进行的、来自于一个节奏音型的核心素材。”(转自网络)

8
08:52

2. Andante sostenuto,第二乐章:持续的行板。尤爱此章,仿佛云中漫步、魂兮梦游……本选集最后有奥伊斯特拉赫的版本,若不是音质欠佳,无疑是最优版本。谢林的版本在开头省去了一段乐队铺叙,虽然直奔主题,但是还是喜欢原版,更加缠绵踟蹰……

9
09:17

3. Allegro vivace,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哈哈,小提琴协奏曲写得像芭蕾舞剧,这小提琴不是全程都在舞蹈吗?作为波兰人的谢林本身就带有丰富的舞蹈性(可以说这是斯拉夫民族的共性吧~),指挥也是匈牙利人安塔尔,可谓珠联璧合!

10
04:21

B大调舞曲,Dance in B Major

11
02:33

芭蕾舞剧《加雅涅》组曲,Gayaneh Suite,安塔尔指挥伦敦交响乐团。 剧情为:“外高加索山村中勇敢的库尔特族猎人阿尔缅和少女加雅涅相爱,阿尔缅的好友盖奥尔格与少女阿霞相爱。一次,活泼的阿霞抢走了阿尔缅预备送给加雅涅的鲜花,并与阿尔缅共舞。偶然目睹了这一情景的盖奥尔格对阿尔缅发生了误解,当阿尔缅上山打猎,不慎从断崖摔下时,盖奥尔格竟视而不救。阿尔缅受伤后双目失明,他不愿为加雅涅带来不幸,便克制自己的情感,拒绝了加雅涅的爱情。后来,阿尔缅幸运地重见光明,并且原谅了深感悔恨、当众承认错误的盖奥尔格,并与加雅涅结为幸福的伴侣。” Sabre Dance,马刀舞曲,本曲选自舞剧第三幕第二场,当阿尔缅恢复视力后,加雅涅投入他的怀抱,村民们为他们祝福时的群舞音乐。

12
02:16

Dance of the Rose Maidens,少女之舞

13
04:47

Lullaby,摇篮曲

14
02:45

Dance of the Young Kurds,少年库尔德人之舞

15
01:47

Armen's Variation,阿尔缅变奏曲

16
05:11

Ayesha's Dance,阿霞之舞,此版本为哈恰图良亲自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十分难得。企鹅唱片指南的评价是:“哈恰图良的指挥获得维也纳爱乐的完美回应,一切都显得如此生气勃勃,值得一提的是斯巴达卡斯中「慢板」的演出情感炙烈且幅度开阔。”

17
04:18

Gayaneh's Adagio,盖奥尔格柔板

18
03:04

Gopak,戈帕克舞(乌克兰民间舞蹈)

19
04:46

单簧管、小提琴、钢琴三重奏,Trio for Clarinet, Violin and Piano。就是这部哈恰青年时代的三重奏让普罗科菲耶夫发现了他的音乐才华,还携他一同去巴黎演出此曲目。 1. Andante von dolore, con molt’espressione

20
07:01

3. Moderato,第三乐章:中板。此曲的旋律是不是很像王洛宾改编的维吾尔族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想来虽然亚美尼亚和中国之间还隔着其他国家,但是那里的民风和新疆应该还是有相似之处的。

21
09:08

芭蕾舞剧《斯巴达》组曲,Spartacus Suite,哈恰图良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 剧情:“公元前74年,罗马统帅克拉苏去罗马城附近的卡普阿角斗士学校挑选奴隶斯巴达克斯和另一位非洲奴隶进行生死角斗。角斗中,非洲人把生命留给斯巴达克斯,自己去愤怒冲向观看角斗的克拉苏,被克拉苏的警卫刺死。斯巴达克斯要为这位非洲朋友报仇,于是开始了暴动,奴隶们攻克并占领了克拉苏的宫殿,这场暴动威胁着罗马元老院。于是,元老院便指派克拉苏去消灭节节胜利的奴隶。最后,斯巴达克斯和战友们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Adagio of Spartacus and Phrygia,斯巴达克斯和弗里吉亚的柔板主题

22
03:19

Variation of Aegina and Bacchanalia,安吉尼亚与巴哈娜尼雅的变奏

23
03:39

Dance with Crotalums, 库塔伦斯之舞

24
07:02

Scene of the Gaditanae Maidens and Victory of Spartacus,少女情景与斯巴达克的胜利之舞

25
01:49

Dance of the Highlanders,高地人之舞

26
05:43

香颂情诗,Chanson Poeme

27
01:54

钢琴小行板,Andantino 1. Allegro giocoso,第一乐章:诙谐的小行板。

28
03:11

2. Andante con anima, rubato,第二乐章:富有活力的快板。

29
02:52

苏联广播电视交响乐团演奏的《加雅涅》全剧选段,杨颂格·卡奇泽(Djansug Kakhidze)指挥。 Act 1 Scene 1,Dance of Nunne and Maidens,努恩和少女之舞。

30
01:40

Act 2 Scene 3,Scene of Gayaneh (Wait for Armen),盖奥尔格的场景:等待阿尔缅

31
03:25

Act 3 Scene 1,Dance of Young Mountaineers,年轻山地人之舞

32
02:33

Act 3 Scene 2,"Shalakho" (Dance of men),男人之舞

33
01:19

Act 3 Scene 2,Dance of Nunne,努恩之舞

34
02:21

马刀舞曲小提琴改编版,海菲兹演奏。

35
10:51

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in D-flat major,卡佩尔演奏,2. Andante con anima,

36
03:03

亚美尼亚舞曲,2 Armenian Dances,哈恰图良一生都致力于推广亚美尼亚民乐,他也将大量的亚美尼亚传统音乐元素加入作品中,显示出华丽的舞蹈性。 1. Allegro moderato

37
06:25

《莱蒙托夫》组曲,Lermontov Suite 3. Valse,圆舞曲

38
07:14

音乐会咏叹调,Concert Arias 1. Poem: If I Were A Scarlet Coral,如果我是一株红珊瑚。

39
06:08

大提琴奏鸣曲,Cello Sonata,3. Aria: Andante,这首大提琴奏鸣曲也是哈恰图良献给老罗的,后半段很像谭盾在《英雄》里面的手法啊……

40
29:31

芭蕾舞剧《假面舞会》全剧

41
00:00
42
00:00
43
14:07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奥伊斯特拉赫演奏。大奥的这版如果不是因为音质问题,肯定是哈恰图良小提琴协奏曲的最佳版本。 1. Allegro con fermezza,第一乐章:坚定的快板。

44
12:03

2. Andante sostenuto,第二乐章:持续的行板。

45
09:26

3. Allegro vivace,第三乐章:活泼的快板。

朴云的更多作品

评论

0/300
评论
最新评论8

社会主义的伟大作曲家,听起来是那么似曾相识的感觉,,国内的很多音乐有此君的影子。

2018-03-17 09:47:13
·
·
更多

[手势鼓掌][手势鼓掌]

2017-12-12 09:56:10
·
·
更多

Очень люблю Хачатуряна.

2017-04-14 02:25:45
·
2
·
更多

阿拉姆·哈恰图良 Aram Khachaturian(1903 1978),

2017-02-22 20:21:48
·
·
更多

古典的就喜欢

2015-11-28 12:05:21
·
·
更多

最爱

2015-11-08 09:47:15
·
·
更多

唉,就自觉分享嘛~~~那么晚登门不礼貌啊~~~拿走了,谢谢!

2015-10-26 00:50:08
·
·
更多

哈恰图良啊,我好像只听过他的马刀舞曲,因为前面那段极逗趣效果的木琴敲击。看来真是了解太少了。多谢整理。

2015-10-24 16:09:02
·
·
更多

不客气,我在整理前也就知道几首而已……

2015-10-24 18:37:10
·
0
·
更多
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