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介绍
更多关闭
不列颠摇滚往事:唱片封面背后真实故事
创建日期:2017-09-06 11:13:19
更新日期:2019-07-04 19:54:40
播放次数:1092
全部播放
44
分享
手机试听
31首歌曲歌手专辑 时长
1
04:18

1995年,还未在唐宁街崭露头角的托尼·布莱尔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命运,那一年他成为了英国工党历史上最年轻的领袖,他依然会为了生活与摇滚乐疯狂。在两年之后当他荣登英国首相之时,他对此地对媒体回忆着1995年对于他来说最为荣耀的事情——一是有关他的个人事业的成功,二是一张摇滚乐唱片让他这个曾经的朋克摇滚吉他手在英国公众面前确立了自己亲民的形象。对于后者,他应该归功于这支名为绿洲的乐队,以及这张在英国摇滚乐历史上创造了奇迹的唱片——《清晨的荣耀》。      专辑《清晨的荣耀》中产生了众多让绿洲乐队成为英国摇滚王者的重要单曲,譬如《Wonderwall》、《Don't Look Back In Anger》、《Some Might Say》、《Champagne Supernova》等等,所有人都把这一年看作是英国音乐的复兴之年,一种之前未曾出现过的英国音乐气息全都复苏了。不过这一切在绿洲乐队的灵魂人物 Gallagher兄弟看来,都仅仅是他们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这两位在英国乐坛具有最大争议的摇滚兄弟继承了英国音乐历史上所有伟大艺术家的一大特点,就是坏脾气。不过这才是人们狂热地追捧绿洲乐队的原因之一,他们没有朋克的政治观点和电子乐的聚众方式,他们以最传统的摇滚乐的方式讲述着伦敦高级青年的生活方式,这也是“清晨的荣耀”最让英国人得到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关键所在。      这张唱片的封面是在伦敦的Soho区拍摄的,在这条名为Berwick的街道上,一对青年相对而行,他们也许擦肩而过,也许即将迎面而撞,不过没有人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看样子它是一张在清晨时间拍摄的照片,人们大多如此猜疑是因为专辑的名称叫作“清晨的荣耀”的意思吧,实际上Berwick大街与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是伦敦最著名的独立和地下唱片店的所在地,在Berwick几百米的马路两侧有着众多多年来一直推荐着英国传统摇滚乐文化的音乐聚点,其中最著名的当属Blackmarket Records和Vinyl Junkies这两家。不过对于伦敦的音乐迷来说,有关Berwick大街的最有名的轶事自然藏在是绿洲乐队的这张《清晨的荣耀》专辑封面背面的故事,在这里,两位擦肩而过的人物分别是绿洲乐队平面设计的艺术指导Brian Cannon和伦敦本地的著名DJ Sean Rowly。DJ Sean Rowly在伦敦拥有一间著名的夜店,它名叫“罪恶的快乐”(Guilty Pleasures),这里是伦敦最出名的音乐盛会的所在,如今它已经合并到了Camden高街的著名夜店Koko当中。      绿洲乐队通过这张唱片告诉了人们对于他们来说,一切的荣耀都仅仅是开始,那时他们的音乐还年轻,他们的未来还不知去向。不过提到绿洲乐队的众多专辑封面,还有一个在乐迷圈中流传的佳话不得不提,人们说绿洲乐队的唱片封面一直存在着不少的“诅咒”。譬如《清晨的荣耀》上出现的唱片店Sister Ray在这张专辑出版之后不久便倒闭关门了。而之前的名作《绝对,也许》(Definitely Maybe)的封面上出现了英国传奇足球运动员George Best的海报,现在他已经去世了,可能这个魔咒有点牵强,毕竟Best去世离专辑发行有13年之远,而且死亡原因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的过度酗酒。乐队的一支单曲《Roll with It》封面背景的建筑物Grand Pier在2008年7月29日被烧毁。而在2000年,乐队发表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Standing on the Shoulder of Giants)的封面则是美国纽约的曼哈顿,之后的一年,这里便遭受了恐怖袭击。希望来自绿洲乐队的封面“诅咒”不要再继续。

2
08:33

没有喜欢上CSI却爱上了The Who, 在三家里头, 我最钟爱Miami里的这首Won’t Get Fooled Again. 这首八分多钟的歌里,有密集的鼓点,有癫狂的吉它,有野兽般的嚎叫.但是也是有张有弛,收放自如的,听上去好过瘾. 尤其是快结束时Yaaaaaaaah的嚎叫,出神入化.歌名我也喜欢, Won’t Get Fooled Again…我强烈地决定. 当然,LV的Who Are You和New York的Baba O’Riley我也是很喜欢... Baba O’Riley的前奏真是太神奇了,长时间地重复,开始听还以为是卡带了,但是变化慢慢进来,然后有些苍桑的人声进来,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柔和触动.Baba O’Riley, 好吧,收回上面的话,它们俩并列第一名. Who Are you,歌词中不停地问,你是谁,你是谁,你到底是谁?但是丝毫不感单调.反而是层次分明,高潮迭起的.其实我样的话我想问好多人, 有时候也包括我自己. 每次看到剧集结束掉, 新一集开始的时候,音乐响起,我都会在困倦中感到一阵兴奋.我想这也是我一直坚持下去的荒诞的原因吧. 看来我的骨子里还是有很多热血的成分的.很容易就被这种音乐吸引了.还记得在念书的那段时间里反复听着那盘The Beatles “One”的卡带.每天伴着它入眠. 还是来说说CSI, 其实三家里面,我最能接受的还是Miami, 1. 人物比较有性格,H歪脖子讲话很有型,Calleigh的金发很迷人,笑容也很可掬;Eric水下功夫好,赞;2. Miami好风光,多少能offset凶杀和暴力带来的压迫感;3. 一般每集只有一个案件,比较适合我简单的神经,我很难在一个时间内在不同的案情之间转换.

3
02:06

这张专辑是英国乐队Pink Floyd第八张录音室专辑,由Harvest唱片发行于1973年3月1日。封面是由来自英国设计团队Hipgnosis的Storm Thorgerson和George Hardie设计。最初设计团队和乐队交流时,乐队键盘手Richard Wright提出了用一些简单的几何图案取代照片的想法。依此Thorgerson在翻阅一本五十年代的法国摄影集时,发现了一幅作品:照片主体是黑白的,画面中有一张唱片,上面放有一个棱镜,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照射进来,呈现出一道彩色的光柱。封面中一束光穿过三角棱镜色散成彩色光谱的设计灵感便来源于此。 在这之前Thorgerson还提出了一个取材于漫威漫画人物银影侠的版本,但被乐队拒绝了。一些乐迷认为封面中的彩虹暗示着专辑和电影《绿野仙踪》有关,有人同时播放电影和专辑时发现,其情节和专辑中的曲目确有同步之处,于是有了这张专辑是为电影创作的原声带的传言,但是David Gilmour和Nick Mason都否认了这种说法。

4
03:55

    这张专辑由CBS唱片公司于1979年12月14日在英国发行,是The Clash乐队的第三张录音室专辑。专辑融合了朋克,摇滚和雷鬼等风格,切合当时英国高失业率,种族冲突,毒品滥用等社会主题,影响深远。封面照片是由摄影师Pennie Smith拍摄,当时The Clash正在美国进行他们“Clash Take The Fifth”的巡回演出。拍摄时间为1979年9月21日晚,地点在纽约Palladium演唱会现场。当时由于现场的安保禁止在场观众离开座位,台下的观众对于演出也没有给出应有的回应,愤怒的贝斯手Paul Simonon于表演最后一首“White Riot”后情绪爆发,砸毁了自己的贝斯,Pennie Smith在现场并及时地捕捉下了当时的画面。     封面的设计师是Ray Lowry,当他提出用这张照片的想法时,起初Pennie Smith以这张照片有些失焦的理由拒绝了,虽然Lowry觉得这反而让这张照片显得真实自然,后来是主唱Joe Strummer出面说服了她。封面字体设计和排版仿效了ElvisPresley的首张专辑以致敬这位摇滚先驱。被砸坏的贝斯是70年代早期的FenderPrecision系列,枫木琴颈,白色的琴身上有头骨和手写体“PRESSURE”字样的贴纸——Paul Simonon一向习惯在琴上做一些个人化的装饰以及划痕,一说是这样就不会有人偷他的琴。这把贝斯后来被收藏在美国克利夫兰的摇滚名人堂博物馆。专辑封面如今已经成为了青年人反叛精神的一种文化符号,2002年被著名音乐杂志《Q》评选为史上最佳摇滚封面。

5
6
05:16

这张专辑由Harvest唱片发行于1975年9月12日,是Pink Floyd乐队的第九张录音室专辑。封面设计师是Storm Thorgerson,在设计封面之前,Thorgerson跟随着乐队在1974年的世界巡演,后期专心研究了专辑中的歌词寓意。封面拍摄地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华纳兄弟制片厂。摄影师Aubrey'Po' Powell拍下了两个正在握手的商人,火焰在一个人身上燃烧起来(Get burned)。而Get burned(遭殃)是音乐行业的常用词组,用于艺人被拒绝支付版权费用的场合,这也切合专辑中讽刺音乐行业的曲目“Have A Cigar”。两位特技演员分别是DannyRogers和RonnieRondell。拍摄时Rondell在西装外套下穿上了一件特制的阻燃服,头上带着假发,假发下面有一个起保护作用的头罩。一开始由于风向问题,火烧向了Rondell,烧掉了他的眉毛和胡子。后来两人调换了位置,照片最后被反转了过来。

7
04:08
8
05:55
9
04:53

这张黑白照是摄于1967年,当时一名海军下士Michael Wynn的头盔上刻着「Make war not love」的字样。后来 1968年时被美国导演Emile de Antonio用在讲述越战的纪录片《In the Year of the Pig》的宣传海报上。但是 The Smiths 将头盔上的标语,改成了他们1985年的专辑名称《Meat is Murder》。据闻Michael Wynn 至今依然活着,并定居于澳洲。

10
03:10
11
05:25
12
03:50

   这张专辑是The Rolling Stones在英国发行的第九张录音室专辑。由乐队自己组建的厂牌Rolling Stones唱片公司发行。封面设计师是Craig Braun,摄影作品来自Andy Warhol。封面拍摄的是穿着牛仔裤的男人的裤裆,最初发行的专辑牛仔裤的拉链和腰带的穿孔都是真的,拉下拉链可以看到白色的纯棉短裤。后来由于唱片在运输过程中堆叠在一起,拉链会在唱盘上留下一个凹坑,导致专辑第一首歌“Brown Sugar”将无法播放,所以后来发行的版本中这个设计被舍弃了。封面中的男人裤裆并不是Mick Jagger的,而是来自Warhol Factory的男模。

13
08:28

这是Led Zeppelin的首张专辑封面 是吉他手Jimmy Page挑选的一张 1937年5月6日德国兴登堡号飞船 (也就是齐柏林飞艇) 在美国新泽西州上空失火爆炸的照片 美国作家Greg Kot在滚石杂志上评论这张专辑封面时说道:“象征着男性😏荣耀的兴登堡飞艇在火焰和爆炸中灰飞烟灭,很好得诠释了音乐的内在:性、灾难以及逐渐崩塌的局势”。

14
04:43

Oasis这张最具代表性的专辑封面,其房间的摆设等场景最近也被重制拿来展览一用。其实这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是在绿洲创团成员 Bonehead 的客厅里,照片当中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例如电视机里的画面,是克林伊斯威特所主演的电影《黄昏三镖客》,以及沙发前方放着的海报人物是美国歌手Burt Bacharach。

15
04:49

这张专辑于1979年6月15日发行,是英国乐队Joy Division的首张录音室专辑,也是主场Ian Curtis在世的唯一一张。封面设计师是Peter Saville,这个形似连绵起伏的山脉般的图案实际上是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脉冲星PSRBP-1919+21的脉冲波形,是乐队吉他手兼键盘手Bernard Sumner在《剑桥天文百科全书》中发现的,首次出现在1970年射电天文学家HaroldCraft发表在Arecibo Observatory的博士论文里。原来的图样是白色背景黑色波形,被反转成封面的黑色背景白色波形。

16
02:58

这张专辑是TheVelvet Underground的首张录音室专辑,由Verve唱片公司发行于1967年3月。当时作为乐队经纪人的波普艺术家AndyWarhol,完成了封面的设计。最初发行的唱片里上印有“Peel Slowly and See”字样,提示香蕉皮是可以拨开的,漏出里面的果肉。由于制作香蕉贴纸需要特殊的机器,其难度导致发行时间一度拖沓,也或许是专辑没有取得商业性成功的因素之一。后来重新发行的版本大多摒弃了贴纸,仅保留了图片。专辑内容涉及毒品滥用,性,S&M等主题。 旧时有传言说香蕉皮有一种化学物质可以让人在服用后像吸食毒品一般兴奋,这般设计也呼应了专辑中的几首关于吸食毒品的曲目如“Heroin” “I’m Waiting for the Man”等。香蕉的性暗示寓意也和专辑中带有S&M色彩的曲目如“Venus In Furs”吻合。值得一提的是Andy Warhol是这张专辑名义上的制作人,一说实际上是由曾经担纲Bob Dylan诸多专辑制作的TomWilson完成了大部分曲目的制作,后续的采访中唱片公司人员也披露实际上Warhol除了出资支持并没有参与实质性的录制过程,更像是电影行业中制片人的角色。 此外,德国歌手Nico也是在他的鼓动下主唱了专辑中“Femme Fatale”,“All Tomorrow’s Parties”和“I’ll Be Your Mirror”等曲目,并在“Sunday Monrning”中负责和声。

17
18
05:51
19
03:21

这张由多个不同颜色的文字色块拼接而成的专辑封面是Radiohead乐队御用设计师Stanley Donwood的经典之作。本名Dan Rickwood的Stanley Donwood已经与Radiohead乐队合作超过十年,从第一张专辑开始到现在,包括Radiohead乐队的个人网站也由他一手包办。 此外专辑名字Hail to the Thief也有特殊含义,这句话来自2000年USA总统大选时用来👎(bushe)通过不义手段获得zongtong位置的名言“Hail to the thief, our commander in chief(向……欢呼,我们的大zongtong)”。电子顽童Moby(听歌)曾对Radiohead勇敢的用专辑名称😏bushe的做法大加赞赏。

20
03:05

这张专辑的主题是关于社会阶级的讨论,Blur可能是来自Britpop上流社会的男孩,但是他们这张突破性的专辑深刻的讨论了伦敦的社会阶层。这张中满张力和力量的封面,以灰狗为主角由Blur的长期合作者Chris Thomson设计。

21
04:01

法国画家欧仁•德拉克罗瓦的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是为了纪念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举着三色旗的自由女神脚踏尸首们,并没因为流血而放弃对自由的争取。《Viva la vida》是cold play 乐队2008年的专辑,乐队选择了这幅世界名画《自由引导人民》作为专辑封面,并且为该专辑取名Viva la vida (直译为生命万岁),以此体现cold play 专辑中对自由的追求渴望,对生命的尊重,与《自由引导人民》这幅作品要表达的那种宁愿放弃生命也不放弃自由的精神不谋而合。

22
05:58
23
06:10
24
04:14
25
04:20

披头士乐队最负盛名的一张专辑,发行于1969年9月26日。发行时间来看虽然早于LetIt Be,录制时间却晚于后者,是最后一张由全体成员参与的录音室专辑。封面拍摄于1969年8月8日清晨,地点在Abbey Road录音室外的人行横道。封面的摄影师Iain Macmillan是John Lennon和Yoko Ono的朋友,Macmillan用的是一部装有50mm定焦镜头的哈苏相机,当时是站在架于道路中央的折梯上,让四位乐队成员从斑马线前走过,拍下了六张照片。后来McCartney选择了四人同时在迈步行走的第五张作为封面,是意图让世界看到乐队成员从他们过去七年一同度过了无数时光的Abbey Road录音室离开了。 出现在画面中的甲壳虫汽车归属于附近的一位住户,据说车牌后来被偷了无数次。这辆甲壳虫在1986年以2530英镑的价格被拍卖掉。出现在画面右侧的是来自美国的一名叫做Paul Cole的游客,直到专辑发行后他才知道自己被摄入了这张封面里。被选中的这张照片中Paul脱掉了之前穿着的凉鞋,后来被作为当时盛传一时Paul已经去世的谣言线索之一——封面象征着一列葬礼队伍,John身着白色西装,象征着天堂的形象;Ringo身穿黑色西服,象征着殡仪员;George身穿牛仔服,象征着掘墓人;而只有Paul赤着脚,且步履和其他三人不一致,象征着尸体。但是1969年Paul 在一次采访中露面,谣言也就不攻自破。这张封面可谓摇滚乐史上识别度最高的一张,至今仍有众多乐迷去Abbey Road朝圣模仿。

26
02:44

封面中央,The Beatles 的四位成员身穿彩色军服(真人的旁边还摆着他们的蜡像),带点嬉皮气息,留着胡子,手拿乐器,被他们的朋友、前辈,以及给他们带来启发的人物所围绕:从《资本论》作者卡尔·马克思、美国恐怖小说宗师爱伦·坡、英国作家赫胥黎、威尔士诗人迪伦·托马斯,从心理学家荣格、弗洛伊德,到歌手鲍勃·迪伦、影星马龙·白兰度、玛丽莲梦露、秀兰·邓波儿,甚至是印度教上人玛哈沙耶等等…… 据说披头士和设计师 Peter Blake 为了这张封面伤透脑筋:为了版权,他们要一个一个征询来自仍在世的封面人物的许可。同时为了避免踩到基督教会敏感神经而不放上耶稣,担心印度市场而撤下甘地,美国影星 Leo Gorcey 提出的版权费太高不行,还有希特勒……当然是不行了。 这张专辑封面非比寻常地热闹,尤其是看到封面下方的红花排出 Beatles 字样,而正中央的大鼓上写着“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至于封面上有没有出现大麻,那大概是个谜…… 此外,《佩珀军士》还是最早使用折页式封套、打印歌词、装饰内袋、免费礼品和由著名艺术家设计封面的一批专辑之一。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 1966 年 12 月,由于当时没有巡演计划的干扰,披头士首次得以全心投身录音室,并在此期间创作出了非常多的作品,包括单曲《潘尼巷(Penny Lane)》、《永远的草莓地(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和专辑《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他们破天荒地花了一百零五个小时来录制这张单曲唱片的正反面歌曲,之后又继续花了五个月的时间录完了专辑。 保罗将整张专辑构想成了一台演出,虚构了一支爱德华七世时代的铜管乐队,穿越时空,来到了这个充满迷幻色彩的年代,演出表演者当然是演奏电子乐器的披头士乐队。 保罗的初衷是想两种风格(迷幻和传统的英式风格)都不放弃,写老式歌词,演唱时又表现出强烈的讽刺性和迷幻意味,同时标题体现六十年代后期崇尚超长、超现实的乐队名字的时尚,如杰斐逊飞机乐队、水银信使服务、难以置信弦乐队、老大哥和控股公司等。“他们有点儿军乐队的感觉”,保罗说,“但也还是摇滚乐队,因为他们有那种旧金山的感觉。” 半年后,1967 年 6 月,《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在众所周知的“爱之夏”(Summer of Love)发布,并成为了“爱之夏”的最佳代言。 而佩珀军士这个名字的来源很有争议。一种说法是披头士的前巡回演出经理人梅尔·伊凡斯将胡椒盐(Salt’n’Pepper)戏称为“佩珀军士(Sgt. Pepper)”(二者发音相似);另一种说法是该名取自在美国大受欢迎的软饮料“胡椒博士”(音译就是佩珀博士)。 在那个夏天,“爱之夏”由旧金山的嬉皮士发起,之后遍布了整个西方社会。对任何一个生活在当时的年轻人而言,听到这个音乐的同时,就好像又看到了珠子项链和土耳其长袍,听到了叮叮当当的铃铛声,闻到了伪装成线香的大麻的香气。

27
01:25

专辑封面是位于 Wandsworth 的 Battersea 发电站。而专辑里虽然只有五首歌,但每一首都堪称经典。Pink Floyd是最成功的摇滚乐队之一,以其蕴含哲理的歌词、创新的专辑封面艺术和精致的现场表演而闻名。 Battersea虽然已经废弃,但是不知为何成了另外一种圣地。多次在各种歌手的MV中出现,英国当代艺术家也有计划将其进行各种改造。 为了纪念Animals的发行,之前有艺术家在烟囱之间挂了一只专辑封面上的粉色小猪。

28
04:21

2013年04月19日一个伟大的设计师离开了我们,他的名字叫做斯特姆•索格森。他的名字对于一些人来说比较陌生,但作为一个著名的专辑封面设计师,他的作品张张经典。英国前卫迷幻摇滚乐队平克佛洛依德几张著名专辑的封面也是由他设计的。其中最受歌迷喜爱的莫过于他们专辑《THE DIVISION BELL》的封面:双脸人。广袤的稻田中,两个侧着脸的人仿佛在进行的对话,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似乎又是同一个人脑海中的两个面在交谈。专辑封面的背景所展现的那种无限宽广且令人开阔,封面雕塑所隐喻的人和人交谈日渐困难的社会话题,最终与专辑音乐要表达的理念不谋而合,生动展现了音乐绘画两种艺术形式的共通性。

29
03:45

《Modern Life Is Rubbish》是Blur的第二张专辑,这张专辑在英国受到好评,最高排名15,好评如潮,但艺术的成就并不与商业的成功成正比,大碟还是没能受大众的赏识,即使当中没有多少热门曲目,虽然销量平平,这张唱片仍不失为Blur的开山之作,风格昭然。

30
Goo
05:29

关于《Goo》的封面,实际上是Pettibon根据一张真实照片画的,照片上的两个人分别是Maureen Hindley和她的丈夫David Smith,他们正作为证人乘车前往一桩连环谋杀案的审判现场,而案件的凶手之一就是她的姐姐Myra Hindley,详细资料,可以去看那个“沼泽杀手”(Moors murders)的条目。

31
05:34

这张专辑封面上几个麻木的的孩子在一个陌生的大地上爬行,让人感觉有些恐怖,封面的设计灵感来自Arthur.C.Clark 的小说《Childhood’s End》,这个封面拥有重型摇滚所需要的一切元素——神秘,迷幻,黑暗等等。

香蕉先森音乐屋的更多作品

评论

0/300
评论
最新评论1

你好,请问歌单有搬家到哪里吗?谢谢,我要继续关注你

2021-01-10 21:20:37
·
·
更多
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