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介绍
绵绵淡雅的花香与甜美黑浆果的气息。环绕着我。丰满细腻的口感通过味蕾。将我心释放。 灵魂编成的丝线。把心悬挂在半空。幻化为被音符拨动的风铃。四重奏的风撞击心之风铃。感受它的波动。抚摸。我们在绵长的旋律中共鸣。 弦乐四重奏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也是室内乐中经典的组合。这种重奏形式似乎没有交响曲庞大的气势,也看不到歌剧舞台的宏大场面,但其精致抒情的音乐氛围就像人们在娓娓而谈,亲切而温暖。 弦乐四重奏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组成,是古典主义时期最重要的室内乐形式,也是室内乐中最理想、最融洽、最经典的组合,虽然在这种组合中找不到交响乐般庞大的气势,看不到歌剧中宏大的场面,但这种体裁的音乐以精致抒情为本,能营造出人与人之间亲切交谈式的音乐氛围。它最初仅限于家庭、沙龙范围,是贵族雅士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随后在历史的流变中,它从贵族庭院走向世俗舞台,发展成一种表达人类情感最深刻、最细致的重要器乐体裁 弦乐四重奏有200多年的历史,欧洲古典主义时期是室内乐发展的黄金时代,而弦乐四重奏在欧洲古典室内乐中又占据了中心地位,因此,可以说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也是弦乐四重奏发展的黄金时代,而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建立了真正的欧洲古典主义时期弦乐四重奏的风格。弦乐四重奏是海顿音乐创作和贡献的一个重要领域,他不仅仅被称作是“交响乐之父”,也常被称作是“弦乐四重奏之父”,他对弦乐四重奏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前辈海顿以及莫扎特对他的艺术成就的影响。19世纪弦乐四重奏的发展在贝多芬的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得以壮大,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鲍罗丁等一批作曲家纷纷创作了许多弦乐四重奏作品,如柴可夫斯基、鲍罗丁等更将创作风格转向更为华丽多变而富于民族韵味。进入20世纪后,德彪西和拉威尔为代表的法国印象派先锋回归对弦乐四重奏的创作兴趣,创作了不少作品,巴托克将古典主义时期弦乐四重奏形式加以拓宽和革新。 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演奏家不仅以独奏家的身份出现,而更愿意组建重奏组,这不仅仅因为弦乐四重奏被公认为是“古典音乐皇冠上的一颗明珠”,而更多的是,作曲家创作的最优美的音乐往往都是弦乐四重奏作品,它表达了人类最和谐的声音,它也是真正的娱乐形式,这正是弦乐四重奏的魅力所在。 曲目 1. 海頓《G大調絃樂四重奏》 2. 莫扎特《C大調絃樂四重奏(不諧和音)》 3. 貝多芬《C小調絃樂四重奏》 4. 舒伯特《d小調絃樂四重奏 (死亡和少女)》 5. 鮑羅丁《D大調絃樂四重奏》 6. 德沃夏克《F 大調絃樂四重奏 (美國人)》 7. 巴托克《第二絃樂四重奏》 8. 德彪西《g小調絃樂四重奏》 9. 勃拉姆斯《》a 小調第二絃樂四重奏 10. 肖斯特科維奇《c 小調第八絃樂四重奏》 11.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1号弦乐四重奏》 12.斯美塔那 《 E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在我生命里)》T116 13: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 14:贝尔格《抒情组曲》 15:雅那切克《第二弦乐四重奏“情书”》 16:贝多芬达到《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
更多关闭
古典音樂史上最优美的絃樂四重奏曲
创建日期:2014-06-08 21:51:11
更新日期:2019-11-02 18:43:04
播放次数:306298
全部播放
9872
分享
手机试听
74首歌曲歌手专辑 时长
1
07:37

莫扎特《C大調絃樂四重奏》 莫扎特共创作了23首弦乐四重奏。创作时间为1770-1790年。其间有10年的中断。共两个阶段的创作。前期受意大利和西西里风格的影响。他的第一号弦乐四重奏创作于意大利北部的罗迪。所以称为罗迪四重奏。风格接近于当时洛可可教会奏鸣曲。并受到意大利作曲家萨马尔迪尼及波开里尼的影响。从1770年到1773年的3年时间里。他创作了第一号到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在之后的十年。他中断了弦乐四重奏的创作。 莫扎特弦乐四重奏的创作。莫扎特的美学观。逐渐偏离意大利音乐的欢快风格。沿着海顿开创的道路前进。形成了自己四重奏风格的雏形。莫扎特。发现了完全的自我。主调和复调艺术。达到了辉煌的融合。把弦乐四重奏提高到新的。可能达到的高度。 第一乐章

2
07:03

莫扎特《C大調絃樂四重奏》 第二乐章

3
01:42

莫扎特《C大調絃樂四重》 第三乐章

4
05:32

海頓《G大調絃樂四重奏》Op. 76, No. 1 第一乐章 海顿共创作了83部弦乐四重奏,被称为“弦乐四重奏之父” 弦乐四重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阿莱格里(1584-1652)时期。阿莱格里是罗马帕帕尔教堂的音乐家,他第一个为弦乐写下了四部的奏鸣曲。 到了18世纪初期,许多音乐家都写过类似的曲子,其中以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3.31.- 1809.5.31)的贡献为最大。1761年,海顿为艾斯特哈齐亲王(Esterházy)在匈牙利的宫廷音乐厅花了大量的精力写作室内乐,所写的弦乐四重奏超过了75首。海顿确定了弦乐四重奏的模式,使弦乐四重奏成为音乐家公认最理想的室内乐形式。 作品76号弦乐四重奏组曲是海顿最雄心勃勃的室内乐作品之一,比之前的作品更偏离标准的奏鸣曲形式,每部作品都通过乐器之间无缝且近乎连续的动机转换,强调了各自主题的连续性。除了没有在一些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中使用预期的奏鸣曲样式以外,海顿在其他乐章中也运用了非同寻常的形式,如卡农、幻想曲和小步舞曲。演奏这些作品时,海顿还运用了节奏标记、调号,许多章节里都强调了中提琴和大提琴。英国音乐历史学家查尔斯·伯尼曾致信海顿赞扬了他的这些创新举措: ……它们充满了发明、激情、大雅以及全新的效果。似乎不是出自一位已经写过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好的崇高天才作家之手;而是来自一位受过高素质培养的天才之笔,他的光芒正有待绽放。

5
07:44

海頓《G大調絃樂四重奏》Op. 76, No. 1 第二乐章

6
02:37

海頓《G大調絃樂四重奏》Op. 76, No. 1 第三乐章

7
06:03

海頓《G大調絃樂四重奏》Op. 76, No. 1 第四乐章

8
09:09

貝多芬《C小調絃樂四重奏》Op. 18 No. 4 第一乐章 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体现了刚劲的气质、哲理的深思、质朴的世俗以及对彼岸的祈盼,他赋予了弦乐四重奏音乐最高的理念、最精致的结构和最丰富的情感,并用这种音乐形式编织出意味深长的乐思。

9
07:28

貝多芬《C小調絃樂四重奏》Op. 18 No. 4 第二乐章

10
04:19

貝多芬《C小調絃樂四重奏》Op. 18 No. 4 第三乐章

11
04:29

貝多芬《C小調絃樂四重奏》Op. 18 No. 4 第四乐

12
11:31

舒伯特《d小調絃樂四重奏》D810 第一乐章 舒伯特31岁死于梅毒的前几年里,他经历了人类所经历的最多产的天才创作时期之一,这部四重奏作品就是那一时期的成果之一。在第一乐章中,舒伯特发展了一个简单的下行音阶动机,音乐陷入极度的悲痛之中。这部四重奏以第二乐章的主题命名,这是舒伯特20岁时创作的一首歌曲。在这部四重奏中,舒伯特以这一简单旋律统揽整部作品的情绪,建立起热情洋溢的狂乱之后,随即进入宁静的放松。

13
14:26

舒伯特《d小調絃樂四重奏》D810 第二乐章

14
03:39

舒伯特《d小調絃樂四重奏》D810 第三乐章

15
09:03

舒伯特《d小調絃樂四重奏》D810 第四乐章

16
07:56

鮑羅丁《D大調絃樂四重奏》 第一乐章 中庸的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在中提琴以切分节奏奏出低d音的持续音上,大提琴呈示第一主题,第二主题是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发展部为F大调,再现部第二主题不以主题再现,却出现于降E大调,突出色彩变化。这是对人类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感情的揭示。主部主题充满生活气息,具有奋进精神。它是建立在俄罗斯民歌基础上的,极富歌唱性。

17
04:43

鮑羅丁《D大調絃樂四重奏》 第二章 谐谑曲,快板,F大调,轻妙的圆舞曲风格,奏鸣曲式,缺少中间部。主部主题轻快、活泼,副部主题柔美抒情。两个主题对比鲜明,饶有情趣。

18
08:10

鮑羅丁《D大調絃樂四重奏》 第三乐章 夜曲,行板,A大调,以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奏出切分和弦为伴奏,高音域的大提琴奏出主题旋律,中间穿插热情的副乐念,由各种乐器频繁反复,每次安排不同伴奏音型,赋予各种色彩,乐章中有精彩对位技法。这一段抒情优美、淳雅宁静。大提琴奏出第一主题,小提琴则以清新秀丽的格调与之对应,如双人起舞,表现了青年恋人间窃窃私语和热烈的感情。乐章在渐渐消失的微弱声中结束,如恋人在分别时依依不舍地离去。

19
07:00

鮑羅丁《D大調絃樂四重奏》 第四乐章 终曲,行板-甚快板,D大调,奏鸣曲式。序奏突出两个要素素材,主部以类似二重对位法组合序奏的两个要素开始发展,但很快进入纯和声的主调手法,副乐念由游动的半音阶旋律形成,在发展部和再现部开头都使用了序奏使用的素材。主部主题的音乐表现出强劲和不安,而副部主题则抒情优美,表现了对光明的向往。音乐明快刚劲,但又不失舒展悠远,强调了本曲的抒情性。

20
09:27

德沃夏克《F大調絃樂四重奏》 第一乐章

21
07:55

德沃夏克《F大調絃樂四重奏》 第二乐章

22
03:30

德沃夏克《F大調絃樂四重奏》 第三乐章

23
00:00

德沃夏克《F大調絃樂四重奏》 第四乐章

24
00:00

巴托克《第二絃樂四重奏》 No. 2, Op. 17 巴托克的《第二弦乐四重奏》在选材及作曲手法上都有别于《第一弦乐四重奏》,在探索和运用各种技术要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巴托克独特的个人风格,此时,巴托克对自己的独创越来越充满信心。乐曲作于匈牙利的一个村庄(拉库什凯莱斯图尔),该曲体现了传统与现代音乐要素的交融,展现出作品整体的多元化特征。第一乐章在传统奏鸣曲式结构基础上,凸显了“多调式半音体系”;第二乐章以表现节奏美为主,以打击乐一展原始主义的风味;第三乐章是对前二乐章归纳基础上的“破碎风格”,整首作品体现了巴托克从浪漫乐派向民族主义的过渡。 第一乐章”

25
07:18

巴托克《第二絃樂四重奏》 No. 2, Op. 17 第二乐章

26
09:28

巴托克《第二絃樂四重奏》 No. 2, Op. 17 第三乐章

27
06:25

德彪西《g小調絃樂四重奏》Op. 10 第一乐章 1893年,31岁的德彪西创作了这部《G小调弦乐四重奏》,这也是德彪西唯一一部弦乐四重奏。 在这之前的一年,德彪西最终放弃了歌剧《罗德里格与希梅娜》(Rodrigue et Chimène)的创作。他原计划写两部弦乐四重奏,但只完成了其中一部。《G小调弦乐四重奏》为献给法国作曲家埃尔内斯特·肖松之作,但肖松的个人拥有却最终改变了作曲家最初的意图。

28
03:57

德彪西《g小調絃樂四重奏》Op. 10 第二乐章

29
08:39

德彪西《g小調絃樂四重奏》Op. 10 第三乐章

30
07:47

德彪西《g小調絃樂四重奏》Op. 10 第四乐章

31
12:18

勃拉姆斯《a 小調第二絃樂四重奏》Op. 51 勃拉姆斯《a小调第二弦乐四重奏》作品51之2与《第一弦乐四重奏》同期完成。与前一首的阴郁风格相比,这首作品透露出古典的诗意浪漫,乐思中富含优雅、梦幻与热情,委婉地折射出了作曲家的心路历程。 第一乐章 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奏出,委婉深沉,又带有丝丝愁绪,其中开头的四个音来源于一句德语“自由而孤独”的单词首字母。第一主题稍作展开后第二主题在拨奏背景中出现,由小提琴和大提琴先后呈现,流畅跳动,蕴含轻松喜悦之情。经过一段热情的乐句,呈示部舒缓地结束。音乐由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 展开部不长,主要对第一主题作变换,简洁的乐句时而激越,时而平缓,时而苍凉,隐约可以听到《第一四重奏》第四乐章的呼喊动机。再现部悄然来到,两个主题重现的同时也有展开。两声拨弦后乐曲进入尾声,第一主题再次被强调,情绪激动地结束

32
08:54

勃拉姆斯《a 小調第二絃樂四重奏》Op. 51 第二乐章 中庸的快板,三段曲式。第一段,小提琴在中低音部奏出迷人的沉思主题,缓慢而优雅,似乎在回忆着过往的岁月,转入高音部后更显温情脉脉。 中段情绪复杂多变,首先在急促的碎弓背景上,小提琴旋律哀怨而激愤,表达出艰难的抗争,随后对应的下行旋律则是无奈与隐忍,大提琴独奏给出了一丝安慰。二者重复展示后进入第三段。 第三段重现第一段,小提琴和大提琴对位重奏出沉思主题,呈现出无比和谐,满怀对理想的憧憬。尾声小提琴高音音色泛出华丽的光辉,音乐逐渐平和而结束。

33
04:48

勃拉姆斯《a 小調第二絃樂四重奏》Op. 51 第三乐章 小步舞曲,三段曲式。第一段小提琴在高音区飘忽不定的旋律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如同在薄雾中的轻快舞蹈。中段旋律来自于第一段,但风格转变为快速活泼,带有嬉闹的成分。音乐形象明亮清新,与先前形成鲜明对比。第三段重现第一段,中间稍有展开,随即悠然结束。

34
06:39

勃拉姆斯《a 小調第二絃樂四重奏》Op. 51 第四乐章 不很快的快板,奏鸣曲式。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坚定有力的第一主题,带有勃拉姆斯热衷的吉普赛音乐特征,中提琴随后接应。第二主题是优雅的小圆舞曲,但不时被活泼的乐句打断。 进入展开部,两个主题先是分别展示,然后大提琴和小提琴展开一个卡农段落增强力度,在急流奔涌中进入再现部。两个主题重现后,出现一段缥缈的旋律,经过短暂的寂静随即进入狂热的急板而结束。

35
04:09

肖斯特科維奇《c 小調第八絃樂四重奏》Op. 110 第一乐章 1960年7月12至14日,肖斯塔科维奇仅用三天时间创作了这部《C小调第八弦乐四重奏》。 这部作品创作于德累斯顿,肖斯塔科维奇曾在那里为苏联和东德电影制作人就二战期间轰炸德累斯顿联合制作的电影《五天五夜》配乐。1960年,《第八弦乐四重奏》由贝多芬四重奏组在列宁格勒首演。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弦乐四重奏》是一位努力在苏维埃政权下保持优雅的作曲家亲密而令人无法忘怀的自传。

36
02:45

肖斯特科維奇《c 小調第八絃樂四重奏》Op. 110 第二乐章

37
03:49

肖斯特科維奇《c 小調第八絃樂四重奏》Op. 110 第三乐章

38
04:55

肖斯特科維奇《c 小調第八絃樂四重奏》Op. 110 第四乐章

39
04:12

肖斯特科維奇《c 小調第八絃樂四重奏》Op. 110 第五乐章

40
07:38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1号弦乐四重奏》Op.11 第一乐章 《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是柴可夫斯基三部完成并于生前出版发行弦乐四重奏里的第一部。当第一乐章完成以后,作曲家放弃了早期的打算。 《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创作于1871年2月,于1871年3月16/28日,由俄罗斯音乐学会的四名成员在莫斯科首演。柴可夫斯基随即为大提琴和弦乐队改编了第二乐章。 忧郁、本身就很出名的第二乐章,根据作曲家在卡缅卡姐姐家听到房屋油漆匠口哨吹出的一首民歌改编。当这部弦乐四重奏在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纪念音乐会上演出时,据说作家在演奏到第二乐章时感动得流下了泪水:“……坐在我边上的托尔斯泰,当听到我《第一弦乐四重奏》的行板乐章时,泪流满面”。当佐尔纳四重奏组,应海伦·凯勒的要求为其演奏这部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时,凯勒将自己的指尖放在一个共振的桌面上感受震动,情感反应同样很强烈。流行歌曲“On the Isle of May”,采用了“如歌的行板”中第二主题的旋律,1940年经美国女歌手康妮·博斯韦尔演唱后得以普及。 柴可夫斯基创作《第一弦乐四重奏》时还是一名学生。抒情的第二乐章特别具有吸引力,如今已经常作为为大提琴和弦乐队创作的“如歌的行板”在音乐会上演奏。其他乐章同样非常吸引人:谐谑曲充满激情,快板终乐章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大结局

41
06:44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1号弦乐四重奏》Op.11 第二乐章

42
03:45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1号弦乐四重奏》Op.11 第三乐章

43
06:10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1号弦乐四重奏》Op.11 第四乐章

44
07:20

斯美塔那 《 E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在我生命里)》T116 斯美塔那e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我的生活》完成于1876年12月29日,此时他已完全丧失了听力。它首演于两年后的布拉格,由德沃夏克任第一小提琴。   《我的生活》是斯美塔那用音符写的自叙传,乐曲的四个乐章表现作者从青年时代到老年的精神历程,是他一生经历的写照。斯美塔那的一生充满坎坷与艰辛,忍受过无数痛苦,但在这部自传性音乐里,却没有愤世嫉俗的紧张和怨天尤人的愁苦,有的只是一个艺术家在音乐世界里寻到的欢乐。 《我的生活》布局为四个乐章,但并不意味着遵循古典传统,斯美塔那自己曾表示过,他无意按照传统形式写这首四重奏,而只想用音乐表达自己的一生。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音乐里主观抒情因素占据着主导地位,传统音乐形式在逐渐向情感让步,所以,若以传统四个乐章的结构原则为线索去分析这首四重奏,将是徒劳的。这首四重奏自始至终注满了作者的情感,叙述自己从青年时期对艺术的追求以至一生中从音乐里获得的快乐,是斯美塔那一生的精神历程 第一乐章

45
05:36

斯美塔那 《 E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在我生命里)》T116 第二乐章

46
08:52

斯美塔那 《 E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在我生命里)》T116 第三乐章

47
05:49

斯美塔那 《 E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在我生命里)》T116 第四乐章

48
08:36

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 第一乐章 1903年,28岁的拉威尔完成了这部《F大调弦乐四重奏》。 尽管拉威尔的音乐思想与德彪西的音乐思想之间有着强烈的对比,但这部弦乐四重奏却在结构上模仿了德彪西1893年创作的《弦乐四重奏》。 拉威尔曾就读巴黎音乐学院,但他的非传统思想理念却引起了极端保守的导演西奥多·杜波依斯和其他一些教职员工的不满。在朋友及老师加布里埃尔·福雷的鼓励和建议之下,拉威尔面对保守党政权的抵制,继续努力最终赢得法国最高音乐奖——罗马大奖赛的大奖。到1904年,音乐界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拉威尔是他同代人里一位杰出的法国作曲家。 德彪西非常赞赏拉威尔的这部弦乐四重奏,并给他发了一封鼓励信。拉威尔这部四重奏的结构虽然模仿了德彪西,但德彪西的音乐用奥伦斯坦的话来说是“溢于言表、狂放不羁,开辟了新的创作之路”,而拉威尔表达情感的方式却是沉默寡言,但又具备传统形式上的创新,以及无与伦比的技术水准。拉威尔遵循了他所说的“与德彪西象征主义相反的方向”,摒弃了“早期法国印象派的模糊和无形,热衷回归传统标准”。

49
06:34

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 第二乐章

50
09:04

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 第三乐章

51
05:29

拉威尔《F大调弦乐四重奏》 第四乐章

52
06:11

贝尔格《抒情组曲》 第一乐章:温柔的行板

53
03:58

贝尔格《抒情组曲》 第二乐章:神秘的快板

54
06:13

贝尔格《抒情组曲》 第三乐章:热情的柔板

55
06:19

雅那切克《第二弦乐四重奏“情书”》 第一乐章 雅纳切克(1854-1928)是捷克继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作曲家。他是个大器晚成者,早期作品并不成功,直到40岁,创作了第三部歌剧《耶奴发》,才获成功,之后创作的灵感从未枯竭。 他作有两首弦乐四重奏,《第二弦乐四重奏》作于1928年,逝世的前半年,是他的最后一首室内乐。此作原标题为《情书》,表现的是雅纳切克对比她小38岁的卡米拉·斯托斯洛娃的情感。 他们相识于1917年7月,那年雅纳切克63岁,卡米拉26岁,她当时已有丈夫和两个幼子,雅氏也有妻子兹登卡,可雅氏夫妻两人的关系并不融洽,因雅氏屡有外遇,且他们的孩子都很短命,尤其是雅氏宠爱的长女之死,更是对他们夫妻关系的一个重大打击,爱女之死最终激发作曲家完成了他九年未果的成名剧作《耶奴发》。 雅氏一共写给卡米拉600多封情书(有说700多封),雅氏在致卡米拉的信中直陈:“乐曲的末乐章反映着你所带给我的苦恼——然而,那毕竟是我欲望中的怕和爱。 就在他们的感情将要修成正果之时,一场暴风雨却使他高烧不退。据说是1928年夏天,雅纳切克到森林里寻找情人的两个迷失的孩子,结果被大雨浇后着凉发烧。1928年8月雅纳切克被送进俄斯特拉发市的一间疗养院,12日,因为高烧引发成肺炎,他在卡米拉的照护下,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1928年9月11日,雅纳切克死后一个月,这首作品由布尔诺的莫拉维亚四重奏团首演。 在雅氏逝世7年之后,卡米拉也死于癌症,年仅43岁。

56
06:22

雅那切克《第二弦乐四重奏“情书”》第二乐章

57
06:00

雅那切克《第二弦乐四重奏“情书”》 第三乐章

58
07:47

雅那切克《第二弦乐四重奏“情书”》 第四乐章

59
08:45

贝多芬达《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 浪漫主义的突出特点是,渴望无法企及的境界。浪漫主义的理想是,根据交响风格的原则,达到宏伟庞大的有机统一体。贝多芬在这方面走出第一步,逐渐将交响曲的各乐章锻接成一个持续三十分钟或五十分钟的心理整体。…… 最后,贝多芬达到《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中的连续体,其中七个乐章从头至尾没有任何停顿。作曲家以无以伦比的沉着和美感维持了这个长时间的进展。 升c小调第14号弦乐四重奏,作品131,完成于1826年7月,同年12月在一个私人音乐会上初演。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去世后,直到1835年才正式公演。《升c小调四重奏》是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 贝多芬一生最后的作品,形式复杂、内涵深邃,在当时过于超前,因此没有受到评论家和听众的赏识。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这些作品是他在弦乐四重奏这一体裁下的最伟大成就,甚至是历史上所有音乐作品中之佼佼者。斯特拉文斯基认为大赋格可谓是“最伟大的音乐”,并称“这绝对是首当代音乐,而且永远都会是当代”。瓦格纳称作品131号升c小调四重奏首乐章表达了自己“所知道的最悲伤的情感”。 第一乐章 不太慢且颇富表情的柔板,升c小调,自由赋格曲式。   此赋格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第一小提琴呈示主要主题,第二小提琴以低五度应答,其他乐器承接而展开赋格。第二部分由第一小提琴奏出从最初主题导引出的旋律,接着第二动机登场。第三部分从中提琴陈述最初的赋格主题开始,其他乐器顺序追逐表达赋格。

60
03:14

贝多芬达到《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 第二乐章 很快、活泼的快板,D大调。   小提琴展示一个回旋曲主题,以这单一主题发展出各种旋律,以对位方式展开。

61
00:54

贝多芬达到《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 第三乐章 中庸的快板转柔板。   实际上是下一变奏曲乐章的序奏。

62
17:15

贝多芬达到《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 第四乐章 不太慢且颇似歌唱的行板,A大调。   由以两部形式构成32小节主题、6段变奏和尾奏组成。

63
06:03

贝多芬达到《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第五乐章急板,E大调,谐谑曲。  其中中段由两个旋律为素材构成,曲子返回谐谑曲主部,中段音乐再现,接着第一段第三次再现后,移入结尾部。

64
02:44

贝多芬达到《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 第六乐章 颇似稍微行板的柔板,升g小调。   此乐章可视为终曲两段体的序奏。

65
06:58

贝多芬达到《升c小调弦乐四重奏》 第七乐章 快板,升c小调,奏鸣曲式。   结尾有很辉煌的表达。

66
07:26

米亚斯科夫斯基《A小调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Op. 86 第一乐章

67
05:40

米亚斯科夫斯基《A小调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Op. 86 第二乐章

68
06:52

米亚斯科夫斯基《A小调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Op. 86 第三乐章

69
04:58

米亚斯科夫斯基《A小调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Op. 86 第四乐章

70
15:22

亨里克·米科拉伊·戈雷茨基《第一号弦乐四重奏》Op. 62 亨里克·米科拉伊·戈雷茨基(Henryk Mikołaj Górecki,1933年12月6日-),波兰作曲家。被认为是神圣简约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一开始受到韦伯恩的序列主义影响,但是后来更注重从传统的波兰圣咏、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以及浪漫主义音乐那里得来的灵感。其《第三交响曲》由于鲜明的有调性风格而深受全世界听众的喜爱,是20世纪下半页古典音乐中少有的现象。

71
08:26

亨里克·米科拉伊·戈雷茨基《第二号弦乐四重奏》Op. 64 第一乐章”

72
06:50

亨里克·米科拉伊·戈雷茨基《第二号弦乐四重奏》Op. 64 第二乐章

73
08:03

亨里克·米科拉伊·戈雷茨基《第二号弦乐四重奏》Op. 64 第三乐章

74
09:27

亨里克·米科拉伊·戈雷茨基《第二号弦乐四重奏》Op. 64 第四乐章

雪父的更多作品

评论

0/300
评论
最新评论87

虾米音乐有十余年的音乐文化积累,实为无价之宝,华为音乐为新生旭日,假想若可合作,只需在华为音乐输入虾米音乐ID,即可瞬间无缺导入用户多年积累的全部资料。

2021-01-30 20:20:54
·
·
更多

我要去网易

2021-01-08 11:00:12
·
·
更多

谢谢雪父~希望在别的app也能有幸遇见你创建的歌单呀

2021-01-07 18:25:13
·
·
更多

接下来要去哪里,才能听到这样的音乐呢[哭]

2021-01-05 21:53:54
·
·
更多

感谢雪父

2020-04-29 09:00:13
·
·
更多

1

2020-01-20 01:41:42
·
·
更多

[咖啡杯]

2019-07-20 05:22:17
·
2
·
更多

大棒了

2019-06-21 12:20:02
·
1
·
更多

感谢作品和赏析!

2019-05-19 07:09:40
·
2
·
更多

精良,多谢分享![天使][天使]

2019-04-05 21:35:54
·
2
·
更多

妈耶真是太好听了!

2018-12-04 09:46:46
·
1
·
更多

太棒了,谢谢

2018-08-30 14:33:14
·
1
·
更多

赞,感谢分享

2018-04-15 10:54:47
·
1
·
更多

经典完美的弦乐四重奏选集 赞 谢谢辛勤工作

2018-03-01 08:15:21
·
2
·
更多

听得我 岁月静好 心平气静 感觉世界都美丽了呢

2018-01-06 21:49:14
·
2
·
更多

这精选的简直太经典太完美

2017-10-24 10:45:22
·
1
·
更多

找到了听古典音乐的地方了,比网易云专业多了

2017-10-15 12:03:45
·
5
·
更多

就是喜欢。

2016-02-27 09:35:56
·
1
·
更多

很好啊,很喜欢重奏

2015-12-22 21:30:28
·
1
·
更多

好听

2015-12-01 15:44:00
·
1
·
更多

有曲目 太好了 学习了 非常喜欢 感谢!

2015-10-06 23:40:20
·
1
·
更多

不好,闷得要死

2015-09-16 22:34:30
·
1
·
更多

音乐的聊天派对

2015-05-05 14:25:28
·
1
·
更多

爱仕达

2015-04-29 16:49:10
·
1
·
更多

可是我喜欢五重奏...

2015-02-13 22:15:30
·
1
·
更多

抓住生命中每一刻听歌的时光!

2015-01-27 01:43:34
·
1
·
更多

14.10.13

2014-10-13 22:29:03
·
1
·
更多

喜欢

2014-10-12 09:03:10
·
1
·
更多

有心,古典作品用gaga隔开

2014-10-09 20:21:40
·
·
更多

美妙曼妙~

2014-10-06 00:14:15
·
·
更多

不一样的重低音

2014-09-21 16:17:15
·
1
·
更多

gaga和弦乐的结合?

2014-08-19 00:21:50
·
1
·
更多

为什么有gaga,不是古典么~

2014-08-06 20:30:27
·
1
·
更多

经典的弦乐四重奏 、

2014-07-28 10:27:38
·
1
·
更多

首頁推薦

2014-07-10 11:58:16
·
1
·
更多

古典的让人安静、美好、升华。

2014-07-04 21:43:25
·
1
·
更多

气氛特别和谐。。。

2014-07-01 22:49:06
·
·
更多

不能更赞 \(≧▽≦)/

2014-07-01 07:41:36
·
·
更多

aaaa chaojixihuande tiqinfengge bang gezhongfenggeheganjuedoukeyiyou

2014-06-29 23:15:08
·
·
更多

ok

2014-06-29 20:56:41
·
·
更多

太棒了。。。。。

2014-06-27 23:02:24
·
·
更多

好听!!!经典!!!

2014-06-27 16:07:22
·
·
更多

古典音乐中的轻音乐。四重奏把交响乐的厚重抹匀,变得悠扬、轻松、惬意,同样的是大师的作品,韵味却截然不同。

2014-06-27 14:50:34
·
1
·
更多

弦乐的无上美丽

2014-06-27 14:01:33
·
·
更多

古典乐是论文伴侣

2014-06-26 17:49:31
·
1
·
更多

就是这么一份优雅

2014-06-26 15:46:15
·
1
·
更多

好听

2014-06-26 14:17:34
·
·
更多

旋律优美,动人心魄!

2014-06-26 14:01:13
·
·
更多

还是弦乐有张力~

2014-06-26 13:35:28
·
·
更多

好舒服的感觉~改编得很正!

2014-06-26 12:18:22
·
·
更多

大爱古典

2014-06-26 11:10:56
·
·
更多

Quartet真心好听到爆。。。

2014-06-26 10:08:52
·
·
更多

优美动人的旋律,轻柔舒缓的曲调,静静地聆听,慢慢地享受∽∽!

2014-06-26 10:01:10
·
·
更多

棒!

2014-06-26 09:58:33
·
·
更多

弦乐四重奏

2014-06-26 09:08:36
·
·
更多

虽然只听了几首,不过目前很喜欢。不过为什么要把lady gaga的改编版放进去……

2014-06-26 06:39:08
·
·
更多

非常( ^_^ )不错嘛

2014-06-26 00:48:18
·
·
更多

四重奏

2014-06-25 20:39:53
·
·
更多

。。。。。。??

2014-06-25 20:08:09
·
·
更多

守候是为了重逢 过去和未来的梦

2014-06-25 19:53:53
·
·
更多

古典音樂史上最优美的絃樂四重奏曲

2014-06-25 18:30:22
·
·
更多

是一组很好的曲子

2014-06-25 17:39:37
·
·
更多

弦乐四重奏,果然不错

2014-06-25 17:33:48
·
·
更多

古典弦乐四重奏

2014-06-25 17:32:50
·
·
更多

有张力!

2014-06-25 16:38:19
·
·
更多

四重奏

2014-06-25 15:26:55
·
·
更多

精致的抒情的浪漫的,还想要什么呢?有时,一首乐曲所给予我们的,仿佛就是整个世界~~~~~~

2014-06-25 12:58:09
·
·
更多

古典音樂史上最优美的絃樂四重奏曲

2014-06-25 12:17:35
·
·
更多

太好听啦 跑不听也不错

2014-06-25 11:52:01
·
·
更多

好好听,我记得第五首是有歌的,有人记得吗?

2014-06-25 10:24:44
·
·
更多

gaga的

2014-06-25 22:06:07
·
0
·
更多

谢谢 雪父的精彩分享 好听

2014-06-25 00:07:12
·
·
更多

好喜欢,让心情美美的散个步

2014-06-24 23:02:01
·
·
更多

喜欢!

2014-06-24 22:34:03
·
·
更多

留着学习。

2014-06-24 21:25:20
·
·
更多

室内乐

2014-06-24 21:09:32
·
·
更多

弦乐四重奏,听听

2014-06-24 20:40:08
·
·
更多

喜欢听四重奏

2014-06-24 20:32:19
·
·
更多

哈哈,除了poker face 乱入,剩下好好听

2014-06-24 20:27:06
·
·
更多

就是喜欢,让我说个毛啊。

2014-06-24 20:18:11
·
·
更多

不会想睡

2014-06-24 18:25:12
·
·
更多

bad romance是怎么回事。。。乱入了吗?

2014-06-24 18:03:14
·
·
更多

呵呵。。。

2014-06-25 17:31:06
·
0
·
更多

鬼佬音乐中好听的跨越种族,随时间不朽的

2014-06-24 16:57:39
·
·
更多

古典音乐

2014-06-24 16:19:12
·
·
更多

赞一个

2014-06-24 15:58:21
·
·
更多

弦乐四重奏

2014-06-24 15:50:37
·
·
更多

喜欢弦乐

2014-06-23 21:43:41
·
·
更多

兄弟,你是贵阳的阿?

2014-06-21 16:29:47
·
·
更多
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