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介绍
[img id=4830793]//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05-16/1526477480_r14a.jpg[/img] 张光宇的西游漫画 第一个把《西游记》完整地介绍给西方的人是晚清的传教士李提摩太。第一本给外国人看的《西游记》就是他翻译的,英文名叫 《A Mission To Heaven: A Great Chinese Epic and Allegory》(出使天国:一部伟大的中国史诗和寓言)首版上海广学会于1913年。由于身份的关系,李提摩太一直很关心,长期研究中国的儒道释的经典,尤其是佛教,他比较玄奘取来的“大乘佛教”的教义之后,发现了里面其实蕴含了很多基督精神,并著书传世。在李提摩太看来,《西游记》这本书是建构在深厚的基督教哲学基础之上。李提摩太认为,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寓意着耶稣基督,他是各种劫难中的救助者。他帮助感化每一个徒弟:他让那个骄傲自大、神通广大的猴子悔改,发挥其才智;他使自私自利的猪八戒转变,有了自我牺牲的愿望;他使自负的海豚变得谦卑,使得愚蠢的龙王变得有用。这一切使得人类得以救赎,他们升入天堂,上帝回报给他们的是永恒的荣耀……哈哈,作为一名传教士,在李提摩太笔下,《西游记》主要人物形象均进行了基督化处理这首很自然的事情,“粪青”不必激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读他的回忆录《亲历晚清四十五年》,里面有更加有趣的描写,简直可以说脑洞大开。我之所以要先提到这个人,就是希望听我这张专辑的有心人可以彻底放下自己的“经验”,不要“活在经验”里,一成不变的东西实在是无趣的很,而“孙悟空”的形象原本就是非常生动且具有艺术性的。如果我们过早地把自己的想象框死,那无疑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了一个“紧箍咒”,从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一直到今天,实际上外国人也在一次次地看中国,想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我们学习他们,他们也学习我们,不同的理解与交流才是健康,积极的处事态度。而“孙悟空”只是认识中国的一条线索,循着它你可以了解很多中国的艺术,音乐上也是如此。本歌单包罗万象,什么风格的音乐都有。我只选择有音乐性的音乐,那些不好听,哪怕名气再响我也不收,比如张卫健的那个 [img id=4830792]//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05-16/1526477417_5GTa.jpg[/img] 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 封面:“面人孙悟空”,在我十岁以前大街上还有卖的,那时候经常会有各种“商品展销会”,实际上就跟旧时代逛庙会差不多,好吃好喝好玩的应有尽有。如今这一切民俗似乎成了向外国人展示中国文化道具,成了一种对外的表演。自家孩子反倒游离在本土文化之外,想想挺可悲的
更多关闭
美猴王
创建日期:2018-05-14 09:11:03
更新日期:2019-11-29 20:24:44
播放次数:2960
全部播放
28
分享
手机试听
50首歌曲歌手专辑 时长
1
06:26

第一个把孙悟空的形象,包括全本《西游记》以漫画形式表现在纸上的漫画家是民国时代的张光宇,他是一个广告人!本职工作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绘画员(设计师),我们今天知道的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就是张根据自己1945年创作的《西游漫记》改编的,包括神笔马良的形象等等,西方人第一次看到具体的孙悟空形象有两个渠道,一个是戏曲舞台,另外一个张光宇的绘本,小时候我的儿童画曾经得到全国性的比赛奖项,那时候作为奖品,我就得到过一本有张光宇介绍的世界漫画大师的总集,像字典那么厚,我小学三年级就全部看完,爱不释手。这首后摇滚作品带给我的就是张光宇漫画的感受,非常古雅,真正的中华传统工艺美术的底子

2
00:53

如果没有生老病死的话,花果山就是天堂

3
04:18

著名的YMO成员之一,日本钢琴家,作曲家,这首名叫“孙悟空”的合成作品发表于1979年,当年还是一首推荐曲目(主流电子乐),与高达系列一起被推出来的。行云流水一般,没有《西游记序曲》那么动感,但也一样好听

4
02:50

什么《我欲成仙》,那个作品一点都不好听。作曲一般。真正想做神仙的话,听听这首,这首才是上乘之作,言简意赅,浑然天成,这才是咱美猴王的心声。关于《西游记后传》,我是看过的,创意其实很好,但节奏太拖沓了。里面演猴子的那个演员一点“猴气”都没有,还不如老老实实拍一部独立的神话故事 何必套一个西游记的外壳呢?相当无聊的一个剧

5
02:47

很想找到《金猴降妖》动画片里的原版,比这首儿歌激情多了。可惜,在虾米找了半天,只有这一版。像我这一代80后几乎人人都看过这部经典动画片

6
02:19

牛魔王本是花果山是邻居,当年大圣还没闹天宫之前,在凡间就与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驼王、猕猴王、隅狨王哥几个结拜为兄弟。牛魔王还是大哥呢,按理说他与猴子情分应该不错,但自从红孩儿要吃唐僧肉开始,再到错饮子母河的水,问如意真仙(牛魔王的弟弟)要落胎泉的泉水……猴子就与牛家人闹翻了,一直到借芭蕉扇,矛盾彻底公开化,情义全无。菩萨不仅把红孩儿变成“善财童子”致使他们骨肉分离,还把老牛也给降了。可以说在《西游记》众妖里面,牛魔王一家是笔墨最多,也最悲催的。因此,我本人对牛魔王一直报以同情的态度,但自从在《大话西游》里周星驰把牛魔王设计成了一个大反派之后,老牛的出场音乐总是气势汹汹,我觉得这种“理解”完全刻板化,因此我选了这样一段音乐,恰有老牛骑着避水金睛兽的感觉。牛魔王和孙悟空一样,没有后台不靠关系,是标准的“绿林中人”,“江湖大哥”,那范儿应该是《隋唐演义》中单雄信,或者是《水浒》中晁盖的味道

7
02:46

孙悟空学道的初衷是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就是“不想死”么,因此当他喝醉后神游地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里勾掉,这首死寂沉沉的曲子让我想到那俩一跳一跳的黑白无常,恍恍惚惚的,就这样一步步走入深渊,前面就是幽冥界了

8
04:22

《西游记》这部小说是儒,道,释三家文化的荟萃,为什么这么说?单单一个龙宫就说明了这点,虽然“四海龙王”这是道家的概念,但为什么说龙宫里才有宝贝,龙王能兴云布雨呢?这其实是佛经里的东西,在印度龙王叫“naga”,是一种多头,头型酷似眼镜蛇,长身无足,无角,并且有剧毒的水属精怪类生物,居水中,地下。有宫殿,喜欢财宝。具有控制水,行云雨的力量。后来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以后才出现了给蛇画上足与角的意向,一直发展到今天绣在皇帝龙袍上的那个中国龙的形象。但,其爱财与控水基本上没变,这是佛教里的属性。这就是为什么细野睛臣的这个作品有一股浓浓的印度味儿的原因,在印度有八大龙王,是佛祖法华经会座上的护法善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当然,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也有“龙”的形象,夏商时代就有,只是样式不一样罢了。我为什么要补这一句就是说给那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听的

9
09:42

用融合爵士的手法表现龙宫寻宝这一段别有风味儿,又念又打中无论是大捍刀、九股叉、方天画戟一通耍过来,猴子统统不满意,为什么?因为那真正的宝物一直就躺在深海之处,龙王并不识得,甚至还想用它撵走孙悟空。但那宝物却有自己的灵性,它只有见到自己真正的主人,它才会显现那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我个人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里,最喜欢的兵器是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的凤翅鎏金镗

10
04:21

又名“定海神针铁”,不是什么“武器”,而是大禹治水的时候问太上老君借的(这个故事也是吴承恩想象出来的)。不可否认,天宫里的宝物几乎都是老君的炼丹炉里炼出来,老君在天宫基本算是唯一的“科学家”,吴承恩杜撰这个故事,并且让曾经救天下的宝物自己认识孙悟空,“找到主人”,伸缩自如。这种对猴子的深爱与寄托不言而喻。我认为龚琳娜和他老公的这个团体制作的“现代民乐”不亚于那些官办的乐团

11
04:26

金星老儿是天庭最强大的“维稳利器”,看着好像是一位尊尊老者,实际上处处地方给猴子下“软刀子”,这就是古代知识分子主要的营生,有时甚至比他的主子还要邪恶,一肚子坏水,整天揣摩圣意,追求那种坐上“帝王师”的虚荣,社会不会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而有任何进步。因此,在古代闪着寒光的太白星实际上代表着厄运与不祥,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就是因为看到太白星临帅位算出了庞统入蜀凶多吉少,果然死于落凤坡。吴承恩让“太白金星”引大圣入天是有隐喻的,后波普。ECM精品

12
00:51

“筋斗云”是菩提祖师教孙悟空一种“技能”,注意是技能,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即便有那朵云也是猴子翻了一个筋斗之后才有的那片“云”,这里其实有一个先后的问题。但在日本漫画家鸟山明的经典漫画《龙珠》里,“筋斗云”不仅是一片真实存在有“生命”的云,而且悟空叫“筋斗云”就跟叫出租车一样简单。这个“孙悟空”不是《西游记》里的美猴王,属于套了一个壳罢了。我个人觉得这个“筋斗云”也蛮好玩的

13
04:46

不让有才干的人出头,处处绊蒜,这就是今天的现实。不是有眼无珠就是指鹿为马。同时又整天抱怨中国找不到人才,人才紧缺。苏阳和他的乐队无疑是中国摇滚完成其本土化的功臣之一。这词写得非常深刻,且并不难懂。留不住人也就罢了,还等级森严,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最终硬生生地把猴子逼得自称“齐天大圣”

14
04:56

毁了王母的蟠桃会之后,盛怒之下的玉帝派出十万天兵天将,黑黑压压一片,这战斗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密不透风的鼓点,浓浓的戏曲味儿,引人入胜。可笑二次诓上天后,竟然让一只猴子去看桃园,这不是存心给孙悟空挖坑么,这下闯了大祸了鸟

15
03:45

在电视剧中,当这段音乐出现时,电视机前,包括孩子都听懂了,在那“哈——哈——哈”中读到委屈二字,不给出路,就是这个结果。明代,那正是陆王心学兴起的时代,随着商业文明的发达,中国第一次出现了资本的萌芽,知识分子追求人格独立,成就自我,对抗这虚伪,浮夸的金玉其外,这点在孙悟空身上表现得最为充分,结合剧情,也是这个作品自感人肺腑的地方

16
01:59

又叫“四大金刚”,出印度教神话的二十诸天,他们位于第一重天,是最厉害的四个护法天神: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今天,你去中国哪怕是一座普通的寺庙,你可能都会发现他们的泥塑,在天庭的这场战斗中他们是能暂时阻滞猴子的力量

17
02:13

72种奇妙的变化,二郎神73变就比猴子多一变

18
01:05

本土道教中的战神,但在《西游记》中当所有人都拿孙悟空没办法的时候,竟然是观音菩萨向玉皇大帝保举了此人,玉皇大帝为什么第一时间没有想到用二郎神呢?因为这关乎他自己家族的一段“黑历史”,杨戬的母亲是玉帝的妹妹,因为羡慕人间恩爱生活,私自偷偷下凡来到人间,与一位名叫杨君的书生结婚,他们的儿子就是杨戬,也就是后来的二郎神!在这里吴承恩对玉皇大帝有反讽之意,玉帝一天到晚盯着大家,这也触犯天条,那也违规的,但他自己的妹妹却是凡心未泯,触犯天条的典型……回到大闹天宫,二郎真君出马果然不同凡响,他是唯一一个差一点就是擒住孙悟空的天神,但偏偏这时候,鸡贼的老君暗算了猴子一把……这就让他俩究竟谁厉害成了一个“谜”,争论不休。实际上二郎神本人对于老君的这种小人行径也是不耻的,并且在打斗中二郎神发现了孙悟空的仁义,俩人后来结下了友谊,在取经的路上二爷还帮过猴子(对抗九头虫的时候)。在民间二郎神是老百姓敬供的一个神,他有很多名字,譬如二郎显圣真君、赤城王、清源妙道真君等。当他开启他的第三只眼睛的时候,威力是最强的

19
03:45

金碧辉煌的天宫与《红楼梦》里的贾府其实是一回事儿,小车不倒只管推。当孙悟空进了炉子之后,这里又是一派歌舞升平,从来不知愁滋味。很多企业也是如此

20
03:25

实验音乐。看似终日繁花似锦的背后其实就是最真实的恐怖,Damon这位脑洞大开的人士经常喜欢做些奇奇怪怪的“实验”,这张太惊悚了。那种压迫感与宫里老太监一般的变声混合,表现出当孙悟空再次解放之后,这帮行尸走肉们慌不择路的神态,无奈只有请如来了

21
04:37

佛系青年必备,前几年挺流行的。《百字明咒》用于消除罪障、忏悔、补阙的咒语,被称为“一切忏悔之王”,梵文。第一次看这歌手的名字时我吓了一跳,这不是蔡骏小说《天机》里的人物么,而且小说里的萨顶顶也是藏族的,也是唱歌的(后来才知道他俩本就是好友)。在《天机》中他们最后去了一个未知的世界

22
04:36

佛祖与悟空的打赌实际上并无恶意,500年的沧桑只是让猴子能有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如来有言“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可见佛祖只是想把悟空打造成一个有用之才,悟空其实也是他的弟子。被压五行山是孙悟空的造化而并非劫难,想想那些西天路上直接被一棍子打死的妖怪们,他们哪里有这个机会,有些人过分夸大了孙悟空的斗争性,什么“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但真正认真读过《西游记》的会发现吴承恩并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西游记》是一部佛学意味很浓的作品,它不是要制造仇恨,仇恨会蒙蔽人的眼睛

23
04:10

自从《大话西游》里采用了这个音乐之后,我发现任何一个被解放的瞬间,或者牛逼人物登场都可以用这个。关于孙悟空蹦出五行山这个情境,我觉得刻画地最到位的就是动画片《金猴降妖》里片头那段引子,没有一句对白,纯粹用音乐,音效与画面表达震撼人心。这部动画片的配乐,连同动画本身才是西游系列的巅峰之作,可惜今天的孩子们看不到这样的动画了,因为那真是需要一笔一画的,3D技术达不到这古典样式的美感。这也是为什么本歌单的标题要用“美猴王”不用“孙悟空”的原因,“美”才是它最初的名字,今天有些动漫把它画得跟小痞气一样,流里流气,这是糟蹋国粹

24
04:33

很经典的一款游戏,日本人叫“孙悟空”的发音略萌

25
08:16

非常美好的中国道教音乐。三清,道教最高地位的三个元神——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有。因此中国道观有时也叫“三清殿”,或者直接以“三清”命名。表面上《西游记》是以“道教始,佛教终”,但实际上“道”的成分要弱于“释”的成分,譬如悟空师父的身份其实就很怪诞,他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须菩提”。但在未入天之前,他开的却是“斜月三星洞”,七十二变也是道教的本事,因此又有人坚持他的师父是道门中人,而作者吴承恩在书中也没有确切的交代,只说菩提祖师很早就知道猴子要惹事,自己是要上天领罪的人。可见这是一个可以预知一切的主,法力深不可测。他有着佛教的名字,道家的打扮,儒家的风格,一部《西游记》也是如此

26
02:14

从这部动画片开始,无论是音乐还是动画都开始粗制滥造,虽然故事上有了一定的突破,但画面相对于我小时候看到的动画来说太糟糕了,就美术上来说,居然把大圣身上戏曲元素统统拿掉,又不能完全达到日本动漫的水平,既无文化传承,也没有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这部动画片大概也只有这首朗朗上口的主题歌还能听听了

27
08:28

神秘好听的合成器音乐,感觉不错

28
02:52

假如没有猪八戒那市井小民,偷吃、睡懒觉,一身臭毛病的馋嘴模样又怎么能衬托出孙悟空机智,勇敢,大无畏的冒险精神呢?!在这张关于孙悟空的歌单中,沙僧可以不提,但猪八戒是一定要提一下的。作为文学上与猴子对比,猪八戒的付出其实并不比猴子少,末了还没能成佛。这不怪佛祖,老猪自己不是说了么,他还是要回高老庄去的,他就是一个终究断不了七情六欲的大俗人,这段猴子在高老庄与猪八戒的智斗最是有趣,经典民乐。西天路上凡是老猪镜头较多的几出戏都是喜剧

29
03:56

我觉得不比五月天那首差多少,虽然名气没五月天大,但这歌并不难听。至少是一首原创作品,比在一堆东拼西揍的“电音”要纯多了,摇滚乐

30
05:26

一路西行,一路思考。这二胡用得太有情感了

31
01:53

嗨了,逗比型先锋爵士。这张是开脑洞的,歌词:悟空本是顽石变,风光之余几十年,立地成佛令人赞,浪子回头金不换;悟空精神八方传,悟空一名震四海,悟空喜欢全世界,丰功伟绩是自在……美声唱法

32
05:08

林夕为《敢问路在何方》重新填的词

33
03:07

西天这一路保着唐僧的不是孙悟空,而是观音菩萨。从赠袈裟与禅杖,再到为了收猴子的心而念的咒(观音手里有三个箍,一个给了黑熊精,一个给了红孩儿,另一个就是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咒”,另外两个才是,“紧箍咒”和“禁箍咒”),收不完的妖怪,做不完的“局”,观音作为“救火队长”每次都出现在死结之上(一来就搞定了)。李泰祥的这个作品祥和,近乎清唱。一股浓郁的民国年间艺术歌曲的范儿

34
03:51

表现孙悟空的金属乐很多,都想玩一把霸气,但音乐上有自己独到想法的不多。这首死亡金属是我精心挑选出来的,有一点民乐味道

35
03:20

唱出了孙悟空的内心独白,国内有名的一个作品

36
03:19

论单挑,孙悟空只服二郎神一人,除此之外让他伤脑筋的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三昧真火”,这玩意儿一旦点着根本灭不了。红孩儿怎么会的 并不清楚。但他和太上老君的方法不同,“圣婴大王”土法炮制的“三昧真火”必须依靠“五行车”来实现。小妖们不仅方位不能推错,还得一辆不少,准备很长时间,如此才能发挥威力。因此,说这小子能干死孙悟空纯粹是侥幸,猴子他们没认真研究,找对方法罢了。就像在老君丹炉里,孙悟空若不悟出了“巽位有风”这个巧门的话,他可能真就死在里面,变成金丹了

37
04:15

1987年日版西游记的主题曲,Funky

38
16:06

学生时代最喜欢的一张哥特摇滚唱片,才气逼人。可惜这个乐队已经解散了,这首荡气回肠的16分钟特别有午夜的感觉,歌词也写得很意识流,在这魑魅魍魉的世界“穿行”,动不动就要挖心掏肝,要吃童男童女的丑恶地界,师徒四人的苦行犹如一条小船,结尾的狂喜令人不安。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好的一张哥特摇滚

39
02:20

这歌名是把悟空气走后,唐僧的心声吗?哈哈,漂亮,有趣,简单的节奏布鲁斯,我就不放大话西游中的《only you》了,大家换换口味

40
03:51

60年代“英国入侵”的中坚,著名的吉他手。70年代开始前卫,这首“孙悟空”宁静致远,新世纪音乐的感觉,这是成佛后的大圣啊

41
03:42

每个人想法不同,你去取经,我要我的红孩儿,铁扇公主不借,也有她的道理。只是取经是大义,任何个人恩怨都要让位这个大义,不服也不行。观音菩萨不干了,灵吉菩萨的“定风丹”也不管用啊。至今还记得灭了火焰山后,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样子,不错。这猴子大闹天宫自己闯的祸,还得自己收拾

42
03:13

日本视觉系摇滚

43
02:52

super monkey songoku,俩姑娘好搞笑。70年代日本少女偶像团的风潮就是从她们开始的,一个真正流行的黄金年代,各种脑洞大开的金曲,风靡一时

44
07:33

黑金属,厄运金属。主唱也很有范儿,总是带着斗笠,面罩黑纱站着舞台上,气氛太棒了。西天路上搞死搞残搞走了那么多妖怪,是该祭一祭,真不知道“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口风是谁放出去的?咋都知道呢

45
04:13

推荐一首当代的国内音乐人的作品,写不完的猴哥,编曲蛮丰富的,后面很赞。我第一次知道“斗战胜佛”是一个“职称”,“悟空”和“列侬”是押韵的,很有大陆的生活气息

46
02:47

这解读,我喜欢。民谣作品

47
03:05

这是在电视剧《西游记》中写得最有禅意的一首艺术歌曲,孙悟空大仁大义,他一旦接受了佛祖给他的使命,那就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待到扫塔时,师徒情深溢于言表。原唱迟重瑞,人也长得漂亮,也是当年剧中后半部分扮演唐僧的演员,京剧世家

48
04:30

“很久以前尼泊尔的加德满是一片汪洋,在明镜般的湖面上漂浮着一朵洁白晶莹的莲花,它泛着神奇的蓝光,文殊菩萨历尽千辛万苦寻到此地看到了那朵象征着智慧,永恒和圣洁的蓝莲花,他指着莲花说:这是佛祖的化身,我要让它开放在所有人的心田。言毕便用一把智慧之剑劈开了南边的山,莲花顺水而下,水流完了,现出一片宁静的河谷……”,这就是蓝莲花的典故。深谙佛学许巍用这样一首歌赞美菩提,在我看歌词中句句唱的都是孙悟空,尤其是开头几句

49
01:20

南无阿弥陀佛,正宗尼泊尔佛教音乐

50
08:10

不放五月天那首朋克作品《孙悟空》了,没劲。这首虽然这不是唐朝乐队最好的作品,但就音乐欣赏来说,唐朝任何一个作品拿出来都比五月天强太多了。非常用心的前卫金属,尤其是贝斯很棒,编曲讲究。如果把《黑色幽默》,《你的幻境》什么的拿掉,我认为这张不比他们第一张差多少,这张最大的毛病是没有中心思想,不像第一张除了《国际歌》外所有作品一气呵成,高度国风,盛唐气象。这张思想上有点支离破碎

小悲的更多作品

评论

0/300
评论
最新评论5

我个人非常喜欢孙悟空这个形象,但最近看了六小龄童的一些言论真的非常生气,好像全天下就只能他演孙悟空一样,想到之前游本昌在节目中鼓励郭德纲,随便演,大胆地演你心目中的济公,心里真是感叹人与人的想法真是太不一样了,孙悟空本质上也是修行,是要心静自成佛的,心不静,看什么都不顺,怎么周星驰可以这样演,日本人为什么把唐僧设计成女的,诸如此类问题,我这歌单里还有先锋爵士呢,是不是也不行?孙悟空原本就是一个追求解放和自由的形象,他是一种精神,如今86版西游记反而成为了某些人的精神牢笼,这简直太吊诡了,任何美好,灵动,活泼的东西一旦不能分享,一旦有了所谓的“标准答案”,一块僵死的铁板,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没劲了

2019-02-21 23:22:40
·
4
·
更多

[天使]

2018-05-24 07:26:14
·
2
·
更多

有人说,西游的师傅徒弟代表了人的性格

2018-05-18 17:18:17
·
1
·
更多

谢谢推荐,听上去蛮有意思的

2018-05-18 22:09:48
·
1
·
更多

孙悟空,师傅来了,还不乖乖赶路。。。。

2018-05-18 11:38:04
·
2
·
更多

10q

2018-05-18 12:09:08
·
1
·
更多

沙发,我家老祖宗

2018-05-18 10:31:03
·
1
·
更多

好快啊![笑着哭]

2018-05-18 10:32:21
·
1
·
更多
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