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介绍
[img id=4780543]//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0-14/1507962270_7enu.jpg[/img] 当年列侬都是David Bowie的“粉丝” [img id=4780550]//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0-14/1507964429_4tX4.jpg[/img] 这是1971年的Lou Reed,他听到了召唤,这指甲油,眼镜…… 我的《流金岁月……》,包括《艺术摇滚浅尝》其实都有华丽摇滚的作品。所以,原本我并无计划做一张glam rock,但实在是在虾米找不到一张纯粹glam歌单,真叫人灰心丧气,简直浪费虾米库存的资源。现有的歌单不是从头到尾的硬摇到底,甚至把林肯公园也拉进来充数,就是“准David Bowie精选集”,完全不顾及宝儿有名的“变色龙”(每个时期的风格都不一样)的称号,无论作品是不glam都拉进来算glam,这样的歌单只会让听众越听越糊涂,还有那些缺胳膊少腿的……好吧,小悲来做一张,一张基本剔除金属乐存在的,摒弃那种傻嗨硬摇的,真正的华丽摇滚精选集。在这张歌单中没有让你沸腾的玩意儿,只有让人惊叹的一件件艺术品,这是一个后嬉皮时代,一个远远早于cosplay时代的“cosplay”时代,那梦境中才有的“虚拟人物”真的站在舞台上 [img id=4779875]//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0-10/1507641689_TOuG.jpg[/img] 关于Bonnie st.claire,虾米竟没有一个字的介绍(知足吧,其他网站根本就没有),真希望有人能补上。华丽摇滚并非仅仅是一种艺术摇滚,glam有自己的范儿,Bonnie st.claire当年的名气实际上不亚于Sweet,迪斯科盛行之前的时代实际上很美 [img id=4780537]//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0-14/1507961461_diXA.jpg[/img] The Sweet [img id=4780289]//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0-12/1507820745_g73M.png[/img] Jobriath那张惊世骇俗的唱片封面,电影《丝绒金矿》里有模仿 [img id=4780286]//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0-12/1507820622_LnaH.png[/img] 华丽摇滚是Chuck Berry风格的继承,那种舒服,平淡,甜蜜又俏皮的感觉,表面上不存在后来人们赋予摇滚乐的那种“批判”企图,譬如歌单中那首“拍拍你的手,跺跺你的脚”被誉为glam rock的先声,对,你没听错。glam从一个快乐,单纯的女孩开始……它可能听起来平淡无奇,但你要知道当人们告别了崇尚艺术的年代之后,恰恰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声音。华丽摇滚的另一个来源就是50年代各种充满着享乐主义气氛的歌舞表演,这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回归,它不是照搬,而融入了后嬉皮时代人们的思考,这才有了批判的意味,注入了精气神。然后,一直到同时代才气逼人Marc Bolan创造出独特的编曲方式与弹奏技巧,真正的华丽摇滚开始登场!如果说60年代锐气的Rolling Stones缔造了一个男性崇拜时代的话,那么glam rock恰恰就是对它的叛逆。至今T.Rex的很多作品依然是难被理解的,灵魂Marc Bolan的歌词中有大量的古英语的修辞以及双关语,很少有人能通盘理解,介绍这些诗歌的原意。这,就是glam rock早期最神秘,最深层次的地方,真正等到它发展成艺术摇滚,或者是单纯探讨它的模糊性别与Gay情节其实没多大意思,我不完全同意郝舫先生说的“畸男文化”,其实glam rock这座“丝绒金矿”远不止这些,狄俄索尼斯的游魂就隐藏在人们司空见惯的时尚之中,从崇尚东方艺术的BrianEno到那几年如日中天的Suede,《Filmstar》这个作品根本就是对盲目追星一族的嘲讽。再到去世不久的那个放克乐才子Prince,Glam的影子都在其中,它早已经被各种形式的摇滚所吸收了。至于非常勤奋的David Bowie实际上我并不想说太多,因为我知道关于他的文章肯定会有很多,尤其在他死后
更多关闭
摇滚乐中的阴柔之美
创建日期:2017-10-08 15:42:15
更新日期:2019-10-06 22:37:54
播放次数:54190
全部播放
1313
分享
手机试听
70首歌曲歌手专辑 时长
1
02:49

古往今来正常的国家都是比谁好,苏联人把加加林送上太空,美国人就得咬着牙,把阿姆斯特朗送上月球,虽然是冷战,但永远比的是进步与优秀,只有少数国家的统治者是比谁杀人多,谁的国民更愚昧更不讲理,为了胜利,甚至死三分之一人口都觉得很值。这些国家比到最后人类文明不仅毫无进步还会倒退回奴隶制。因此赫鲁晓夫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他的对话与开放至少让因傲慢与偏见而一触即发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推迟了……而glam rock就诞生在这个时期,它复古与甜蜜是为了逃避核战争的阴影,它的太空情结与性别错乱,对物欲横流社会的反讽是为了应景,昨晚一边看《美国骗局》(很有70年代味道的一部电影)一边闪过一个念头,也许这歌单的第一首不一定要英语

2
02:02

在华丽摇滚之前主流摇滚市场中与华丽摇滚的艺术品味最接近的风格就是巴洛克流行,这一类摇滚中集大成者就是beach boys,他们在60年代中期是中坚力量,决不是冲浪摇滚那么简单

3
02:01

典型的华丽摇滚式歌词,细腻勾勒人物的虚荣心

4
03:42

听上去好像是首甜歌,实际上是在讽刺当时美苏之间的太空竞赛,这首歌的灵感来自Steve Sesnick(地下丝绒的经纪人)一次关于要给乐团弄一架飞机的议论。那时候的人们每天都在看电视,关注各种有可能决定人类命运的新闻,那是1970年的夏天

5
06:41

如果说上面这首有点大卫鲍伊,这首是回归,罗瑞德,华丽摇滚的引路人之一,60,70年代都是先知

6
01:54

如果说华丽摇滚有什么可以被世俗理解的“内涵”,它大概就是只有小孩才会做的一个梦,摇滚之父Chuck Berry早就预言了这一切,这首是典型的“泡泡糖摇滚”式的歌词,故事性很强,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许只有像Chuck Berry那样纯粹的人才能发现真正的生活,记住这个走着“鸭步”弹吉他的大师吧,在他的音乐中你能感受到摇滚乐那最纯粹的活力

7
06:17

每当感觉失落,你就听听这首,告诉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就在你第二天早晨睁开眼的时候……

8
00:00

对滚石作品的前卫改编,漂亮的13分钟

9
04:00

本名Bonnie Cornelia Swart,这是她72年的第一首单曲,也是令她大获成功的一个作品。轻松,有趣,又简单,那会她被媒体称作“Sunshine Cowgirl”

10
03:56

Roxy music的解散无疑与Bryan Ferry的离开有很大的关系,Brian Eno偏实验,Ferry偏爵士,但他们都在华丽摇滚年代做出了令人赏心悦耳的作品,另外提一句,东方色彩是一部分艺术摇滚追求的东西,华丽年代也不例外

11
03:56

70年代英国有名的吉他手

12
04:32

Steve Harley,华丽摇滚史上最重要的一个名字。希望虾米有人把他的介绍补上,不高兴写了。要写的话又是长篇大论一篇,好好听歌吧。首首经典

13
00:00

不是所有的GAY都与华丽摇滚沾边,但作为英国仅次于平克弗洛伊德的,第二伟大的the smiths的主唱morrissey,他绝对够得上,本身the smiths的音乐作品就已经是英伦传统吉他摇滚的高峰,词曲俱佳,内省隽永,美极了。morrissey的个人作品也是这个气质,一个音乐诗人

14
03:45

Jobriath本是个非常有才华的音乐家,但由于当时唱片公司为迎合所谓“同性恋”的趣味(包括他自己的不够暧昧,比大卫鲍伊直截了当得多,太张扬)错误的包装,导致了一个叫好不叫座的天才就这样最终被时代无情的抛弃。可怜的Jobriath最后死于艾滋病并发症,孤独一生。因此出于善意本歌单再次提醒各位Gay,你们的癖好实际上是比较容易感染艾滋病的,这点作为同样是Gay,同样死于艾滋病的医学博士,同时也是哲学家福柯早已临床验证过了

15
01:33

梦境被现实撕碎,美好被丑陋嘲笑,脑补画面

16
03:46

苦海无涯回头是岸,华尔街是一个没有尽头的炼狱,这首歌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词“Sears and Roebuck”,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这个词条,西尔斯罗巴克公司既是纸醉金迷时代,美国商业帝国的象征,同时在今天也可以引申为商品社会的冷漠与无情

17
03:51

一点不比大卫鲍伊的那些太空作品差,同是70年代,同是华丽摇滚,目前只有4人收藏,0条评论。真是白白浪费虾米资源,赶紧吧。说不定哪天就下架了

18
03:51

既是华丽摇滚史上的经典,也是朋克摇滚史上的经典。完美地融合,好听到了上瘾的程度,至今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朋克时代》里听到时的诧异表情

19
08:49

隐喻色彩的歌词,有一种令人窒息般的宿命论。这栋60年前的奇妙建筑——“大师的杰作”,吸引着一脸失落又孤独的人们,明明看见天花板已落地,鸟儿在屋檐下作窝,他还是要进去……让我想到了《道林格雷的画像》里的迷镜

20
03:55

纯音乐。团里有高桥幸宏。我在我的《摇滚的日本》里说过,日本战后从来没有锁过国门一天,世界有什么,当年的日本就会有什么。这是一支70年代的日本华丽摇滚乐队,这技术,这想象力,甩我们岂止几条街

21
02:40

从王尔德童话的自恋中制造另一种现实的梦幻,终结猫王时代以来的“约定俗成”,自华丽摇滚之后,青年人开始敢于打扮自己,当年一个Marc Bolan在英国的销量就能超过Jimi Hendrix和The Who加起来的总和,所以说华丽摇滚是一场“年轻人的革命”并不为过。我认为与其说它是什么硬摇滚的分支,倒不如说它具有更深的,根源摇滚的特质,这,纯属我个人的听觉感受,也是本歌单选歌的基本思路

22
03:14

唱到“very lonely till”的时候自己都笑了,大宝第一张虽然玩的是巴洛克流行,但已经有“华丽”的基因,即我在正文中提到的50年代的感觉,以及对早期歌舞剧时代的反刍。即便是今天听起来依然非常时尚。这个作品的重点在最后一句,大反讽结构。摇滚乐终究是诚实的,刺向虚伪的利剑

23
03:54

孩子一般的心灵,真正的优雅。听完这张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我说中国大陆目前还没有人敢碰真正的华丽摇滚。这是需要古典音乐的熏陶与个人独特的气质才能造就的摇滚乐

24
03:52

听完这首比女人还女人,唯美,典雅的作品之后,你会发现你身边很多女性其实都是“粗壮的汉子”,艺术的神奇就在这个地方。犹如那舞台上如梦似幻的梅兰芳

25
03:32

看底下的评论,笑而不语。梦露真是率真

26
02:20

听完后,保你心情大好,封面也逗比。与现在老头那浑厚低沉的男低音不同,70年代与大卫鲍伊厮混的那段岁月声音还很高,做glam歌单的怎会错过呢。好听

27
00:00

在华丽年代靠模仿David Bowie混出来的投机者,其实他模仿的何止David Bowie,这货谁都模仿,很有商业头脑。他有一首很烂大街的歌《To Know You is to Love You》,你一定听过,有兴趣朋友可以去搜搜

28
05:28

酷毙了!其实今天很多时尚都来自摇滚乐,就像你穿有破洞牛仔裤,那是Ramones在没人理解的岁月,连人带乐器直接被老板扔门外时的样子。包括又流行穿什么“喇叭裤”那正是华丽摇滚的遗风,看看这封面上Des Barres的“大喇叭”,那不过70年代摇滚青年玩剩下的东西,但在中国,今天故意在牛仔裤上造“洞”的,以及穿喇叭裤的都是些什么人呢?相反,去看看那些真正在玩乐队的倒全是普通人的打扮,省吃俭用为理想,还被人骂“穷逼”

29
04:26

好听,第一分钟就被吸引了。极有音乐性

30
02:08

Marc Bolan是个音乐奇才。他独特的演奏方式与自由神秘的编曲至今令人称道。在我的酸民谣歌单《恍惚的伊甸园》中也有他的作品,极其耐听且好玩,就像一个游荡你在灵魂深处的彼得潘似的

31
00:00

曲意逢迎,佯装欢笑的名利场,你那再也无法敞开的心,如果你认为华丽摇滚仅仅是为了华丽而华丽,那你就听听这首“摇篮曲”,此刻那痛苦的内心已在反思,这歌送给所有追名逐利,正一步步登上那个“顶峰”的人们,愿你们有个好梦

32
00:00

一个人,孤独地吹着海风,听着这样的音乐,你是会有思考的。尤其那条吉他线出现的时候

33
00:00

听完这首可以马上去听2HB

34
03:32

绝不比英国人差半分,而且还融入了一些东方色彩,有的乐队一解散,那就是乐坛繁荣的开始,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独当一面。日本的YMO就是这个情况。窦唯一离开黑豹,水准真是一张比一张高,更自由了。但黑豹乐队还是至今存在着,继续出作品,没必要么,先散了,各自解放自己。2028年再重组,那可能才是乐坛佳话

35
06:54

非常好听的一张华丽摇滚专辑

36
02:13

用吉他线表现天鹅的姿态,可爱中透着高贵

37
03:39

其实在Marc Bolan的作品中,这应该算是一首朋克了,华丽味道不算浓,不过由于“I'm not your boy toy, I cannot please everyone”这句太过暧昧,曾一度被卫道士们上纲上线过,你懂的。所以一时成为经典。真希望国内有乐团能够抄抄这样的作品

38
02:04

布吉摇滚与华丽摇滚是同一个时代的另一种风格的摇滚乐,深受“美国南方布鲁斯摇滚”的影响,这一流派在60年代的先声就是感恩之死,醇厚的布鲁斯韵味中带有迷幻色彩,发展到布吉摇滚更注重器乐与Hard Rock(硬摇滚),所以Hard Rock其实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能把那个年代不同的审美走向统统一言蔽之Hard Rock,它里面有布吉与华丽的区别

39
04:18

一场终身难忘的摇滚演唱会足以改变一个人,那正是摇滚乐的黄金时代,摇滚乐的魔力。它是有沉淀的,可能是你穷尽一生都苦苦寻找的寄托

40
03:53

喜欢1分54秒后的味道,当年他们被人骂不伦不类,商业上半死不活的时候绝不会想到后来的人会把他们视作神团。有些东西必须得先放一放,别太在乎此时此刻一些人的评价。忠于自己才能表达真正的自己,我相信只要是用心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

41
04:41

纯音乐作品。Mick Ronson是David Bowie早年在舞台上的最佳搭档,17岁就已崭露头角,要不是一个华丽摇滚时代洗礼,他原本应该是一个古典钢琴师,在“Ziggy Stardust”(Bowie为自己量身制造的第一个人虚拟人物形象)的全盛时期,Mick Ronson是中坚。这首不到5分钟的作品其架构的精妙与悦耳程度完全可以与古典音乐媲美。即便在David Bowie风格转变的年代,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华丽摇滚要继续它的辉煌,唯有Mick Ronson可承此衣钵。刚才翻了一下虾米上“Spiders from Mars”的主页,一首歌都没有。很多信息都还没完善。希望有心人可以做这件事

42
02:58

当年美国榜单上的冠军曲目

43
03:37

Mud其实是一支非常有50年代摇滚范儿的70年代的主流摇滚乐队,作品很有想象力,这首我是完全微笑,舒畅地听完

44
02:14

华丽摇滚史上无人不知的作品,我就不放那首早就听烂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了,其实整张就没有一首难听的。每一个作品都是高水准的发挥。皇后乐队1975年的这张《A Night In Opera》可以说是一个巅峰,主唱Freddie Mercury单凭这一张就能载入史册

45
03:12

1973年的金曲,也是The Sweet在英国范围内唯一的一首曾经的热门歌曲,没办法,70年代的英国,牛人实在太多了,压力很大。相反美国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当David Bowie凭借《Ziggy Stardust》在英国达到事业的顶峰时。同时代英国的Mott The Hoople在美国商业平台上并不成功,很多掌声是后来才有的。虽然历史上美国人总是要比英国人慢半拍,但我个人更喜欢美国的摇滚文化

46
04:44

骨肉皮成长记,剧情狗血,Mott the Hoople的主唱

47
03:05

无论是Roxy Music时期,还是更早的Scratch时期,包括74年发表的那张从中国文革样板戏中汲取灵感的《Taking Tiger Mountain By Strategy》(智取威虎山),Brian Eno始终都是Glam时代的巨人,从他开始,那种夸张的与过去不被接受的声音被运用到了音乐创作之作。这首不过是他的小菜一碟,喜欢的可以一路听过去直到氛围音乐,电子音乐

48
00:00

演出时喜欢旋转麦克风的主唱哈

49
03:06

Showaddywaddy是由Choise与The Golden Hammers这两支乐队合并而成的一支复合型的乐队,它有两个主唱,两个鼓手,两个吉他,两个贝斯,他们以复兴60年代早期与50年代的摇滚样式为己任,也是那时候英国榜单上的常客,超豪华

50
03:02

这才是摇滚乐的情怀,听完那段念白让人想哭

51
04:47

看过描写华丽摇滚史的电影《丝绒金矿》的朋友一定会记得,片中有一个人死在了舞台上……历史上这一幕其实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原型人物就Les Harvey,他是Alexander James Harvey(原名)的弟弟,当时他的布鲁斯摇滚乐团Stone the Crows(虾米上也有,有兴趣的可以去听听)正与哥哥的乐队Alex Harvey同台演出,突然!悲剧就发生了。据说是一次奇怪的触电事故。那是1972年的夜晚,正值Harvey家族事业的辉煌时期,从此Alex Harvey荣登苏格兰最伟大的五支乐队之一,那种融合了Dixieland Jazz(一种20年代样式的传统爵士乐)的glam在70年代独树一帜。直到今天关于Harvey家族的很多细节还是一个谜

52
03:36

70年代英国华丽的中坚力量

53
03:48

作为流行时代的王者,ABBA再熟悉不过了吧。其“底裤”就是华丽摇滚。纯音乐,慢慢欣赏吧。早期迪斯科时代中有一部分作品受艺术摇滚的影响很大,并不完全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那种迪斯科的样子

54
03:04

音乐神童Eric Carmen,3岁就被克利夫兰音乐学院录取,11岁就玩乐队了,额,很陌生吧。其实对于中国人来说,他并不陌生,当年上海教育电视台放的经典美剧《成长的烦恼》的主题曲就是他写的。虽然虾米给他的是Soft Rock这个标签,但实际上我放的这个作品明显带有Glam的味道,对于乐感特别强的人来说,这两个类型都是非常适合发挥才华的领域,Paul McCartney擅长的也是这个,莫扎特如果玩摇滚乐,我感觉也会如此

55
03:25

“追星族”们,听听这首吧,说的就是你们

56
04:45

这不是什么“迷幻”,这就是华丽摇滚在90年代的发展,麂皮乐队的所有梦境都是属“阴”的,他们把自70年代的遗风发挥到极致,雌雄同体,编曲极富特色。这旋律不是一般人能想得出来的

57
03:42

在我看来麂皮全盛时期的那几年是华丽摇滚在90年代一次报复性的大爆发,这钢琴用得帅呆了,把70年代的精髓表现得玲离尽致,乃至于像赵薇那部《致青春》的电影里,提到麂皮背景也是这首《so young》,这是青春最美的一抹颜色,他们的确来过这里

58
03:54

Elton John的代表作,既有社会关注又有性别模糊,典型意义上的,只有老Gay才能写出来的作品。我之所以说“中国摇滚从来没有开始过”你只要看看大陆每年数以万计的琴童中那些让孩子去学钢琴的家长们的心态就明白了,大部分都是看齐李云迪,朗朗这样的成功者,好像只有肖邦,李斯特才是艺术,这是荒谬的。实际上不同音乐门类之间的界线原本就是模糊的,换一种思路一样可以成功。当汪峰暂时放下小提琴时,他也可以成为摇滚老炮。真正学音乐,尤其是科班出身的,你们与摇滚乐不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关系,中国摇滚要想把脚下的路越走越宽,华丽摇滚这一课岂能绕开

59
07:34

真正的华丽摇滚,从来就是属于艺术摇滚的范畴,与硬摇滚的结合,形成的一套舞台摇滚的形式只是它的发展与后话罢了。实际上它的灵魂源于早期百老汇与好莱坞电影中“标准歌曲”的继承,这首7分多钟的作品非常好玩,华丽不代表一定用钢琴与弦乐,最关键的是抓住它的戏剧化色彩,这是需要想象力的

60
03:54

翻唱自墨西哥一首著名的Son Huasteco(墨西哥音乐的八大样式之一),西班牙语

61
03:45

和麂皮一样,Mercury Rev这张90年代的经典唱片也是对华丽摇滚的继承,那种融合了迷幻与独特的童话气质在那时候可谓惊艳。本曲也是专辑中被传唱最多的一个作品

62
03:46

与后来那些艺术成就更高的作品不同,Japan乐队早期的这张依然保留着新浪潮音乐的基本样式,只是这编曲显然要比同时代的乐队“华丽”多了,有装饰性,那时候David Sylvian与Mick Karn粉嫩得都不用化妆,就像从时尚杂志上直接剪下来的人一样

63
03:17

歌词大意:我会再次回家的,只为等一等,看一看,我无法抑制我内心渴望的归属感,我会再次回家,只为等一等,看一看,我拭目以待,然后再一次吻你,因为我无法抑制我内心渴望的归属感,我要拭目以待……这首是70年的一首热门单曲,非常简洁的一首民谣,作者是60年代Chicken Shack乐队的键盘手

64
00:00

火花乐队最帅的一个作品,特别歌剧化的冲突,让我想到了蒂姆波顿那些充满着奇妙想象的电影

65
04:12

正是因为在虾米上还有这支乐队的存在,让我萌发了做《三岛由纪夫》那张歌单的念头,那首感人肺腑的《Sebastian》也是他们敲开主流大门的成名曲。从那以后,那个穿着奢华,还是BBC主持人的Steve Harley,以及他的这支迷人且具巴洛克色彩的Cockney Rebel就成为各种音乐节上的常客,要了解70年代华丽摇滚的精髓,Cockney Rebel是一定要听的,希望马爸爸行行好,开一点资源吧。无数饥渴的耳朵正等着呢

66
02:54

欢迎光临,Steve Harley的摇滚乐园

67
04:21

一支成功结合Doo-Wop与50年代流行风格的华丽摇滚乐队,曾一度跃居过英国榜单的第一名,当年只要是玩“复古风”的都能混出来,因为这是glam rock给人一个比较直观的印象,就像今天的流行音乐,动不动就来一段Rap,加进去不舒服也硬加,照样有人听。流行就是如此,无理可讲。所以有时候我并不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也在于此,只会跟风,大部分作品在音乐上没有什么建树

68
04:14

华丽年代烂大街的流行金曲,单曲循环,追忆时光

69
05:25

Dire Straits在70年代的作品,和我小时候唱片店的买到的那种风格还是区别蛮大的

70
02:47

摇滚乐改变世界,故做个摇滚明星是一种诱惑

小悲的更多作品

评论

0/300
评论
最新评论5

又学到好多!😊😊👏

2020-06-26 21:03:44
·
·
更多

[挤眼睛]

2020-06-27 19:07:15
·
0
·
更多

2018-11-10 14:15:02
·
·
更多

好赞的歌单

2018-03-26 14:21:52
·
1
·
更多

uhhhnbbrtfvbv

2018-03-30 11:59:15
·
0
·
更多

小悲有心了!

2018-03-03 14:28:05
·
1
·
更多

阴阳错位 全是永不过时引领时尚潮流的大神 美极了 这是个女的听直 男的看弯的歌单[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2018-03-02 08:50:31
·
1
·
更多
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