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介绍
[color=#0080FF][b]多利亚调式如何诞生[/b] 在遥远的中世纪,十二平均律还未诞生的年代,那时的古钢琴不像今天的钢琴一样黑白分明,只有光洁的白键。 没有黑键,就自然没有今天的大小调体系。中世纪人为了扩展音乐的表现力,在有限的琴键上总结出了七个调式。 今天的我们将其称为“中古调式”。 其分别为:伊奥利亚,多利亚,弗利几亚,利底亚,混合利第亚,爱奥尼亚,洛克利亚。[/color] [img id=4809591]//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02-20/1519095021_4xn2.png[/img] [color=#0080FF][b]多利亚调式的特征[/b] 你一定在某个地方感受过多利亚调式的高远圣洁,但却不知道它的本质。 那么多利亚是个什么样的调式呢? 首先从主音和三度音的小三度关系,可以判断多利亚是个小调式。 若将多利亚调式的音排列开来,你会发现它和自然小调只有一音之差: 自然小调:6 7 1 2 3 4 5 6 多利亚:6 7 1 2 3 #4 5 6 这个升高的六度音,便是多利亚调式的特征音。正是由于这个特征音,使之在旋律、和声上都产生了鲜明的变化。 [b]多利亚调式具有天然的神圣色彩[/b] 不仅因其产生于教会、经历过时间的积淀,更是因为它在调式边缘的游离产生的独特的高扬感。 在接下来的试听中,你会发现它所描绘皆非世间之景——古老的神话,传奇的冒险,悠远的天空,空灵的国度,亘久的哀伤…… 在光怪陆离的二次元里,多利亚调式展现了其悠久而鲜活的生命力。一千多年前的古老调式并未在历史中堙没,反而在今天的作曲家手里绽放出了崭新的色彩。[/color] [img id=4809595]//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02-20/1519098437_pytf.jpg[/img] [color=#0080FF]在多利亚调式的领域内,我想最不得不提的便是川井宪之为FSN所作的《孤独的巡礼》与《骑士王之诗》。即使放眼整个ACG界,那经久不衰的唯美旋律也堪称是多利亚调式的杰作。 [b]NO.25《 騎士王の誇り》——fate stay nigh[/b] [b]“她的剑,连接着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所有战死沙场的战士在临终际所怀抱着的,悲哀而崇高的梦想。”[/b] 这首集万千光辉于一身的“骑士王的荣耀”,宛若一部古老的史诗描绘了亚瑟王璀璨的一生。古琴瑟瑟揭开历史,悠扬的小提琴将思绪带回古老的中世纪,一句上扬的多利亚旋律映照出王孤俏高洁的身影。在骑士道如花般凋零的那个时代,亚瑟王用手中的圣剑为不列颠换来了短暂的和平与繁荣。其存在就像是光明的象征,清廉正直,旌善惩恶,无私的王用她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了万民的信赖。 在高潮部分弦乐层层加入,气势空前盛大,调式的回归却在那高扬之中添加了一抹悲哀的意味。骁勇善战的王一次又一次用手中的圣剑为子民带来胜利,她所描绘的理想乡是何等令人心驰神往,无数的战士为其战死沙场。但最终不列颠还是没能逃脱灭亡的命运,在剑栏之丘上,一息残存的王将圣剑托付给心腹贝狄威尔。而如今圣杯将奇迹降临,孑然一身的王高举那胜利的誓约之剑,再次为拯救不列颠踏上了征途。[/color] [img id=4846009]//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08-07/1533607173_lGyE.jpg[/img] [color=#0080FF][b]NO.27《孤独な巡礼》——fate stay nigh [/b][b]从她拔出了石中剑的那一刻,她就舍弃了“人”的身份成为了“王”[/b] 与光芒四射的荣耀所对应的,是这首盈满了空灵与哀伤的“孤独的巡礼”。依旧以竖琴为背景,钢琴的音色却显得沉静纯澈,它展示的是王所不为人知的一面——为了引领万民而抛弃私欲,秉持理想、坚定贯彻信义之道——那也即意味着永远与孤独为伴。不知疲倦地战斗了一生的王,在最终话里终于放下了剑,结束了漫长的巡礼。琴声悠扬,述说着我们无法共鸣的孤独;湖光潋滟,流下了一段唯美的历史传说。孤独的王在森林里静静睡去,脸上是无比安详与释然的笑容。[/color] [color=#0000e3]总站:[/color][url=http://www.xiami.com/collect/104644143?success=2]动漫中的时空穿梭[/url]
更多关闭
中古调式——神圣的多利亚
创建日期:2018-02-20 09:38:33
更新日期:2020-08-02 20:34:47
播放次数:8963
全部播放
157
分享
手机试听
46首歌曲歌手专辑 时长
1
01:34

《丹特丽安的书架》 也许有一天你连剧情都忘得一干二净,但你永远不会忘记这首开幕曲所带来的震撼。那扑面而来的悠久气息,从头发灌注至指尖、前所未有的高扬感——这便是多利亚最显著的特征 随着女声缓缓吟咏,仿佛翻开了古老的狭本,那只不过是发生在遥远往昔的平凡故事,却在无数见证者的传承下,以如此奇迹般的姿态呈现在眼前 于是,满怀着敬畏与憧憬,关于古老的音乐与文字的旅程,就此拉开了序幕。

2
03:08

《尸鬼》 这首曲子极为特别,它虽然运用了多利亚调式,却不强调其神圣的特质。相反,无论是动荡的伴奏,还是女声的吐息,都流露出一股极度不安的气息 这样的乐思完美地展现了尸鬼矛盾的心理,如同标题所暗示的一般。残存于暗夜里的尸鬼,渴望光明,同时又恐惧光明,因为阳光会将他们焚烧殆尽 最终呈现出来的,便是如此异样的色彩——犹如透过腐朽的眼睛来窥视光明,看到的只是扭曲惨白的幻想罢了。后半段调式回归,弦乐悲戚流淌,已然成了对这场悲剧的盛大咏叹。

3
02:33

《三位一体》 以精致的画面和流畅的操作称赞的魔幻冒险类游戏,其配乐由芬兰游戏音乐大师Ari Pulkkinen创作 一进入游戏界面,悠然响起的背景音乐便是这首《Title》。悠扬的旋律配与异域风情的乐器,瞬间置人于充满魔幻色彩的异世界中。高潮部分的旋律更加激荡人心,英雄即将踏上旅途,未知的冒险等待在前方,真叫人兴奋不已。

4
01:51

《境界的彼方》 幻想性的标题,童话风的色彩,多利亚式的旋律,作为开幕曲在吸引力上可以打满分 以回转的八音盒为契机,单簧管塑造出变幻莫测的时空;随着迷雾散去,奇异的世界展现在眼前 曲子以幻想性的色彩进行描绘,异域的女声吟唱,拨弦式的八音盒,一切皆是前所未见的光景;而在曲子的末尾,高扬的弦乐将视角拉远,顿时窥见了那境界彼方的全貌 在世界观的塑造上,多利亚又一次将它强大的奇幻特质发挥了出来。

5
03:45

主歌落于多利亚,清凉的声线配合着空灵的吉他,表达了对遥不可及之物的向往与退却; 副歌升华至大调,明亮的光感中加入了悠扬的副旋律,映衬出不再迷失的坚定的信念; 作者用这奇迹般的融合告诉我们:不要放弃心中美好的事物,怀着希望前进并等待吧。

6
01:11

《终末的伊泽塔》 由几种笛子遥相呼应地引出,钢琴巧妙地运用到了高音区的音色,编织出泡沫般玲珑剔透的梦境。 不知何时见到的梦啊,那朦胧的幸福感为何如此熟悉?

7
02:11

《勇气默示录》 表达永远常见的要素——无终旋律,多利亚调式,空灵或空荡的音色。“刹那”又该如何表现?加入循环往复的动机即可。 标题看似矛盾,其实稀疏平常。很多表面很正常的人类,其实内心在很久以前的某个时刻就停止走动了。

8
02:32
9
05:14

《终末的伊泽塔》 魔法、少女、战争,各种元素的机缘巧合,造就了这部规模宏大的多利亚史诗。随着遥远异地的一声吟唱,思绪回到古老的时代;空灵的境界中,主题轻盈脱出。 对交响乐而言,主题尤为重要。而此曲的主题写得十分精彩,从主音出发一路级进,在属音作四度跳跃,停顿,最后以特征音旋律收束。与一般的多利亚不同的是,其方整的四句结构中三句出现了特征音,这样的频率预示着它在高潮的段落必能爆发出更多的能量。 0:37 主题的初次陈述仅使用了民族乐器,一下子便把干净纯美的旋律印入听众脑海中。与主题形成对比,副题并未使用多利亚调式,其作为插段穿插于主线之中,起到了推进、衬托主题的作用。 1:02 第一副题出现,旋律生动优美,夹带着些许悲伤,似是对公主与末代魔法使的邂逅(再会)发出感叹。以此为契机,主题再次辉煌降临。 1:54 第二次副题由女声吟唱的动机引出,音响恢宏、节奏强烈,大幅度钢琴与弦乐的动荡,描绘的是战争的激烈场面。 3:05 冲突过后是短暂的歇息,这一段恬静而梦幻的时光,是主角们在绝境中的依依相惜,同时也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如期待的一般,在这次饱满的蓄力后,全曲迎来了气势磅礴的大合奏。 3:42 终章的合唱完美诠释了多利亚调式独有的圣燃,管弦辉煌交织,女声高亢咏唱,灭亡的命运被奇迹般改写,魔法使的传说在这一刻定格为永恒。无限的情愫包含于其中,若要用一句话来总结,莫过于标题所叙述的——是盛大的“终结”。在那一切迎来终结之所,唯有心中坚信的那不可玷污的珍贵事物,将永远地守护与传颂下去。

10
01:44

《苍穹的法芙娜》 这高尚的主题赞颂的别无他物,仅是“生命”。生命为何,血肉与灵魂构筑之物,脆弱飘渺,却又生生不息。那管弦乐的流淌与融合,无不洋溢着对生命纯朴的赞颂。法芙娜带来的生命之歌,一次次唤醒我们对诞生于世最原始的喜悦、感动。

11
04:07

《剑风传奇》 这里是格里菲斯许下诺言之地。穿过层层叠叠的树林,扑面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绿。两人屹立于那高耸的山丘之上,任清风拂过长发和衣袖。那悠扬的旋律描绘的不仅是壮丽的风景,还有观景之人的豪迈心情。管弦辉煌响彻,便如光辉洒满大地,怎能不叫人充满决心!

12
02:38

《蔷薇少女》 一部曲式的歌曲十分少见。整首曲子只有一段旋律,作者却利用调性变化和配器的递进创造出了鲜明的层次感。 蔷薇、人偶、梦呓、魔法,本该是充满了幻想性的元素,叠加在一起却是那么悲伤。多利亚是个小调式,悲伤是其本来的特质,只有在特征音出现的句末,让人看到了如“火柴之梦”那般美好而飘渺的幻象。 现实中孤独而无助之人,将梦想寄托于人偶、书籍,亦或是音乐;生活中寸步难行的他们,在虚构的世界里尽情翱游…… 倘若前方不存在理想的境地,守候着幻想而长眠,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13
04:06

《冰海战记》 坐落于动漫那粗犷如冰的背景下,这首曲子有如梦幻的一笔,描绘出一幅格格不入的风景:传说在极东之地,有一片名为文兰的土地,那里没有冰雪,四季都被牧草覆盖。轻灵的音符勾勒着隽美如画的异境,而当寒冷趋近,人们对它的向往也更加强烈。幻想与渴望在音符间强烈地碰撞,无不有着震撼灵魂的力量。

14
02:26

《谜之彼女》 以回忆视角进行多个侧面的描写,多利亚在其中仅是短暂而梦幻的一笔,描绘了初遇时女主身上那股玄妙而蛊惑的魅力。正因为反复无常、正因为遥不可及,当双簧管携着弦乐流露出真切情感时,才能一下子捕获人心。

15
02:31

《末日在做什么,有没有空,可以来拯救吗》 这是一首在中世纪用多利亚调式谱写成的圣洁古谣,它在动漫中出现了两次:第一次用遥远的女声将我们带入光怪陆离的异世界,第二次为这凄美的故事谱写了史诗般的结局

16
02:37

《白骑士物语》 古琴瑟瑟,湖光潋滟,远方的歌声悠然游弋,传唱着古老而神圣的传说。那旷远的孤独跨越了漫长的时光,亦沉淀成了温柔的记忆。

17
03:28

《最终幻想》 琴瑟和鸣多利亚,无处再寻幻想乡。这是一幅悠然游弋的异域画卷,女声以未知的语言轻吟浅唱,古老的康特勒琴弹拨出清丽的音色。即兴交织的和声,宛若诞生之初的音乐一般古朴而美丽。 它如一个吟游诗人在路边悠然地弹唱,明明是未曾见过的风景,却在旅人的心中泛起淡淡的乡愁。

18
02:32

《风之谷》 封面已然诠释了我的视听感受——它就像是多利亚灵魂具现化一样的风景,纯圣悠远,与世隔绝。

19
01:39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 在多利亚的基础上增添了民族风情,顿时充满了亲近感。小提琴松软如异世界面包飘来的香味;后半段加入的吉他更营造出了纯朴热情的气氛。 玩过RPG的人都知道,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城镇、开启一段新的旅程,那种的感觉是最棒的。

20
01:33

《舌尖上的中国》 自古美食番出燃曲,国内也不例外。阿鲲将多利亚调式与中国元素结合,写成了这首笔酣墨饱的宴曲。它的主题写得极佳,气势磅礴又不失浓情,时而翻涌如潮,时而跳跃如雀,音响止息后依然能在脑海里久久回响。作为片头曲,它确实有着一出场便引人入胜的魅力。

21
02:15

《正确的kado》 多利亚调式从遥远的中世纪诞生,唱颂过田园牧歌,谱写过神话史诗,现在又将足迹踏入了无人知晓的未来。岩代太郎的这支钢琴曲,以高远的视界展望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思考,它平静的音符底下蕴含着强大的动力,这种动力,源于人类精神深处对“自由”的无限渴望。

22
01:23

《钢之炼金术师》 钢琴、多利亚、孤独,即刻让人想到了川井的另一首名曲——《孤独的巡礼》。两首曲子的乐思似也惊人地相似,无论是阿尔托莉雅还是爱德华兄弟,他们都为了心中的道义,选择了常人难以理解的荆棘之路。孤独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巡礼,为了创造他人从未企及的伟业,人必须要付出与之等价的代价。

23
02:20
24
03:00

一首古老的英国民谣,讲述一个国王爱上了牧野的绿衣女子,国王寻寻觅觅,却再也没有见过彼女的身影。无尽相思终成梦幻,只留下一曲空灵忧伤的《绿袖子》。现在想来为什么这首曲子能够广为流传,大概许多人心中,一辈子都怀着一个无法触及的梦。

25
02:28

《魔王与勇者》 从番名也能看出,出现多利亚调式并不稀奇。随着吉他奏响清越的旋律,不禁让人联想到白雪皑皑的景象。但随即,对立的还原六级音马上出现,回归了中性色彩;高潮处笛子悠扬高亢,但也巧妙地避开了特征音。 这样的写法避免了多利亚的滥用,是明智的选择,要是通篇都是多利亚,那就不是村子而是天堂了。

26
02:06

《弑神者》 从未见过清新脱俗的“诱惑”,弦乐与钢片琴的挑拨,再加上管乐俏皮的歌唱,诱人却不至于魅惑,仿佛有某种莫名的力量牵动着内心。那恶魔的红鞋在地上叩响一声声清亮的吻,不待人们追寻,便消失在迷离的幽径中。

27
01:43

《空中杀手》 被压缩到极致的生存空间,斑斑驳驳的意识,朦胧恍惚的时间——在那空虚生命的尽头,竟能看到如此静谧美丽的景色。 森博嗣所创造出的在极端环境中诞生的生死哲理,对于习惯了追求意义的我来说,是一种灵魂的洗涤,亦是一种打击。那简洁的独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感受每天与昨天不一样的风,仅此而已。”

28
03:51

《从零开始的异世界》 标题的一个“哀”字奠定了全曲的情感基调,但是真的只有哀伤吗? 开头确实是静谧的,竖琴、钢琴、吟唱,仿佛水天相映一般空灵的意境;中间是最沉重的一段,悲伤满溢之余却也在蓄力;终于,铜管与长笛的高鸣而出,风流动起来了——在悲伤洗礼过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崭新的天地。

29
02:23

《少女革命》 钢琴落下,细小的齿轮开始转动,更多齿轮开始转动,看似必然的命运其实是无数细小契机的总和,它们悄无声息地相互作用,最终让宏大的命运轮盘滚动起来。

30
01:34
31
01:08

《百变之星》 秋风萧萧,时而凄清颓然,时而又叫人心潮澎湃,这样一个独特的季节,在作曲家笔下生动淋漓地展现出来。双簧管首先脱出,黯淡的曲调让人联想到枯叶零落;而当弦乐借着多利亚调式升华,情绪亦瞬间扬起,高远的曲调无不展现出万里无云的澄澈斗志。

32
02:07

《穿透幻影的太阳》 标题的“月”与“太阳”都是本作的人物。月亮向往着太阳的温暖,却因为和太阳走得太近而灼伤了自己。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月亮会浮现真实的光芒,是一种静谧中含着圣洁悲伤的光,没有温度,却一视同仁地包容所有人的哀愁。其实,暗夜里亦潜藏着别样的美。

33
01:42

《文学少女》 见识了神圣的绝景,古老的传说,多利亚在精神世界中又能描绘出怎样的景象呢—— 竖琴轻轻撩拨,八音盒泛开清澈的涟漪,宛如镜花水月的境界;那里静谧而空灵,那里什么也不存在,存在的只有真实的自我。

34
06:12

《犬夜叉》 由四个主题书写的长篇叙事曲,对这部动漫来说有如史诗般的纪念意义。除了《穿越时空的思念》,犬夜叉大部分经典配乐都是由这四个主题改编而来,其中第三主题便是众所周知的《悲运的女巫桔梗》。 这首曲子基本可以涵盖整部动漫的世界观,旅程、时空、爱恋、妖魔、战斗、日常……而与本集相关的,多利亚调式体现于开篇那唯美的女声吟唱上——听着这天籁般的开场,我们也仿佛即将踏上一场梦幻的旅途。

35
02:53

《AKB0048》         这是一部披着科幻外皮的偶像番——当人类的足迹延伸到宇宙,娱乐活动却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在这个先进而荒凉的时代,有一群女孩以歌声为武器,在各个星球上展开了一场场“游击”式的表演……         当梦想成为了使命,悲伤也就进化成了悲壮。这种悲壮感在配乐中不无体现——从静谧的竖琴,到剔透玲珑的钢片琴,倒映出的是少女们纤细的内心;而高潮处管弦齐下,旋律逆流而上,悲伤化作了逐梦的决心,展现出少女们在悲伤中勇敢前行的美丽姿态。         浩瀚宇宙下,这群女孩正如天际的一颗微星,渺小却竭尽全力闪烁着。而在遥远星球的某个角落里,或许又会有新生的心灵受其鼓舞,萌发出新的梦想。

36
01:30

《三位一体》 同样旋律在八音盒上演奏,是不是有种阅读着石板上斑驳的铭文,仿佛穿越到古老传说中的感觉?

37
05:11

《哥布林杀手》         这是一个注定没有救赎的故事。男主是个杀红了眼的复仇者,一意孤行地走着修罗之路;女主是个软弱的神官,甚至对敌人也会施予同情。从故事的开始我们就知道,他们都不可能活太久。         但是在命运的机缘巧合下,他们相遇了,就像是纯粹的黑与纯粹的白的交汇,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逐渐地融入了对方的生命。每当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结束,这首曲子就会流淌出来,平静而高扬的多利亚调式正如一缕慈悲的光芒,照亮了这个残酷而黑暗的世界。         一个人无法点亮自己的内心,两个人却能够相互照耀彼此。在那温婉的乐声中,这个故事似乎又看到了一丝希望,尽管以作品的基调来看,他们大概依然难逃一死,但是比起孤独悲惨的死,这次不可思议的邂逅,至少能在旅途的终点带来一丝慰藉吧。

38
01:48

《Fate/Apocrypha》 安静的遥远的,似乎做了一场漫长的梦。 只有画面而没有声音,末日般鲜烈的场景。 历史的结局注定无法改变,但看了那些过往却能深刻感受到,所谓英灵,不过是在某方面抱持着比常人更为坚韧的执着的人类。

39
02:24

《fate stay night》封面介绍

40
01:34

《正确的kado》 标题的“旅诗”并非抒情之诗,而是跨越时空、创造历史的宏伟史诗。整首歌曲气息宏大,主歌写得尤为壮美——先唱出短小的动机,随即迈入特征音,句末再加上铜管辉煌的颤音,即刻创造出了迈向新世界的壮阔感。

41
02:02

《fate stay night》封面介绍

42
02:29

《键姬物语爱丽丝》 此曲有几点不可思议。其一是多利亚调式,自然是充满异域风情的一笔;其二是节奏,4+4+5+6的拍子颠覆了常人的想象力;其三是配器,大键琴与吉他跨越时空的对话,长笛与弦乐悠然游弋的诗吟,闭上眼睛聆听,便如同乘着一辆带蓬马车,漂泊在异国他乡的十字路口。

43
04:05
44
01:56

《宝石之国》 在一座四周环海的茂郁岛屿上,有一群由晶莹的宝石构成的少女,她们在漫长的矿物沉淀中凝聚而成,拥有坚实的身体和不朽的寿命。时而,名为“月人”的敌人会从天空中袭来,掠夺她们的结晶碎片。于是宝石少女们发挥着各自的特性,为守候同伴与家园而战。 这首主题曲若是用一句话概括,我想是“在悲伤中窥见的光明”。多利亚调式无疑最能体现这个主题,小调的构造奠定了它悲伤的基础,但是在特征音出现的地方又能爆发出极强的能量。再加之弦乐与铜管的颤音,动静结合之中,将光与暗的交替表现得分外分明。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主题曲既是开篇曲也是终曲。动画的结尾又是在一个郁郁葱葱的春天,在这短短的一年里,有人消逝而去,有人焕然蜕变。物是人非,令人唏嘘,但是当管弦壮丽响彻的刹那,我们知道这座岛屿上依然存在着盎然的生机。

45
01:10

《百变之星》         愚者之诗,是不懈奋斗的史诗。萨克斯吹响的飘渺之音,映照着所有平凡人的拼搏之路,那是一场孤独到难以想象的旅行,便如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漂泊。         但是穿过无数漫漫长夜,黎明必定会到来。你一定能感受到,被多利亚调式升华的那个瞬间——宛若云破日出的奇迹,将整个世界都照耀得熠熠生辉。

46
01:52

《刀剑神域》 与《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类似的异域风格,不同的是《SAO》出的时间更早,在题材上也拥有更多战斗元素,体现在此曲中便是那突出的舞曲节奏,以及一路“滋~”过去的电吉他。从“多利亚+电音”这种狂气的操作来看,大妈当时还是很有灵感和激情的。

千々の扉的更多作品

评论

0/300
评论
最新评论5

好听

2020-11-17 00:01:21
·
·
更多

专业,学习了

2020-11-08 15:41:32
·
·
更多

真好听啊

2020-09-10 21:36:11
·
·
更多

专业[手势好][手势好]

2019-04-17 02:32:13
·
·
更多

谢谢分享

2018-08-26 15:31:28
·
·
更多
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