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介绍
[color=black] [img id=4489542]http://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02-16/1455610756_lsQt.jpg[/img] [b](以下内容节选自Cosmos的豆瓣日志[url=http://www.douban.com/note/323697084/]《迪特里希·布克斯特胡德与他的室内乐作品》[/url])[/b] 迪特里希·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h Buxtehude,约1637-1707)被认为是海因里希·许茨(Heinrich Schütz,1585-1672)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之间最重要的德国作曲家。他是那一代作曲家中最受尊敬的教堂音乐家;作为一名卓越的管风琴家,他对巴洛克管风琴艺术的发展也有巨大的贡献。布克斯特胡德在音乐史上的地位首先正是由他作为一名具有炉火纯青技巧的管风琴大师而奠定的。他是荷兰管风琴大师斯韦林克(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1562-1621)的学生,后人从相关资料进行推断,他从1655年起,他就和约翰·亚当·赖因肯(John Adam Reincken,1623-1722)——后者来自荷兰东部靠近德国的城市德文特——一同跟随斯韦林克研习管风琴。赖因肯后来也成为知名的管风琴大师和作曲家,1663年开始在汉堡圣卡特琳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布克斯特胡德与他保持了终身的友谊。他们共同成为来自波罗的海地区的管风琴演奏家和作曲家团体的成员。这个团体就是闻名于世的“斯韦林克学派”,也称“北德学派”。北德斯韦林克学派高尚严肃、技巧华丽、以宗教精神为主导的创作风格以及作为演奏者特别是即兴演奏的精湛技巧和艺术魅力,在当时有巨大的影响。布克斯特胡德晚年,他所在的城市吕贝克(Lübeck)成为众多的年轻一代管风琴家朝拜的圣地。 [img id=4492658]http://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02-18/1455804812_f5kj.jpg[/img] [b](吕贝克圣玛利亚教堂外景)[/b] 关于布克斯特胡德在当时的影响,有一个小故事,在后来许多的巴赫传记中都会提到。这就是1705年,巴赫徒步400多公里,从他任职的阿恩施塔特到吕贝克聆听和学习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在吕贝克,除了管风琴演奏,巴赫还聆听了由布克斯特胡德指挥的“晚间音乐”(Abendmusiken),这是由管风琴独奏和人声与乐器演奏的五套一首的教堂康塔塔。巴赫对布克斯特胡德的音乐极为迷恋,以至于他本来向阿恩施塔特当地的教会请的四周的假期远远不够他在吕贝克的逗留,加上来回路上所花的时间,他竟然因此而缺席了阿恩施塔特的工作近四个月的时间! 在巴赫来到吕贝克的二年前,亨德尔(George Frideric Händel,1685-1759)和约翰·马特松(Johann Mattheson,1681-1764)就曾来到过这里。除了向布克斯特胡德学习管风琴技艺和教堂康塔塔的创作以外,吕贝克圣玛利亚教堂管风琴师的职位也是吸引他们的原因之一。这个职位不仅报酬优厚,而且还有住房提供。当时,已经66岁的布克斯特胡德也在寻找自己的接班人。然而要得到这个职位,还必须接受一个条件,就是与老管风琴师的女儿结婚。1703年,布克斯特胡德的女儿安娜·玛格丽特已经28岁了,当时马特松22岁,亨德尔才18岁,他们都没有接受这个附加条件,两年后,20岁的巴赫也没有接受。 [img id=4492670]http://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02-18/1455805291_TOtX.jpg[/img] [b](圣玛利亚教堂中的管风琴)[/b] 布克斯特胡德的余生一直都担任圣玛利亚教堂的管风琴师,他官方的工作除了音乐方面的以外,比如为众赞歌提供管风琴伴奏等等,还兼管教堂的财务、书记以及商务事宜。他在当地非常出名,因为他的“晚间音乐”音乐会——每年圣诞节前连续五个礼拜日以及其他一些节日在教堂下午的仪式之后进行的音乐崇拜。1707年,布克斯特胡德在吕贝克去世。 保罗·亨利·朗(Paul Henry Lang)在他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布克斯特胡德的管风琴作品:“布克斯特胡德的巍峨的赋格、含有淡淡哀愁的帕萨卡利亚、了不起的前奏曲和炫技的托卡塔都是独立不羁的天才之作。其想象力和创造性都是他所独有的,不能小看为后人的铺路石。与巴赫相比,他的作品同样是尽善尽美的巨著,犹如海顿的交响曲与贝多芬相比,同样是巨著。” [img id=4492672]http://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02-18/1455805305_nHfH.jpg[/img] [b](圣玛利亚教堂内景)[/b] 在室内乐方面,布克斯特胡德在他生前印刷出版的作品并不多,主要包括1696年出版的两组奏鸣曲集(它们出版时附上了两个奇特的作品编号Op.1和Op.2),1674年出版的纪念他的父亲去世的悲歌(Klag-Lied)以及其他一些路德教派众赞歌。布克斯特胡德的室内乐作品之所以在当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与其音乐的风格特点有很大关系。他的作品提供了一份音乐情感修辞学的概览,通过新颖的配器(小提琴和低音维奥尔琴作为必不可少的乐器取代了通常意大利奏鸣曲中使用的小提琴组);有意识地混合意大利、德国、法国的音乐风格;通过持续的旋律与短小的旋律片段之间的对比、表情的对比、力度对比、形式对比等等手段使得音乐具有无数让人意想不到的细节,充满了夸张和惊奇。[b](以上内容节选自Cosmos的豆瓣日志[url=http://www.douban.com/note/323697084/]《迪特里希·布克斯特胡德与他的室内乐作品》[/url])[/b][/color]
更多关闭
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 Dieterich Buxtehude(1637 ~ 1707)
创建日期:2016-02-13 18:24:15
更新日期:2020-09-12 14:18:52
播放次数:503
全部播放
31
分享
手机试听
32首歌曲歌手专辑 时长
1
05:46

BuxWV 160

2
05:10

BuxWV 137

3
05:56

BuxWV 139

4
06:10

BuxWV 140

5
09:10

BuxWV 142

6
07:42

BuxWV 146

7
06:05

BuxWV 148

8
04:35

BuxWV 158

9
06:31

BuxWV 159

10
04:23

BuxWV 160

11
06:31

BuxWV 161

12
07:52

BuxWV 163

13
02:03

BuxWV 185

14
08:05

BuxWV 203

15
02:44

BuxWV 206

16
01:59

BuxWV 211

17
02:56

BuxWV 219

18
01:34

BuxWV 224

19
11:52

BuxWV 260

20
07:08

BuxWV 253

21
11:33

BuxWV 261

22
06:57

BuxWV 13

23
10:00

BuxWV 75,Membra Jesu Nostri 1. Ad pedes

24
09:52

3. Ad manus

25
08:03

7. Ad faciem

26
08:14

BuxWV 76

27
10:51

BuxWV 83,O dulcis Jesu

28
06:55

BuxWV 163,大键琴版

29
02:59
30
03:54
31
01:34
32
04:43

朴云的更多作品

评论

0/300
评论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