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介绍
小提琴奏鸣曲——最完美的器乐重奏 三百年小提琴艺术史积累起了庞大的小提琴曲目宝库。这其中,小提琴奏鸣曲一直占着极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孤零零的小提琴的独奏,像巴赫的无伴奏奏鸣曲、组曲、帕格尼尼的二十四首随想曲或巴托克的无伴奏 鸣曲。这些小提琴的“独白”注重的往往不是动人的旋律,而是高超的复调演奏技巧(当然还有帕格尼尼最拿手的绝活诸如变格定弦、拨弦、泛音、双泛音、五花八门的跳跃弓法)。小提琴本以抒情见长,拉单纯的旋律时歌唱性之强决非其他乐器能比,但复调演奏恰是它的短处。再高明的大师拉双弦、和弦、几个声部的同时进行都不可能象位单音那么发音纯净完美,几支旋律交织时各自的流畅性、清晰度更远不能和钢琴相比。巴赫的无伴奏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强人所难,硬要小提琴去表现它所不擅长的东西。正因为此,它的技巧之难只有后来的帕格尼尼随想曲才能与之相提并论。 小提琴奏鸣曲既无小提琴独奏之高深难测、也不象协奏曲那么麻烦庞杂,当小提琴和钢琴这两件人世间表现力最丰富、最完美的乐器在一起奏响时,两者构成了多么奇妙的和谐!钢琴从本质上说属打击乐器,以刚见长;小提琴则是发音最富人情味儿的拉弦乐器,歌唱性无与伦比。这么看来,它们的配合就象夫妻一样,一刚一柔?事实上却又不止于此。钢琴也能柔情万种,就像大丈夫也会儿女情长一样;小提琴强奏时的洪亮音响同样能声震屋瓦,令风云变色。这两种乐器之完美偏偏就在于刚柔并济这点。除了它们,你还能想出哪种乐器表情变化幅度如此之广?小提琴奏鸣曲一样也由钢琴伴奏,只不过不分三四个乐章、不用奏鸣曲式而已。钢琴的地位在小品中低于小提琴,往往只是陪衬,不主动发言,更不会喧宾夺主。由于旋律动听、篇幅短小,听起来又不费心思,它成了吸引广大音乐爱好者步入古典音乐殿堂的引路人。 几百年音乐历史积累下来,小提琴奏鸣曲的总数大大超过了其它几类小提琴音乐,这是因为创作小提琴奏鸣曲比起写庞大的协奏曲来要容易得多。篇幅短,乐器也不过两件而已,哪像协奏曲,既要精心构思小提琴的演奏,又昨安排别的十几行、甚至几十行乐队分谱。数量一大,选择也就难了。人生苦短,我们在这汪洋大海中只能挑那些非听不可的经典之作。 曲目 01:勃拉姆斯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雨点奏鸣曲》 02:勃拉姆斯第三号小提琴奏鸣 03:理查德施特劳斯《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04:奥托里诺·雷斯庇基《B小调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 08:贝多芬《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10:维拉契尼:《小提琴奏鸣曲》Op.2/6 11:德沃夏克:G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小奏鸣曲, Op.100 - 2 12:帕格尼尼:第十二号奏鸣曲, Op.3/6 13: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14:塔蒂尼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15: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 16:阿尔坎杰罗·科莱利《d小调第12号小提琴奏鸣曲》 17:帕格尼尼《小提琴吉他奏鸣曲》 18:莫札特《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 378 19:格里格:《C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op.45) 20:舒伯特《A大调第四号小提琴奏鸣曲》 22: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00:舒伯特《阿佩乔尼a小调奏鸣曲(D821)》 乐曲欣赏 01: 勃拉姆斯《G大调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悲伤的暗恋》 勃拉姆斯 《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雨之歌) 》--op.78创作于1878年,是勃拉姆斯的三首小提琴奏鸣曲之一,也是他为了20岁时就深爱着的女性---克拉拉创编的爱情旋律。全曲抒情优美,充满悲情与伤感、热切与期盼,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布拉姆斯G大调第一号奏鸣曲,第一乐章,一段无法实现而哀凄的爱情,单纯深刻的无奈。因为布拉姆斯哀伤的人是对好友舒曼忠心耿耿的妻子-Clara。 “即使化为尘土,克拉拉,你死去的最爱依然填满你我之间任何一个缝隙,直到死亡再度降临为止,这样,我怎能拥有你?” ---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g大调第一号奏鸣曲>这是勃拉姆斯创作的爱情旋律,为了他20岁时就深爱着的女子——克拉拉。即使克拉拉是恩师的妻子,拥有7个儿女,勃拉姆斯依然爱着,终身未娶,直到43年后,克拉拉逝世,他也相继辞逝,带着一生的爱恋,痛苦的爱。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我就站在你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股想念 却还得故意装作丝毫没有把你放在心里, 而是 用自己冷漠的心 对爱你的人 掘了一条无法跨越的沟渠 勃拉姆斯是内向的,但我们相信,他虽然没有任何爱情的语言表白的痕迹留下,他一定曾经通过音乐的某种方式来表达过这样深深的爱意。其实,对于情感,语言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所谓“情到深处,语言将是多余和苍白无力的;心心相通,往往是最简单质朴的,而无须缤纷的语言如盛开的花朵去夺人眼目”,那些在电视剧或电影中所常用到的经典对白,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其实是用不着的。而音乐本身,就是一种情感,就是一种心灵的倾诉通道。身为钢琴家的克拉拉,如何不能从勃拉姆斯的音乐中体会到这样一种情感的存在?但他们都默默地把这样深深的感情埋在心灵深处。 02: 勃拉姆斯《D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 勃姆斯《D小调第三小提琴奏鸣曲》Op. 108作于1888年。他把这部作品题献给好友——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汉斯•冯•彪罗。勃拉姆斯本人亲自和小提琴家耶诺•胡拜于 1888年12月22日在布达佩斯首演。 这是一首柔美的赞美歌,有着感人的旋律和温柔的和声。与其前两首小提琴奏鸣曲相比,这首奏鸣曲的钢琴声部与小提琴更加不可分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伤感忧郁中抒发着激情和柔情,成为室内乐中的精品。 唯美、深情的琴音相互对应、唱和。细腻温柔的小提琴与成熟、诗意歌唱的钢琴和声交融,融合成一幅美丽的音画。柔和而又稠厚的音质浓墨重彩地再现了作品的意境和音乐美感。 03: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8号) 尽管是他非常早期的作品,但也是他无可争议的、最好的一部室内乐作品,其与众不同而非凡的音乐语言影响至今。该作品为两件乐器——小提琴和钢琴完美和谐地创作,通过优美的旋律而交织在一起,创作了丰富的音乐结构,从而体现了施特劳斯的成熟风格。施特劳斯创作这首《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8号)时正与女高音歌唱家保利娜•德•阿娜处于热恋中,她后来成了他的妻子。作品充满了青春活力,曲调富有很强的歌唱性,特别是在第二乐章有所体现,这一曲调也被保留在施特劳斯后来的一部歌剧中。这部小提琴奏鸣曲是小提琴演奏家必备的演出曲目,也受到世界上许多顶级小提琴演奏大师的青睐。 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带着后期德奥作曲家厚重的色彩,我有时觉得他身上仍然可以见到勃拉姆斯的影子,他喜爱给文字作品谱曲,交响与诗让他着迷,有人说查拉图斯特拉十分疯狂,也有人说他既有炫技又有旋律的小提琴协奏曲可称音乐史的不朽,但我为这首奏鸣曲深深地吸引,忘记了乐曲背后既没有极度的技巧也没有高深的文字背景,我越来越觉得,这些都是音乐之外的东西。 13: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法国作曲家 弗兰克 (1822-1890)在世时,音乐并不受到当时法国乐坛重视,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非常轻松的沙龙音乐或歌剧有兴趣,而相对于器乐和抽象的音乐就敬而远之。 法朗克则仍对于德国古典音乐的结构、形式,还有法国传统感性的抽象,保持他坚持的态度。 而这首 小提琴奏鸣曲 」,是在他晚年完成的杰作,也让 世人理解到他音乐的重要性。 「循环形式」(Cyclic Form)的作曲法 「循环形式」这种作法,是以一个最原始的动机发展主题,进而在各个乐章发展出相关联的主题和变形,主题旋律并于终乐章当中再现,让整首作品形成一个统一的架构。 这可以说是从当初白辽士的「固定乐念」得到灵感而形成。 至此,将音乐主题作变化的方式,又出现新的想法,可见,作曲家们总是企图「同中求异」, 寻求变化 15: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 《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 是贝多芬倒数第二首小提琴奏鸣曲,创作于1803年5月,是贝多芬所有的小提琴奏鸣曲中,技巧表达的最出色的一首,也是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奏鸣曲形式的顶峰。原本是为了当时正造访维也纳的布利吉陶尔(George Bridgetower)而作。布利吉陶尔以诠释维奥第(Giovanni Viotti)作品而闻名。贝多芬在一本草稿簿中描述此曲“以极复协奏曲(concertante)风格所创作的曲子,近乎一首协奏曲”,此曲庞大的规模与高超的小提琴技巧,都印证了这段描述. 贝多芬曾为此曲作标记为“钢琴与小提琴以协奏曲风合奏的奏鸣曲”。曲中钢琴与小提琴雄辩滔滔,曲风汪洋恣肆,是十首小提琴奏鸣曲中的顶峰。 18:莫札特《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 378 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更能陈述他的灵魂状态,那层层迭迭、起伏波澜,真是慷慨悲歌,性情毕露。不是对小提琴有深刻了解和怀有深厚感情,能写出这些奏鸣曲吗? 他的小提琴奏鸣曲会叫我们落泪,为其中的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而流泪的心当感激生命。 莫扎特写出这样的小提琴奏鸣曲原是不奇怪的。因为他来自社会的底层,一生多艰,饱经内心磨难。而古来忠烈士,多出贫贱门。 要是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太舒适,内外两界没有任何什么艰苦和忧思,那么,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鸣曲于他就是多余的,不会激起共鸣。 这是莫扎特专门为意大利女提琴家斯特里那萨奇(1764—1823)写的。1784年她访问维也纳,刚好20岁。莫扎特28岁。他们同台演出。莫扎特是根据记忆来弹奏钢琴那部分的。只是事后才将这一部分写在谱纸上。慢乐章是小提琴和钢琴的对话。长长的对话;对话是细腻的,优雅的,推心置腹的,当然 是充满了一种激情。谁能一口咬定,这不是莫扎特在传递爱慕的信息呢? 那好像是莫扎特同她坐在夏夜的枫树底下倾吐衷情: “与君相逢勿寂寞,衰老不复如今乐。” 当然,莫扎特通过音乐向这位意大利女小提琴家表白自己心中爱慕之情是暗地里的,抽象的,别人抓不到小辫子的。因为音乐不是德文。要知道, 莫扎特这时候已经成了家。严格来说,他通过这首曲子(即第32首小提琴奏鸣曲)同斯特里那萨奇谈情说爱在法律上也是婚外恋。①其实,被禁止的,即是被欲望的。也许,这正是莫扎特写下第32首(即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的隐蔽动机。 22: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是普罗科菲耶夫小提琴独奏曲中流传最广,演出最多的作品之一。普罗科菲耶夫能够将抒情和恬静的旋律突然带到尖锐强烈的情感冲击之中。另外,他的作品中幽默和讽刺也并不少见。普罗科菲耶夫的管弦乐有着独特的音响,这全赖其独特的配器,例如部分的小提琴和大号齐奏。 00:舒伯特《阿佩乔尼奏鸣曲》 黑格尔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所以,真正能够感动人心的音乐是“发乎于心,止乎于肺腑”的。我们的每一个呼吸、每一次脉动与每一下心跳,都能变化成各种不同的音乐,时而柔婉哀怨、时而沉雄悲壮,乐谱上所流淌的是我们的快乐、幸福、悲伤、愤怒、无奈……是我们所有微妙的感情和曲折丰富的经验,而舒伯特是将他的一生都化为了他所喜爱的音乐。 不同于贝多芬的气势磅礴,也不同于莫扎特的天才创作,舒伯特所有的仅仅是他那天使般优美纯洁的旋律。“多少年来我一直在歌唱。而当我歌唱爱的时候,爱就成了痛苦,当我歌唱痛苦的时候,痛苦就成了爱。”他就这样在爱和痛苦间漂泊,常常把忧伤编织成美丽交还给我们。在他开口歌唱的时候,整个世界——所有他所见识过的欢愉,幻想,悲哀,奢华和留恋都温顺地走了进来,容光焕发地簇拥着他,沿着韵脚化进了他血肉之中。他甚至不用“调动”什么,只须侧身其间即可。在斗室里忘情,这个宇宙就都是他的了。 虽然《阿佩乔尼奏鸣曲》并不是舒伯特的成名曲,或者应该说是他的一首即兴作品,但这丝毫无损于聆听这首乐曲带给我们的轻松而奇特的享受:生活的苦难所赋予他的音乐并不是一味的悲伤与痛苦,在舒伯特的所有作品中永远都带有极易辨认的温情在里面。而这首奏鸣曲同样是将古典主义的优雅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典范,谱写出的是绮丽的华美乐章。
更多关闭
古典音樂史上最優美的小提琴奏鸣曲(Violin Sonatas)
创建日期:2014-02-12 20:15:06
更新日期:2019-02-10 10:33:16
播放次数:124567
全部播放
4936
分享
手机试听
46首歌曲歌手专辑 时长
1
16:32

塔蒂尼g小调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塔蒂尼(Giuseppe Tartini 1692─1770 )是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演奏家、音乐理论家。他出生于意大利里雅斯特近郊的皮拉诺,自幼学习小提琴。早年就读于神学院和帕多瓦大学。1713年因婚事不顺而出走,在阿西西修道院开始钻研作曲和小提琴演奏技巧,之后担任帕多瓦圣安东尼大教堂管弦乐团首席小提琴手。他还创办过音乐学校,教授小提琴演奏技巧和作曲知识。 塔蒂尼一生创作过很多小提琴音乐作品,计有小提琴协奏曲一百多首、小提琴奏鸣曲一百多首、几十首三重奏和一些音乐评论。然而他的作品只有很少部分得以发表,极大部分手稿尚被封存在帕多瓦圣安东尼总教堂的乐团档案库中。现在向大家推荐的这首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便是他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提起《魔鬼的颤音》(Devil’s Trill)很多人会误认这为是帕格尼尼(Pagnini)的作品,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德国DG公司曾出版过一张帕格尼尼的小提琴选集,标题是“Diabolus in Musica”(应翻译成“魔鬼之音”吧)这张CD是阿卡多演奏的,他那高超的琴技和高水平的录制,使这张CD受到许多发烧友和爱乐者的追捧。不知道是不是介绍和翻译这张CD的人有意或无意将它翻成了“魔鬼的颤音”致使许多人以为《魔鬼的颤音》是帕格尼尼的作品。 《魔鬼的颤音》还有个神奇的传说。据说帕蒂尼一直想钻究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高超琴技,日思夜梦,果然有一次在梦中见到一个魔鬼,魔鬼用高超的琴技(曲中不时出现难度极高的颤音)演奏了一首极优美的小提琴曲给他听,帕蒂尼醒后,十分感动,连忙将梦中听到的小提琴曲谱记录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听到《魔鬼的颤音》 《魔鬼的颤音》是一首小提琴奏鸣曲,使用g小调,分为3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慢板,演奏速度很慢。小提琴的旋律充满哀伤,有点幽怨,几个较强较长的音甚至有点哭诉的味道,钢琴旋律与之相近,在背后“煽风点火”,这一乐章基本没出现颤音。   第二乐章是快板。一开始便是几个强音,颇有气势,接着旋律便川流不息的进行下去,表现出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锐气。同时开始了大胆的动机跳跃,独奏小提琴时而如舞者般急速地跳跃,时而强奏,时而悠扬婉转,显得千姿百态。这一乐章里,颤音不时出现。   第三乐章是慢板。抒情的旋律好像是狂欢后的感叹,又稍微带点颓废。之后便是慢板段落和快板段落多次交替进行。慢板庄严雄浑,快板生动活跃,小提琴演奏的难度较大,经常演奏双音。在三个快板段落中还各有一段颤音,先后用D弦、A弦和E弦奏出。夸张的颤音和诡异的旋律,在钢琴阴暗旋律的衬托下,真的有点魔鬼的感觉。乐章最后是小提琴华彩段,从双音发展到三个音的和弦和四个音的和弦。在双音部分,有时上面是颤音有时下面是颤音,充分显示出华丽的演奏技巧。在抒情上,最后的华彩段给人一种悲壮的感觉,小提琴的顿弓造出哭喊的效果,使人内心为之震动。   关于这首曲子的来历,还有一段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塔蒂尼经常梦想学到世上最神奇的小提琴技巧,于是有一次在梦中向魔鬼出卖了灵魂,用来交换琴技,于是魔鬼给他演奏了一段优美的曲子。梦醒之后,塔蒂尼凭记忆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便是我们现在所知的这首曲子,由于曲中有很多优美而又极具难度的颤音,所以叫做《魔鬼的颤音》。   这首曲子不长,但因有大量的高难度的颤音而变得极具技巧性,难能可贵的是同时保持了极强的可听性,很优美。这里的颤音不是指揉弦时所造成的那种声音的波动。它是修饰音的一种,乐谱中的记号为音符上方加“rt”,表示两个响铃的音急速反复,实际演奏是指运弓的同时把一指按在琴弦上,相邻的二指在弦上富有弹性的一起一落,得出一种连续交替出现的特殊音响效果,听起来就像声音在颤抖。颤音跟揉弦一样丰富多样,有快颤、慢颤、从不颤到颤,慢颤转快颤、边揉边颤、边滑边颤、二度颤音、三度颤音等,不同的颤音能表现出不同的乐曲风格。”

2
10:36

勃拉姆斯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雨点奏鸣曲》 第一乐章 不太急的很快的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平易而轻灵,第二主题反而雄壮而有气势。发展部以处理第二主题开始,当小提琴逐渐上行而达巅峰时,急转为明亮生动,第一主题随后转调频繁,巧妙地以对位法发展。再现部充满张力,一直推展到最后的和弦为止。

3
07:43

勃拉姆斯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雨点奏鸣曲》 第二乐章 慢板,降E大调,3段体。钢琴表达民歌式的旋律,而小提琴多少带一点哀愁,从哀愁而转向明朗。第二段,转为行板,以送葬进行曲向前推进,有人认为表达的是舒曼悲剧式死亡的阴影。第三段是送葬进行曲形式的再现。

4
09:36

勃拉姆斯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雨点奏鸣曲》 第三乐章 极中庸的快板,B小调,回旋曲式。其旋律源于勃拉姆斯的歌曲《雨点之歌》,《雨点之歌》为格罗特作词,歌词为:“雨声淅沥,忆起我旧时歌曲。每当屋外细雨,我们在门前同唱此曲,能否再听到这歌声,伴随一样的雨声。在我纯洁的童年,它曾润湿过我的心灵。”在这一乐章里,以细微指法在琴键上游动表达。这一乐章的第一副主题优美如歌,第二副主题则以复弦奏法奏出悠长的降E大调旋律。小提琴与钢琴在其中不断流畅地作出春意荡漾的叙述,既抒情又极为动人。

5
07:46

勃拉姆斯第三号小提琴奏鸣 第一乐章 快板,D小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浪漫而带忧郁,第二主题是与基调平行的F大调,略带舒曼色彩。发展部由钢琴基调属音持续音贯穿始终,整体飘散着黯淡气息。尾奏趋于平静,钢琴的上声部与小提琴挣扎着欲脱出忧郁气氛而欲罢不能。

6
04:42

勃拉姆斯第三号小提琴奏鸣 第二乐章 慢板,D大调,3段体。以单用G线发出的小提琴柔美之歌开始,形同短歌。第二段形同经过部,第三段是第一段反复,一直是一种平静的持续。

7
02:59

勃拉姆斯第三号小提琴奏鸣 第三乐章 充满感情的稍快板,升F小调,3段体,类似谐谑曲,有凄清之感,不像是幽默,倒像勉强隐忍痛苦。中段增强气势,为发展部形态。第三段为焦躁不安的三度与六度双音奏法,给人以喘息的感觉。极似回旋曲式。

8
05:53

勃拉姆斯第三号小提琴奏鸣 第四乐章 兴奋的急板,D小调,回旋奏鸣曲式。似要一扫悲愁情绪,第二主题以赞美歌形态,以生气勃勃的发展给这个乐章以明亮感,最后尾奏以热情的强音结束。

9
10:48

理查德施特劳斯《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8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 好音乐就是这样,从第一个音符起给人惊喜。当文字从我手中流过,音符也在钢琴键上轻盈地跳动,引出第一乐章小提琴咏叹调式的第一主题。理查是明显的浪漫主义,又如一些人们所说,他精通高深的作曲技巧。我听不出来乐曲中的复杂技法,自然不敢妄下评论说他达到了旋律和技巧的双重巅峰;但也算是曾经过音乐一番洗礼过的耳朵,为钢琴和小提琴惊人的和谐所折服,即使再听过好几遍之后,依然感叹不已。第一乐章在大约7分钟时进入再现部,这应该是一个教科书式的再现,钢琴更加复杂地对位(想了许久才用这个词,因为实在是不甚了解,从音乐圣经上摘了来用而已),主题明显进行了变调——当然只消查一查便知变去了A大调^_^,这时的第一主题渐渐显出一点点幽怨,进入第二乐章柔美的行板。

10
08:23

理查德施特劳斯《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8 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歌的行板,真庆幸音乐史上有如此多美妙的如歌行板!这时的小提琴不再有炫技,而是一段单纯的旋律,钢琴则如流水般与小提琴边唱边和。理查的音乐大多给我非常节制的印象,但这段行板直抒胸臆,我暗暗地猜想作曲家也许遭遇了美妙的恋情——是一种泛舟于镜湖之上,游弋于山野之间,看霞水蒸腾,任涛生云灭,唯身边有佳人相伴则已的桃源美景;抑或是一段单纯的触景生情;还是写给一首心有所感的好诗?陷入这种猜想的人们也许并不期待答案,他们为每一个自己猜到的可能而沾沾自喜,乐在其中呢

11
08:17

理查德施特劳斯《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作品.18 第三乐章:终曲,行板-快板 若行板不结束,人们也已经足够陶醉地沉迷其中,更何况笔锋一转,激情还未尽兴,怎可就此安静地走开去?即使钢琴和小提琴都没有艰深的炫技,这一乐章两者的此起彼伏也足够所有演绎者煞费一番功夫了;这是一段回旋奏鸣曲式,行板与快板交织,主题禁受住了反复和衔接的双重考验,在人们的每一个期盼中回旋,吝啬的作曲家没有将那段无与伦比的美妙行板进行更多次的再现——作曲家还在节制,但不论是快板还是行板,都在节制中慢慢突显,真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之势;最后以快板的再现告终,钢琴和小提琴嘎然而止,相信余兴未尽的人们还要暗自陶醉一会儿,而演绎者们或许也相同,顾不了额头上大汗淋漓,来不及击掌庆祝,若音乐的结束要讲求技巧,这样的意犹未尽肯定是由高人策划,运筹笔锋之间,决胜何止千里了。

12
08:58

奥托里诺·雷斯庇基《B小调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

13
07:44

奥托里诺·雷斯庇基《B小调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 第二乐章

14
07:20

奥托里诺·雷斯庇基《B小调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 第三乐章

15
09:54

贝多芬《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第一乐章 快板,F大调奏鸣曲式,层次丰富,绚烂浪漫。小提琴和钢琴互补交织,层叠荡漾,让人感觉清新明丽。

16
06:28

 贝多芬《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第二乐章 极富情感的慢板,降B大调。是有一个抒情优美的旋律不段变奏构成的乐章,自由而温暖,钢琴与小提琴的对答充满了春天的温暖感。

17
01:14

 贝多芬《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第三乐章 一首谢学曲,很快的快板, F大调,混合三段体。钢琴和小提琴音阶的三度或者六度的平行进行,使音乐具有诙谐的特点,轻松而欢快。在这里完全没有贝多芬那英雄的精神品质。

18
06:50

 贝多芬《F大调第五号小提琴奏鸣曲》(春天) 第四乐章 一首从容的回旋曲,F大调。有三个主题,主题的变奏迷人动听。 帕尔曼温暖的琴声更让人沉迷!

19
05:56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 由钢琴弹奏出平静的序奏之后,小 提琴立刻拉奏出整首作品的中心动机。 这个动机带有神秘的性格,以及深奥的情感,是全曲的一个破题和定义,如先前所提到的,这个动机在乐曲的其他乐章将会 被发展和延伸。

20
08:08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第二乐章 d小调,小快板,奏鸣曲式。 以奏鸣曲式写成,虽然是小调,却是全曲当中最具热情的部分,钢琴一开始就以快速流动的音符,营造出不安的感觉,小提琴随即以第一主题的乐句回 应,这个主题也是来自于基础音型的变化。

21
07:04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第三乐章 快板 这个乐段独特之处,除了在于幻想风格强烈之外,这是在过去的小提琴奏鸣曲中未曾出现过、也是法朗克独创的自由形式。 小提琴拉奏类似宣叙调的旋律,感情丰 富。

22
06:25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第四乐章 一扫第三乐章的阴暗气氛,法朗克以「优美如歌」的轮旋曲式写作这个乐章。 最原始的动机和前三个乐章所用到的动机,在第四乐章中交替出现,乐曲最后以华丽 的结尾衔接。

23
15:17

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 演奏时间长度为11’50,速度是我非常喜欢的。流动感很强,没有什么滥情的演绎。小提琴音色整体雕刻得非常细致。帕尔曼演奏时,右手的压力相对比较大。这一点与克莱默的演奏风格非常相似,但二人的弓速控制有很大区别,所以音色也非常不同。小提琴的音质非常丰满、结实,抒情段落不乏甜美;在后半段的拨弦,层次非常清晰;小提琴整体的高音穿透力很好,高频明亮而圆润。 钢琴的宽度很大,音质很厚实,音量也很满足,但不会有任何喧宾夺主的意味。在许多的小提琴奏鸣曲的演奏与录音中,经常会把钢琴作为一个陪衬的角色;但实际,钢琴与小提琴都是奏鸣曲中的主体,在不同的乐段结构中角色不尽相同。我认为这张唱片在这方面,体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奏鸣曲中乐器的比例。

24
18:13

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 第二乐章:变奏式的行板 主题呈示后,作四次变奏,第一变奏以钢琴为主,一连串的三连顿音如珍珠在玉盘中滚动,小提琴只作极简单的助奏;第二变奏是小提琴用三十二分音符的旋律音型进行变奏;第三变奏转向f小调,两件乐器不断交叉补充;第四变奏最为精彩,就像一个华彩段落,最后是个安静的尾声

25
10:19

贝多芬A大调《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鲁采”》 第三乐章: 是奏鸣曲式,急板。乐曲开门见山地奏出快速的主部主题,它具有塔兰台拉舞曲风格的节奏,情绪热烈跳跃。乐曲在尾声中回忆了第一主题,并以第二主题的变体作辉煌的结束。此曲不仅在技巧上难度极大,而且在音量上,二件乐器就能奏出协奏曲般的宏伟气势。

26
10:22

阿尔坎杰罗·科莱利《d小调第12号小提琴奏鸣曲》 采取主题加变奏的形式,音乐按照慢板-快板-慢板-活泼的快板-行板-快板-慢板-快板(adagio-allegro- adagio-vivace allegro-andante-allegro-adagio-allegro)一气呵成,最为特别,被献给勃兰登堡的女选帝候索菲夏洛特。这首为独奏小提琴、大琴提和羽管键琴而作的奏鸣曲,音乐主题采用17世纪广泛流传的“弗利亚”,那是一种庄严缓慢的3/4拍旋律。全曲在大提琴和羽管键琴两件乐器的通奏低音之下,将主题进行23次变奏,变奏巧思迭出,引人遐思。这首作品非常著名,有这样高的知名度不仅由于主题来自西班牙和葡萄牙民间而广为人知,还因为它同时是一首学习小提琴古典弓法最好的高级练习曲。 乐曲从略带伤感的抒情慢板开始,羽管键琴和大提琴静静地补充着音乐线条,恭候着快板的来临。快板主题清爽而有力,小提琴催动大提琴也随之展开充满动力的急奏,穿插在优美时而小心翼翼的慢乐段中,强对比赋予音乐每一刻都崭新的面貌。变奏时而是独个的惆怅,时而是欢欣鼓舞,层出不穷又紧密衔接,更像是一个个悬念组成的故事。结尾乐段同样有渐渐压抑又明朗的起伏,使快板用最坦然和舒适的状态完成干脆利落的强奏,最后一个音符完美的收束,一个精彩的故事也落下了盛装的帷幕

27
00:43

帕格尼尼:《吉他与小提琴奏鸣曲 》 第一乐章 帕格尼尼除了做小提琴和吉他的奏鸣曲外,他还做过小提琴和双吉他的奏鸣曲。 吉他和小提琴组合的室内乐在帕格尼尼的作品中所占的部分也还相当大。 关于帕格尼尼为什么想起把吉他和小提琴组合做一些室内乐呢,有一些音乐小故事里是这么说的: 帕格尼尼年轻的时候比较放纵自己,有一次生病了但没人理睬,这时一位女士收留了他, 并调理他的身体。而这位女士会弹吉他。帕格尼尼心存感激, 病好了之后就做了一些小提琴和吉他的奏鸣曲和小型室内乐,来献给这位女士。 帕格尼尼的这些小提琴和吉他奏鸣曲的旋律非常优美,和他的其他类型的作品的风格的差异比较大, 让人听起来觉得满有“人情味”的。

28
03:49

帕格尼尼:《吉他与小提琴奏鸣曲 》 第二乐章

29
03:09

帕格尼尼:《吉他与小提琴奏鸣曲 》 第三乐章

30
12:33

莫札特:《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 378 第一乐章

31
06:16

莫札特:《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 378 第二乐章”

32
04:36

“莫札特:《降B大调小提琴奏鸣曲》K 378 第三乐章

33
09:53

格里格:《C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op.45) 第一乐章

34
06:35

格里格:《C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op.45) 第二乐章

35
07:26

格里格:《C小调第三号小提琴奏鸣曲》(op.45) 第三乐章

36
08:52

舒伯特《A大调第四号小提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 中庸的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钢琴引导小提琴奏第一主题,主题不反复而进入经过部,钢琴以G大调奏第二主题小提琴接引后进入小结尾。这个呈示部有反复记号。发展部由自由的插句旋律始,主要发展第一主题。再现部第二主题以C大调。

37
04:08

舒伯特《A大调第四号小提琴奏鸣曲》 第二乐章 谐谑曲,急板,E大调,三段体。谐谑曲第一段以三段体,钢琴的幽默、小提琴的抒情形成对比。中段为C大调,屡屡出现半音阶进行。

38
04:28

舒伯特《A大调第四号小提琴奏鸣曲》 第三乐章 行板,C大调,变奏曲式。主题为二段体,主要以小提琴展开,第二段以降D大调始,C大调止。第一变奏由钢琴,第二变奏降A大调,远离主题,第三变奏C大调,以小提琴以类似主题原型再现。

39
05:08

舒伯特《A大调第四号小提琴奏鸣曲》 第四乐章 活泼的快板,A大调,奏鸣曲式。第一主题与第二乐章谐谑主题类似,主题构成短小经过部后,小提琴以C大调奏第二主题。钢琴反复后,经短小经过句转调,钢琴以E大调奏小结尾主题,小提琴引向结尾。呈示部有反复记号。发展部为C大调,以第一主题的对位处理,经种种转调,最后变成A大调。再现部大致按原型,第二主题以F大调,呈示部小结尾主题返回A大调,最后以第一主题动机结束。

40
07:34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

41
04:47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第二乐章

42
03:36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第三乐章

43
07:06

普罗科菲耶夫《D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第四乐章

44
11:42

舒伯特《A小调阿佩乔尼奏鸣曲》 第一乐章 适度的快板

45
03:51

舒伯特《A小调阿佩乔尼奏鸣曲》 第二乐章 柔板

46
09:56

舒伯特《A小调阿佩乔尼奏鸣曲》 第三乐章小快板

雪父的更多作品

评论

0/300
评论
最新评论73

喜欢!谢谢了!

2020-07-04 23:35:18
·
·
更多

[手势好][手势好][手势好]

2019-05-12 22:03:06
·
·
更多

[咖啡杯]

2019-04-17 11:58:33
·
1
·
更多

✨💐💐💐✨ 🎻✨✨🌿🌿✨🌿🌿🌿

2019-03-24 08:34:03
·
1
·
更多

[挤眼睛]

2017-02-10 09:03:27
·
1
·
更多

棒极了

2017-01-20 15:02:22
·
1
·
更多

violin sonata

2016-11-28 18:44:56
·
1
·
更多

喜欢,每一首曲目听来都这么美好,让人心醉[笑脸]

2016-05-11 22:52:28
·
2
·
更多

最完美的器乐重奏!

2016-05-11 13:36:37
·
1
·
更多

有些不是奏鸣曲hhhhh

2015-12-25 23:27:02
·
1
·
更多

太喜欢

2014-10-26 20:41:21
·
1
·
更多

喜欢!

2014-05-16 16:43:34
·
1
·
更多

在所有物是人非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

2014-05-11 18:11:30
·
2
·
更多

优美弦音令人心醉

2014-04-23 15:07:11
·
1
·
更多

2014-03-26 23:55:55
·
1
·
更多

你听过勃拉姆斯吗?

2014-03-19 23:24:26
·
1
·
更多

好听

2014-03-18 07:17:24
·
1
·
更多

因为他喜欢吧

2014-03-17 23:26:45
·
1
·
更多

所有乐器里最爱还是小提琴

2014-03-09 15:43:11
·
1
·
更多

喜欢

2014-03-07 12:21:07
·
1
·
更多

古典音樂史上最優美的小提琴奏鸣曲(Violin Sonatas)

2014-03-04 03:34:00
·
·
更多

2014-03-07 11:10:45
·
0
·
更多

小提琴

2014-02-24 16:24:59
·
·
更多

伴我一日得休息

2014-02-20 18:10:49
·
·
更多

最极致的美妙!

2014-02-18 22:05:42
·
·
更多

小提琴

2014-02-18 18:21:19
·
·
更多

唯美古典

2014-02-18 18:01:40
·
·
更多

古典音乐

2014-02-18 12:04:09
·
·
更多

乐器皇后,美时让人心醉,悲时让人心碎。

2014-02-18 11:07:07
·
·
更多

小提琴太美,必须收藏

2014-02-18 10:06:34
·
·
更多

困的时候听听会好点吧

2014-02-18 09:58:51
·
·
更多

永恒古典

2014-02-18 09:24:25
·
·
更多

在听~美极了~~

2014-02-18 09:10:46
·
·
更多

古典的音乐听着舒心

2014-02-18 09:01:37
·
·
更多

ok100

2014-02-18 03:19:05
·
·
更多

换新的搬砖背景音乐了。

2014-02-18 02:41:31
·
·
更多

大爱,也是终于听到

2014-02-17 23:44:58
·
·
更多

找了好久 ,才看到这个专辑 。我的大爱啊

2014-02-17 23:12:45
·
·
更多

深夜,听听这些舒缓的节奏,感觉很不错哦

2014-02-17 21:56:48
·
·
更多

(*@ο@*) 哇(*@ο@*) 哇

2014-02-17 21:41:26
·
·
更多

ok

2014-02-17 21:27:02
·
·
更多

ok

2014-02-17 21:19:14
·
·
更多

大爱古典

2014-02-17 21:01:16
·
·
更多

简直静不下心来,烦躁。

2014-02-17 19:58:48
·
·
更多

古典音樂史上最優美的小提琴奏鸣曲(Violin Sonatas)

2014-02-17 19:56:05
·
·
更多

莫扎特的音乐总是能从众多古典中区分开来。他的音乐中满载着阳光,春天,美好的,积极向上的情感。即使生命中最后的日子落魄艰辛,即使英年早逝后连一个独立的坟墓都没有。

2014-02-17 19:49:47
·
·
更多

.....

2014-02-17 19:40:05
·
·
更多

流行音乐挺多了,古典也是另外一种美丽

2014-02-17 18:25:41
·
·
更多

love is no resean

2014-02-17 18:23:33
·
·
更多

小提琴,乐器王后,旋律既能最优美,又能最悲伤

2014-02-17 18:07:27
·
·
更多

古典精品

2014-02-17 17:59:53
·
·
更多

看书的时候听很好

2014-02-17 17:52:38
·
·
更多

violin

2014-02-17 17:44:52
·
·
更多

小提琴

2014-02-17 17:43:37
·
·
更多

没为什么

2014-02-17 17:26:39
·
·
更多

西洋樂器之后——小提琴!

2014-02-17 17:06:54
·
·
更多

好强大!马一个!

2014-02-17 16:56:51
·
·
更多

最优美的小提琴奏鸣曲,值得收藏

2014-02-17 16:32:07
·
·
更多

淡淡的悲伤,很舒服

2014-02-17 15:58:25
·
·
更多

古典的美

2014-02-17 13:58:12
·
·
更多

小提琴

2014-02-17 13:57:34
·
·
更多

古典的力量

2014-02-17 13:17:10
·
·
更多

为以后练习小提琴准备

2014-02-17 12:53:15
·
·
更多

小提琴

2014-02-17 12:51:33
·
·
更多

古典乐

2014-02-17 12:39:54
·
·
更多

好听

2014-02-17 12:26:50
·
·
更多

古典音樂史上最優美的小提琴奏鸣曲(Violin Sonatas)

2014-02-17 12:25:53
·
·
更多

古典的力量无法抵挡

2014-02-17 12:25:29
·
·
更多

喜欢这个乐器

2014-02-17 11:32:50
·
·
更多

在这天气听《雨点奏鸣曲》和《春天》真合适啊~

2014-02-17 11:30:56
·
·
更多

fantastic

2014-02-17 11:27:11
·
·
更多

so good

2014-02-17 11:12:57
·
·
更多

嘻嘻,就是喜欢听。感觉提琴诉说感最强。

2014-02-17 10:48:30
·
·
更多

适合做背景音乐

2014-02-17 10:04:25
·
·
更多
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