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介绍
[img id=4858658]//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1-07/1541597966_XuX2.jpg[/img] 天后级的“爵士黑玫瑰”Billie Holiday [img id=4858659]//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1-07/1541597996_JP93.jpg[/img] 国内硬摇女嗓,罗琦 [img id=4858661]//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1-07/1541598110_0bVJ.jpeg[/img] 老上海之魂,金嗓子周旋 [img id=4858660]//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1-07/1541598085_6EPn.jpg[/img] 迷星”的Hope Sandoval [img id=4858662]//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1-07/1541598139_onE7.jpg[/img] 时尚跨界天才美女Kate Bush [img id=4858663]//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1-07/1541598171_NVne.jpg[/img] 英国“梦露”,金发女郎Diana Dors …… 这是一张完全由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女声构成的歌单,除了标签上这三种之外还有各种时代歌曲,艺术歌曲,乡村音乐等,风格超过五种以上,绝对是“杂食动物”的最爱。什么都有……大部分都以突出旋律为主,即便是摇滚乐也是似破不破,力量与神韵兼备的作品 [img id=4858664]//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1-07/1541598407_pTH3.jpg[/img] 希腊歌唱家Haris Alexiou [img id=4858666]//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1-07/1541598670_q1M1.jpg[/img] 据说已经减肥成功的Adele [img id=4858665]//img.xiami.net/images/collect_pic/11-07/1541598434_F1SS.png[/img] 当然,还有永恒的邓丽君 封面:《良友》画报。 其创刊于1926年,是中国第一部大型的综合画报,比美国1936年的《life》要早整整10年!当年的上海滩就是世界的时尚之都,那真是一点不假。《良友画报》也是定义“Cover Girl”这个概念早期的时尚杂志,18岁的蝴蝶,阮玲玉、陆小曼等知名人物都成为过“封面女郎”,而且《良友画报》致力于大型的、便宜的、大众化的画报,对于向大众推广现代新生活起了重要的作用。“上海老克勒”家里随便就能拿出几叠,它是国人走进现代都市生活的起点
更多关闭
寻找心中的女儿国
创建日期:2018-10-15 21:36:32
更新日期:2019-09-22 22:35:21
播放次数:119312
全部播放
1082
分享
手机试听
100首歌曲歌手专辑 时长
1
05:28

上海滩,那是“大码头”,站住脚不容易。在旧时代能成唱片,还要靠人与人之间自觉的口口相传才能流行开去,才能叫“流行音乐”,黎锦晖的明月社就是这样神奇的存在,作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开山祖师爷,早期的生存状态那就是所谓的“跑码头”么,《毛毛雨》这是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第一声初啼,这女声被鲁迅叫做“绞死猫”,黎锦辉的女儿,也就是中国第一个“女歌星”,一个颇具年代感的,邻家小妹妹的声音

2
03:09

白光的作品歌词一向都是洗脑,甚至露骨的,她在电影里也经常演“坏女人”,江湖人称“一代妖姬”,我说她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神曲歌手”,蔡明亮在他的同名电影里用的这首歌,探讨灵与肉的问题。“滚完床单”后来上一曲……“我的情郎,孤苦伶仃”这句特别有神韵,白光骨子里应该是个朋克

3
02:50

这首著名印尼民歌的英文版(电影《花样年华》)。无论叫什么中文歌名,填什么词,由谁来演唱,都无法掩饰其作品本身的优美,我爸也经常哼,不过在网络上年轻人最熟悉的恐怕还得说是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里黄秋生那一版,老男人的深情弹唱特有味道

4
03:04

每次听一代“歌仙”陈歌辛的这首经典,我眼前总会浮现出璇子一个世纪的音容笑貌。她就死在上海华山医院,关于她悲惨的后半生有兴趣的自己去了解吧,包括看一下当年由她主演的,被无限上纲批判的电影《清宫秘史》

5
03:20

唐诗入歌,飞飞姐这个流畅,到位

6
03:53

本歌单最甜的一首来自邓丽君。本来想放更甜的杨钰莹什么的,感觉作品意境不足,过犹不及。甜不一定美,能绕梁不绝,久久令人无法释怀,多年以后依然会不知不觉想起的只有邓丽君。她的声音才是标准的甜美,又甜又美,恰到好处,多一份减一份都不是真正的邓丽君

7
101
03:45

这首“我的双手沾满血”,绝对是昆丁风格的神作,尤其是小提琴与钢琴的部分,配合这“故事性”很强的诡异歌词,与这张唱片封面完全一致

8
02:50

11岁就出道的吴香伦,清纯的学生气质,这首俏皮的作品,充满了春天的气息,70年代,好听的粤语歌曲

9
03:29

漂亮,肉感的姑娘,孤独的嗓音就像这首歌一样,Tianna Hall,一个需要你抛开焦虑,狂躁,静心去聆听的爵士女声,深夜一个人独自细细品味她的优雅

10
11
02:52

著名的独立音乐厂牌4AD总监Ivo Watts亲手创立的乐队,这才叫细腻中透着空灵

12
05:11

没有接受过任何音乐教育,能唱到这种水平,不得不说这是老天爷赏的饭。那种勤学苦练,没日没夜的人,劝你们千万别和这一类人拼,没用的

13
04:16

以异域风情后朋,哥特等作品立足于新浪潮时代的Danielle Dax有着略带娃娃音的,且非常利落的嗓子,她经常被人与Siouxsie Sioux(著名的哥特摇滚乐队苏克西女妖的主唱)相提并论,我也是经常放了她,女妖那个我就不放了,她的某些作品实际上要比女妖旋律性强,虽然名气略逊于Siouxsie Sioux

14
03:38

素有“英国的玛丽莲梦露”之称的Diana Dors,和梦露一样,命运也很惨。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查查

15
03:54

无从统计全球到底有多少人听了李姐的Bourgeois Shangri-La后,果断买下了iPod nano5,总之自那张唱片之后,李姐就名声大噪了,她那不羁,随性,稍稍藏着一点娃娃音的快乐嗓子,加上精巧的编曲成了她的符号,从瑞典巨星到全球巨星,迅雷不及掩耳,最霸气的独摇女声非她莫属

16
05:20

我已经不记得是哪个哥们推荐给我《Nazi Girls》了,但我最喜欢还是她们的这张。有时,好音乐不需要很复杂,这流水一般的钢琴我太喜欢了,长度也刚刚好

17
03:53

希腊著名歌唱家Haris Alexiou,高贵优雅的气质,富有感染力的声线

18
02:38

摇滚史上著名的“女巫”,新浪潮时期。这大卷舌跟抽风一样,听完整张作品,你会想到卓别林的电影

19
03:05

自朗诺被推翻之后,柬埔寨就没有摇滚乐了,生灵涂炭之下,文盲和流氓成了主角,一直到今天,知识分子的比例依然是失调的。早期软软酥酥的高棉人自己的摇滚乐,金边的传统城市文化只能靠这种追忆的方式才能找回一点影子,谎言和暴力导致的结果,无论在哪里都是一无所有,只有松绑,解禁才能一丝生机

20
03:17

来自阿根廷的女歌手Graciela Susana,有着中南美洲人的热情与日本香颂的成熟韵味。低哑略带沧桑的声音,演唱多首日文填词的拉丁、探戈名曲,以及日本早期的流行演歌,这也是一张销量过百万的名盘

21
03:22

70年代日本流行乐坛的青春偶像,小虎牙很可爱,77年隐退。这位老奶奶后来还做过导演

22
06:00

日本一代演歌天后,这力道,丹田气也之后朝鲜女主播李春姬可以与之匹敌,传统演歌很多实际上都是带着历史故事的,比如“忠臣蔵”这一类,有时带说,有时带唱,非常生动的一种艺术形式

23
03:51

Donna Lewis是来自威尔士卡迪夫的唱作人。她最出名的是1996年流行热播单曲“I Love You Always Forever”,在英国单打榜上排名第五。这首稍微一点另类,但好听

24
03:47

Amy Winehouse学的就是这位奶奶的风格,每一句后面的那个“颤音”太有特色了,随身自带回音壁的感觉

25
02:52

拥有近30年职业生涯,经验丰富的,也是有史以来最有名的爵士女歌手,Holiday的演唱风格对爵士音乐产生过重大影响。她自创了一种短语和节奏混搭的新型声乐方式,并且在演唱中加入了很多即兴技巧。只是她的人生有点惨

26
05:00

美丽的阿拉伯面孔,开口跪的好嗓子,舞曲节奏

27
02:52

台湾60年代影星,人漂亮,嗓子也漂亮,早年翻唱白光,姚莉的歌曲一炮而红。香港和台湾就是老上海流行文化继续发展下去的地方。这从容与美感,好好体会一下,今天听来简直就是艺术品

28
02:46
29
04:29

沉沦在唱机里的一首老歌,出去K歌谁要是敢挑战这个,说明这个人品味还行,“无缘”那句突然起高,不换气,是这个作品的亮点。潘美辰,可以的

30
03:51

一听就忘不掉的好声音,当年这部电视剧也是路人皆知,剧情很感人,全城都在哭。现在只能在那些深度怀旧的歌单中才能找到

31
05:13

肖邦的Etudes, op. 10 No. 3 in E major,也就是著名的“离别曲”,英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皇家音乐学院毕业,虽然古典音乐不是本歌单的重点,但作为一种标准的咏叹调,这是你无法绕开的好声音

32
06:19

Mazzy Star的前身就是Opal,迷幻色彩远比Mazzy Star强烈得多,编曲上也更有艺术性,水准不比大门差,可惜没坚持下去,一般来说以音乐为主体的音乐永远要比包装一个歌星来钱慢,想想这现实蛮可悲的

33
04:04

阴柔,迷幻,扑面而来的,自丝绒革命以来的地下气息,加上永远是没睡醒的小太妹的嗓子,融“甜”与“丧”两种不同的味道于一体,这就是Mazzy Star,假如没有Hope Sandoval,这个女声,也就没有Mazzy Star,它实际上是吉他手David Roback与她的一个私人小乐队,民谣味浓,没想到反而比他一心想做的Opal成功,这就是市场跟创作者开的玩笑。你并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

34
03:33

这个不用介绍,经过秀场的各色人等反复演绎,阿黛尔的名声已经如雷贯耳。而作为摇滚爱好者,那些骗骗装逼犯儿的“骚灵”作品我根本没有兴趣,我喜欢的Adele是唱这种作品时候的Adele,控制力极好

35
03:19

50年代最经典的节奏布鲁斯样式,潇洒极了

36
03:08

浓浓的地中海风情

37
04:08

著名的“阿拉巴马之歌”从学生时代狂听的大门乐队一直追到这里,一直不明白,阿拉巴马之夜,那醉鬼最后怎么样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黄金时刻,当一个荒唐的人在酒醉的一瞬间,望着皓月当空,想到自己死去的母亲时,那种绝望是无以复加的。个人感受,这个作品用在梅菲特斯挑逗浮士德时最合适了

38
04:10

令人震惊地一版爵士california dreaming,不仅仅是慵懒,气声十足的女声,还有那段独奏也非常悦耳,有人说Clare Teal这叫性感,而我听到的是寂寞,特别是夜深人静的雨夜……这首老歌自“爸爸妈妈乐队”1964年问世以来,各种版本各种风格的Cover就接踵而至,经典就是这么来的

39
02:56

我个人觉得比原版贝兹那个更好听,巴洛克味道非常浓郁,淡淡的伤感是隐藏在欢愉的节奏之后的。这张全翻唱的唱片不仅仅是歌选得好,编曲上也有想法

40
02:15

罗马尼亚民歌,女中音,关牧村,老人们都知道

41
03:08

在我心里美好的80年代的旋律绝不是什么在希望的田野上,80年代主旋律中最好听,最有神采的就是这首歌,一首歌颂清洁女工,我们身边人的歌曲。它不跪舔,不拍马屁,每天早上,当你醒来看见干干净净的马路时,你就会明白。美丽的心灵就在普通人身上。80后最熟悉的朱逢博的歌曲当属动画片《雪孩子》里的那首插曲

42
02:38

这才叫有旋律,和郑绪岚的时代比,今天大部分的流行歌曲实际上都“没有旋律”,不是因为好听的旋律都被前辈写光了,而是今天的人实际上已经不再真正热爱他们的生活,物欲之上很多事变成了纯粹的“完成任务”,听这样老歌,几乎等于与世隔绝

43
02:39

70年代台湾原创的摇滚作品,张素绫这版品质很正,尤其是若隐的钢琴部分很好听,当然,这首高凌风的版本要更摇滚一些,作为70年代的知名歌手,有心的可以一张张听过去,吉他的“哇音”,键盘,包括架子鼓,贝斯线,非常完整的电声组合。当年我们这里第一次听见电子琴的声音,还是在电影《甜蜜的事业》里,要向组织上打报告,申请,才能批准使用

44
05:48

波斯民谣,来自伊朗的魅力女声。太有神性了

45
02:00

60年代,美国主流的流行音乐,最初是由Brenda Reid、Carolyn Johnson和Lillian Walker组成的女孩团体,后来又把Herb Rooney的丈夫加入了他们的阵容,也是“Doo Wah Diddy Diddy”这首名作的原唱

46
02:09

50年代美国爵士女歌手,嗓音浑厚,功底扎实,没有过多炫技的滑音和飙高,俏皮即兴

47
03:40

Shirley Manson(雪莉-曼森),苏格兰最霸气的摇滚女声。我们内地知道这个人还地说是当年引进的Garbage这个团,学生时代买过磁带,雪莉主唱。她的声音时而诡谲迷离,时而慵懒性感,载沉载浮于Vig、Marker、Erikson所处理扭曲、段续、切割的音源中, 投射出融合My Bloody Valentine、Curve、Sonic Youth等噪音美学的极致

48
03:49

细腻、宁静的人声爵士,比较传统的波普

49
04:22

这张《我好热的心,你好冷的眼》是台湾90年代流行的一张经典唱片,首首好听。张信理,张信哲的姐姐

50
03:09

一首人人都会唱的歌曲,甚至老外会的也很多,像这种歌敢放在自己唱片里,那一定是演唱者对自己的唱功有非常自信才行,因为没别的了,听的就是这个

51
02:23

今天连我的老婆都不敢相信我曾经真的买过这张《壁花小姐》的磁带,更不敢相信我还喜欢过徐怀钰什么的,其实在我眼里任何音乐都是享受一种韵律感,无所谓风格。哪怕是搞怪一点,也能听出它编曲的用心,它的结构与张力。这首“疯狂大请客”绝不是没有章法胡来的那种东西,阿雅的孩子气很有意思

52
04:48

梁弘志(蔡琴,苏芮什么就是唱他写的歌红的)一手带出来的歌星,嗓子很有磁性

53
03:24

让人听一分钟就会马上沦陷的Elysian Fields,融车库,Soul于一体的午夜迷幻,天才的编曲,好手段。什么时候咱有这嗓子的女声不去选秀,走那种捷径。好好沉下心搞个band,慢慢做就好了

54
05:46

歌名:金色的耶路撒冷。犹太女声,信仰的力量

55
03:41

Smooth Jazz风格的人声爵士作品,关于人声爵士,在我另外一张歌单《人声实验从来不是什么鬼》就有提到,所谓Smooth Jazz其实就是融合爵士的一条商业化路径,它仅不是曲高和寡的东西,而且是能够为唱片公司掘金的,只是在我们这里,中国内地受众比较窄罢了,因为整个现代音乐本身在这里起步就比较晚

56
02:59

爱尔兰“光头妹”(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们都这么叫),经典的凯尔特音乐。有着极其悲惨的童年,据说后来皈依了伊斯兰教

57
02:33

瑞典独立流行乐团,后朋作品,三个女孩子

58
03:25

荷兰知名的爵士乐歌手,也唱流行歌曲。她的代表专辑《Deleted Scenes》的销量是曾经击败过迈克尔杰克逊《Thriller》一周,非常了不起,我的“女儿国”里人才济济(迈克尔杰克逊不是不可战胜的流行之王),在本国荷兰,Caro Emerald完全是天后级的人物

59
04:24

作为哥特摇滚,他们也就这一张好听,我至少反复了不下十遍以上。其他的专辑,可以说基本上全是垃圾。搞不清楚方向是做“仙音”还是哥特金属,乱七八糟的,东一榔头,西一锤。真是白白糟蹋了这个颇具戏剧化色彩的独特女声

60
06:39

中间那段小提琴,绝对是提升该作品档次的点,哥特金属在欧洲崛起的那几年,虽然大部分作品雷同性很高,但浪里淘沙,用点心还是能发现宝的

61
03:24

有时不太喜欢“Darkwave”(暗潮)这种叫法,因为范围太大了,玩工业的,玩电音的,玩采样的,很多作品只要够得上黑暗氛围,你都可以叫Darkwave,但品相上却完全分属于不同的领域,比如这个团,其作品实际上就是新古典(Neo-Classical),有人说新古典这种风格属于暗潮,我个人认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纲目不分。新古典不一定要暗,比如Ataraxia的作品,有暗,也有不暗,并不是绝对的,应该说新古典中的一部分作品是暗潮

62
05:26

纽约地下“无浪潮女王”,至今健在,我本人非常喜欢她1982年的这张《13.13》

63
04:23

中古民谣,宁静致远,古韵悠长

64
04:03

这首歌的MTV,我学生时代都看过,他们在一个毛胚停车场里,手上拿个公牛的头……如果说曾经的木马乐队是把“啦啦啦”唱得最好听的中国哥特,那么德国的Xmal Deutschland是之前我听过的把“喔喔喔”唱得最好的乐队,另一支比较著名的德国后朋克是“霓虹灯宝贝”,有很炫的萨克斯风。可惜虾米没有

65
03:49

新浪潮里有很多带有实验性的后朋克,我听的较多,因此我才要做一张《流行向新浪潮……》歌单,这就是我的思维方式。户川纯的很多作品完全就是情绪化的产物,怪诞的外表下绝对是好听的东西

66
03:14

又诡异又可爱的小岛麻由美,让我联想到小时候看法国动画片《怪鸭历险记》的那种风格,像我这一代80后的童年可以看到,听到各种形式的艺术,长大后我就会思考里面有趣的逻辑,它是超现实的,同时也是日常的,琐碎的,既是一种平庸又是超乎寻常的好玩

67
04:30

无论是原版的I like Chopin,还是“我爱肖邦”,还是“我爱雀斑”(王菲版),包括这版都是没有揭示出我最先想到的那个画面,额,这不是《喜剧之王》里柳飘飘坐进出租车里的那个背景音乐么,荷东经典

68
03:24

在日本混得最好的,台湾的上海人之一,当年很红

69
02:28

1963年,在美国烂大街的一首流行歌曲。也是让Robin Ward瞬间走红的一个作品。随后的故事也就没什么好说的,和今天一样,歌而优则演么,电影,电视剧,广告都来了,平淡无奇的商业故事

70
02:38

美国南方摇滚的代表乐团,简称SCOTS

71
03:51

最烦一些人整天说我们自己的摇滚是什么“土摇,土摇……”的,我告诉你,这才是土摇,根源得一塌糊涂的,典型的Rockabilly,就来自美国的乡村,我非常喜欢这个这张的封面设计,美式想象只有喜欢像大卫林奇那样导演的文青才会明白,在《穆赫兰道》中,“牛仔”是拯救一切的存在

72
02:40

两杆大烟枪,低俗小说,无耻混蛋,蚁人等各种影视作品中已经用烂的背景音乐。Soul经典曲目。虽然性感得不得了,但实际上歌者并不喜欢男人

73
02:59

同时在摇滚名人堂和乡村名人堂都能留下自己名字的女歌手,韵味十足的纳什维尔之声

74
02:37

非常厉害的Grunge,四个女孩嗨爆全场

75
03:34

“11岁时Amos对古典音乐逐渐失去兴趣,开始疯狂迷恋Led Zeppelin,于是退学。13岁在当地的一次比赛中因弹奏了自己创作的曲子“More Than Just A Friend” 获得一等奖。 就在此时,她发现了摇滚乐的自由。于是,她开始写歌,并在当地的一些夜总会中表演……”,嗯,我喜欢这样的故事

76
04:40

丝绒那张“黄香蕉”中Femme Fatale,All Tomorrow's Parties,I'll Be Your Mirror三首中我最喜欢的一首,真正体现Nico那冷若冰霜,无感情演唱的精髓,完全把主体留给音乐,这是一个音乐史上很少有,又硬又冷又干瘪的女声,甚至于有人认为她其实根本不会“唱歌”,但你无法否认其特殊性,只要她一开口,你即便不看介绍,你也能认出Nico的嗓子

77
05:52

看似随意演唱,实际上是步步惊心,完全沉浸式的,乐感不仅仅体现在歌词中,还有那些零零碎碎的象声词里,一张一弛,自成一派。自这首“Gloria”之后,一直到今天,Patti Smith依然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朋克教母”,口口声声说爱摇滚乐,谁都可以,啥时候我们的舞台上,要是有姑娘敢翻唱这首,我才会承认她是真的,一定给她鼓掌,如今我估计可能连海选都过不了

78
02:39

不光是中国,全球范围内玩摇滚的女性中很多人都是从模仿Joan Jett起步的。作为标杆式的摇滚女明星,女权偶像,Joan Jett的魅力绵延至今,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两支乐队就是Runaways和你现在听到的这支,2015年入选摇滚名人堂

79
04:20

90年代内地摇滚遗珠,“豹妹”

80
05:22

最真实的一个罗琦,中国女摇第一人,整个作品绝对不同于她在指南针的那些“华丽”的编曲,这首是典型的厄运金属,Doom的创作思路,即便是在当年的中摇磁带里也是非常少见的

81
03:43

爵士女声,Blossom Dearie同时也是一位爵士钢琴家,著名的唱片制作人。50年代组织爵士乐团Les Blues Stars

82
02:56

听这种怪诞嗓音千万别光听她自己的作品,那只会让你形成刻板印象,要听就听她的翻唱作品,尤其是翻唱的摇滚乐作品,这首My Chemical Romance的金曲被这么一改,还真是别有风味儿。Macy Gray,全球著名的“唐老鸭嗓”

83
05:06

奠定Trip-Hop(神游舞曲)这种风格的传奇女声

84
03:24

70年代朋克浪潮中最令人难忘了的一个朋克女声,能量十足,记住她的名字——Poly Styrene,有着一半索马里血统的英国女孩

85
03:17

就是喜欢老唱片的味道

86
02:22

英国乐坛常青树,60年代出道,老奶奶2013年才宣布告别歌坛。厉害吧

87
02:39

百听不厌的老歌。最近一次公众场合听到它还是在韩寒的电影《后会无期》里

88
04:26

美国唱作人Laura Pergolizzi(劳拉·伯格利兹),美籍意大利人,为后街男孩写过歌

89
Oh
03:05

20到30年代年代是一个爵士乐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无声电影时代,Janet Klein作为70年代的复古风潮的代表,诗人、画家、歌手。她模仿的就是这时期的音乐风格,这风格也被叫做“杂耍音乐”,很多乐谱是19世纪的,今天我们在迪斯尼的老动画里还能窥见一斑,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姑娘。Janet Klein的祖父是个魔术师,父亲是个插画师,因此,她从小受就迷恋二战前的美国文化与平面设计。她是一个完全不属于她时代的奇人

90
03:37

法国女声特有的从容,慵懒的气质

91
03:07

在众多一些“烟嗓”中,像Jill Barber这种“烟”中还带着“甜”味的,真不多见。经典的复古格调

92
05:28

70年代末这支英国实验后朋克乐队彻底成为了一支全女子乐团。并且随着小提琴家Vicky Aspinall加入作品更加丰富,但作为早期的一支“校园乐队”,Raincoats实际上是从玩二手的乐器开始的,年轻人有梦想就应该去追求,没钱不是理由。便宜的玩意儿也能先搞起来。这,也是摇滚精神

93
03:13

本歌单最性感的歌曲,不是上面爵士版的california dreaming,而是梦露,当然得是梦露。这首也是唯一一首出现轻柔男声和声的作品,众星捧月的感觉。还有最后女神那一声笑,真是销魂

94
03:51

德国后朋女团,氛围作品,灵气十足

95
01:45

Patti Smith的“闺蜜”之一,法国女孩。早期朋克运动的参与者。1977年搬到纽约,很快成为了无浪潮运动中积极的参与者,虽然在美国一败涂地,但实际上这姑娘玩的是真正有想法,时尚感十足的现代音乐,并且她的无浪潮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摇滚的倾向,后来她回到法国,赢得了很好的口碑与声誉

96
04:49

如临仙境的“慢潜”,一直被模仿的自赏派神团

97
04:46

那年,飞机上唯一可听的就是这张唱片。那时候的德蕾只是小有名气,如今俨然是一线女歌手啦,时光真是转瞬即逝,我觉得她面无表情的照片是最舒服的

98
03:34

在这个古典音乐已经沦为“胎教音乐”的今天,这天堂版摇篮曲简直有一种让人看见“圣光”的感觉。任何“治愈系”加在一起都不如勃拉姆斯这一曲有分量

99
06:12

这才是真正的“超级女声”,不仅可以在三个八度自由跳跃,而且自出道以来什么风格都玩,更了不起的是这姑娘11岁就作曲了,主动带着自己的作品找到了当时的艺术摇滚大师,Pink Floyd的吉他手David Gilmour,俩人一拍即合,开始了长期的合作。Kate Bush的音乐被誉为是“最聪明的流行音乐”(在这可能接受度很低),我把她放在这个位置,也是这个道理,太希望中国音乐界有一天也能有这样的故事

100
03:20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尤其是在等级森严的贾府,晴雯若是活在西方就不会有这些遭遇,我想只有在一个被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过,洗礼过的地方,人们才会发自内心欣赏人与人的不一样,懂得不一样的好,看见大家都很喜欢晴雯,我认为远远不够,有能力的,还要力所能及地帮助“晴雯”成功,让她们摆脱“下贱”的地位,什么长得漂亮就是狐狸精,“勾引主子”……其实谁都知道那个真正勾引主子,打小报告,外表老实心机深厚的究竟是谁?!小说中这种强烈的对比看得让人心酸,虽说“晴为黛影”,但实际上我爱晴雯远胜于林黛玉,另一个敢爱敢恨的丫鬟司琪,我也很喜欢,为了追求自由,最后竟然一头撞死在墙上,这就是在我的“女儿国”里最美的姑娘。宁可玉碎的摇滚精神

小悲的更多作品

评论

0/300
评论
最新评论13

今儿初六。六六大顺呀!

2019-02-10 20:15:35
·
·
更多

新年好

2019-02-10 22:51:05
·
0
·
更多

👍

2018-11-23 09:13:12
·
1
·
更多

🐮🍺呀!

2018-11-23 08:26:13
·
1
·
更多

很棒,充满个性不从流的一组。

2018-11-23 08:21:36
·
1
·
更多

[手势好]

2018-11-23 08:20:37
·
1
·
更多

歌单不错,各式各样好听的女声。

2018-11-23 06:04:13
·
3
·
更多

博物馆百科大全式讲解 非常具有参考和欣赏价值

2018-11-23 04:58:44
·
1
·
更多

标题取的美,选曲更美,杂食动物

2018-11-22 20:55:05
·
3
·
更多

可以

2018-11-22 20:35:29
·
3
·
更多

这个歌单好棒啊

2018-11-22 20:28:02
·
4
·
更多

[笑脸][笑脸][笑脸]

2018-11-22 10:35:24
·
2
·
更多

没错,我不是学音乐的,我是学设计的,喜欢音乐罢了

2018-11-23 12:45:45
·
0
·
更多

君为何物望天涯[咧嘴]最美不过女人花 [手势合十]

2018-10-27 19:11:23
·
4
·
更多

好杂

2018-10-22 17:13:24
·
1
·
更多

[咧嘴]杂食动物

2018-10-22 17:52:59
·
1
·
更多
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