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单介绍
国家大剧院推荐的交响曲(第1~10首)、协奏曲(第11~20首)、钢琴独奏曲(第21~30首)、弦乐独奏曲(第31~40首)、管弦乐曲、交响诗(41~50首)
更多关闭
国家大剧院推荐 | 入门必听的古典音乐(持续更新)
创建日期:2019-07-30 14:01:00
更新日期:2020-03-04 16:19:31
播放次数:2951
全部播放
180
分享
手机试听
51首歌曲歌手专辑 时长
1
08:34

1,交响曲: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本曲作于1791年,初演于1792年。作品之所以命名为“惊愕”,是得名于作品的第二乐章。据说海顿写此曲的目的是为了嘲笑那些坐在包厢中的对音乐不懂装懂,而又附庸风雅的贵妇人们,他故意在第二乐章中安祥柔和的弱奏之后突然加入一个全乐队合奏的很强的属七和弦。

2
08:21

2,交响曲: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这是莫扎特最后的三大交响曲之一,是他的交响曲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完成于1788年,整部交响曲热情洋溢,有着充满感情化的乐思。这首交响曲虽然仍能听出巴洛克音乐的痕迹,但还是促使当时的音乐向前迈进了一步,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

3
03:02

3,交响曲:贝多芬第六交响曲。贝多芬天生爱好自然,曾花尽大半时间踏遍郊野。他频繁地离开维也纳,为的是到偏远的乡郊工作。他在1808年夏天的书信中说:“我在灌木、大树、草坪和岩石间行走的时候,是多么快乐啊!因为树丛、花草和岩石,都能给人以共鸣。”人们在他1803年的笔记本中找到了这样的话:“河愈大,调愈沉”,说明他通过观察自然汲取灵感。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的手稿《田园交响曲》就是根据贝多芬在海利根斯塔特的体验写成的。

4
18:12

4,交响曲: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Op.125》。这是贝多芬在1819至1824年间创作的一部大型四乐章交响曲。因其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合唱部分是以德国著名诗人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的《欢乐颂》为歌词而谱曲的,后来成为该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主题。这部交响曲被公认为贝多芬在交响乐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其音乐创作生涯的最高峰和总结。

5
11:31

5,交响曲:舒伯特《第八号交响曲“未完成”》。这是舒伯特作于1822年,作者时年25岁,但直到43年后乐谱才被发现,并于1865年首次公演。本交响曲唯有第一、第二两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但由于此曲的已完成部分乐章出彩,故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完整无缺,并因此引出许多穿凿附会的传说,影响颇大。

6
12:19

6,交响曲:舒曼《第一号交响曲"春天"》。这部作品创作于年1840-1841年间,并很快首演,由门德尔松指挥初演。其时正当舒曼和克拉拉的婚礼之后。也正是从这时起,舒曼的创作从单一的钢琴曲转向了多种体裁。譬如在他结婚的1840年内,一口气就写下了一百几十首歌曲(其中包括《诗人之恋》、《女人的爱情与一生》等富有代表性的名作)。

7
07:57

7,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第六号交响曲“悲怆”》。第6号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最后完成的音乐作品。于1893年2月至8月期间创作。同年10月28日于圣彼德堡作首演,九天之后,柴可夫斯基便逝世了。经作曲家生前修改过的版本,则于11月18日由Eduard Nápravník在纪念音乐会中演出。

8
11:06

8,交响曲:德沃夏克 交响曲集:第九交响曲 “自新大陆”。E小调第9号交响曲《来自新大陆》,作品95,为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于1893年在美国时所谱写,因此一般被称为《自新大陆交响曲》。

9
06:15

9,交响曲:柏辽兹《幻想交响曲Op.14》。法国音乐家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以充满想象力的管弦语法,为音乐的浪漫主义开启了决定性的大门。在当时,浪漫主义正从文坛、画坛渐次席卷到乐坛,柏辽兹正好恭逢其会。只不过,法国人讲究优雅细致,不像德国追求的是严肃与厚重,因此在交响曲这样讲究形式结构的曲风上,法国人一向少有杰出的发挥。但柏辽兹这位鬼才却创作了《幻想交响曲》,把守交响曲进入浪漫主义的第一个关口,也打破一般人认为“法国人不擅创作交响曲”的观念。

10
15:49

10,交响曲:马勒《第一号交响曲》。马勒的第一部交响曲作品创作于1884年到1888年之间,最初的版本被命名为“巨人”交响诗。该作品在1889年在布达佩斯首演,反响不佳,但现在已名列马勒最受欢迎的作品。首演时所发表的曲目,并不是交响曲,而是两篇交响诗。原来的详细曲目一直被沿用到1892年后,才标以简单的标题“巨人”(或“泰坦”)。

11
02:48

11,协奏曲:维瓦尔第《四季》。用音乐最早抒写"四季"的,是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莽莽穹苍的万生万物,都有可现的情态。唯有时光——那昼夜平分的岁月,四时更迭的季节,却无形地运行着,犹若流云逝水,去不复归。但是,时光的无形妙手却在大自然这块有形的巨大画幅上,绘出了自己的四季轮回、春夏秋冬的壮美英姿。四季不仅是大地人间的动人杰作,也是艺术家笔下诱人的题材。

12
07:07

12,协奏曲: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作为以具体的音符保存下来的一份乐器与世情音乐文献,是我们了解巴洛克音乐的直接途径。巴洛克协奏曲与现今独奏与乐队的协奏曲很不同,编制小型,类似如今的室内乐。

13
08:45

13,协奏曲: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这首曲作为以具体的音符保存下来的一份乐器与世情音乐文献,是我们了解巴洛克音乐的直接途径。巴洛克协奏曲与现今独奏与乐队的协奏曲很不同,编制小型,类似如今的室内乐。

14
10:27

14,协奏曲:莫扎特《钢琴协奏曲9》。这是莫扎特早期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代表作。音乐学家查尔斯·罗森认为,这支钢琴协奏曲标志了莫扎特的创作真正走向了成熟。首乐章明朗轻快,钢琴和乐队相互交叠。次乐章则恰好相反,忧郁迟重。反差巨大令人惊讶。末乐章虽然再度明快,但是仍然脱离不了悲凉的影子。

15
11:50

15,协奏曲: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作曲家晚期作品中最动听的音乐篇章。这部作品创作于1791年10月,为当时维也纳皇家宫廷乐队的单簧管演奏家斯塔德勒的特别单簧管而作。乐曲开始的旋律是尘世上稀有的曼妙音符,让人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天籁之音乐。《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由单簧管皇后梅耶尔担纲独奏,除了高超的演奏技巧与雍容的美貌外,当年欧洲指挥大帝卡拉扬力捧她为柏林爱乐乐团单簧管首席也在乐坛引起巨大轰动。奥斯卡获奖影片《走出非洲》曾选此曲的第二乐章作为影片配乐,使得此曲的知名度再度远播。

16
10:43

16,协奏曲:肖邦《e小调协奏曲》。《e小调协奏曲》的基本内容同《f小调协奏曲》一样,也可以概括为爱情的叙述和对幸福的憧憬。但是e小调这首比后者更为成熟,技巧更华丽,效果也更完美,特别是它的第一乐章写得最为成功,音乐的形象鲜明、突出,富于色彩性的对比和交响性的动力发展。

17
04:52

17,协奏曲: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这是一部最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它的基本形象深具民族特点——作者在这里引用了一些真正的乌克兰曲调,同时也特别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协奏曲的一些特点,那就是巨大的力量、宏伟的规模同真诚率直的抒情性的结合。

18
11:48

18,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1897年,拉赫曼尼诺夫《第一交响曲》的首演失败招致不少批评(尽管如今看来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加上个人生活的种种不顺,令他在此后数年里萎靡不振,并开始酗酒。直至得到心理治疗师的持续医治,他才重拾自信。1900年,拉赫曼尼诺夫完成了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和第三乐章,并以此献给他的心理治疗师。尽管作品未完成,拉赫曼尼诺夫急切想知道公众对这部新作品的反映,遂立即组织其公演,并亲自于首演中担任钢琴独奏,终于获得了成功。1901年,他才完成了第一乐章。

19
16:30

19,协奏曲: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该曲作于1894-1895年,是德沃夏克为他的一位好朋友——大提琴家哈努斯维汉(Hanuš Wihan)写作的。本曲不但是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是少数几部广受世人喜爱的大提琴协奏曲杰作之一。这部大提琴协奏曲充满了浪漫的管弦乐作品包括了长笛部和短笛部,两部双簧管,两部单簧管,三部法国号(圆号),两部巴松,两部小号,三部长号,一部大号,以及定音鼓,三角铁和弦乐部。”

20
03:47

20,协奏曲: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这首1919年完成的,是埃尔加献给去世的妻子的,也是作曲家毕一生之力创作的最后的大型管弦乐作品,可以说是埃尔加献给妻子的安魂曲和自己的“天鹅之歌”。整支曲子情感起伏很大,同时又充满哲思、理性与感性的平衡,因此演绎起来难度颇大。

21
02:12

21,钢琴独奏曲:《莫扎特第八钢琴奏鸣曲》。此作品在莫扎特母亲去世后不久完成,于是此首奏鸣曲是所有莫扎特奏鸣曲中最为不悦的,特别是第三乐章的旋律整个就是萦绕在这种气氛当中;第三乐章中间A大调的旋律,更是与这种心情形成对比。

22
07:41

22,钢琴独奏曲:《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 IV》。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在钢琴艺术史上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被称作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相对于巴赫的《平均律键盘曲集》被称作“旧约全书”而言)。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是钢琴演奏家的试金石。

23
11:13

23,钢琴独奏曲:《舒伯特 钢琴奏鸣曲 D 959》。这是一首天真纯洁,令人欣喜的小品曲,带有轻快活泼的民间舞曲风格。整首乐曲保持着宛若天成,不加雕琢的自然美,为舒伯特钢琴曲中最富盛名的一首。

24
02:38

24,钢琴独奏曲:《舒曼 “梦幻曲”(《童年情景》之七)》。作品没有直接描绘儿童生活,而是从成年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角度进行创作。作者以准确的笔触,洗炼的手法,深入儿童心灵刻画他们的心理活动,使得乐曲的音乐形象幽默、神态逼真并富有情趣。并且此套曲还是写给作者本人未来的妻子克拉拉的一封“情书”。”

25
04:12

25,钢琴独奏曲:李斯特 《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之三“钟”》。此曲极负盛名,李斯特“炫技之王”的称号也大多出于此。曲子开头左右手奏出类似钟声的八度,接着在左手轻柔的和弦伴奏之下,右手弹出主旋律。其后在主旋律的多次变奏以及右手大范围跑动下,全曲达到高潮,最后在激烈的和弦中结束。

26
02:18

26,钢琴独奏曲:勃拉姆斯 《升F小调第五号匈牙利舞曲》。这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不但到处被演奏,而且被改编成各种不同形式的器乐曲。勃拉姆斯自1852年开始创作这一系列乐曲,当时他在维也纳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1869年他开始出版“匈牙利舞曲集”,实际上大部分是借用了吉普赛音乐的旋律,加以编辑和整理而成。

27
04:05

27,钢琴独奏曲:肖邦 《降B小调夜曲 Op.9,No.1》。第一段旋律充满柔和而朦胧的魅力,节奏处理十分自由;乐曲的中段由八度音奏出降d大调的旋律,这是非常甜蜜的旋律,此曲之所以能使人迷醉,也全在这一部分。肖邦一生总共创作了21首夜曲。夜曲这种体裁在传统上主要用于表现深夜的宁静,旋律通常如梦一般清幽、柔美。肖邦的夜曲并不只是单纯地继承了传统夜曲的表现风格,而是使夜曲的形式趋向自由,内容也多样化了,变得更加热情、更加完美。

28
02:44

28,钢琴独奏曲:肖邦 《C小调“革命”练习曲 Op.10 No.12》。这是肖邦1831年赴巴黎途中,在得知俄军入侵华沙后悲愤之余写下的。从技巧上看,这是一首左手跑动练习曲,但从右手壮烈的八度音旋律和左手狂风暴雨般的倾泻中却都不难看出作曲家当时内心情绪的极度激动。

29
03:04

29,钢琴协奏曲:德彪西 《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一译《金发女郎》,选自德彪西的钢琴小品集《前奏曲》,为第一集中的第八曲,作于1910年。  法国诗人勒孔特〃德〃里尔曾有一篇同名诗, 内容描写的是"坐在盛开着鲜花的越桔树丛中的遥远爱人的温雅和妩媚姿态",作者从此诗中获得创作灵感。

30
03:55

30,独奏曲:拉赫玛尼诺夫 《升C小调第二号前奏曲》。据说这一主题是作者受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钟声的启发而写成的。这一主题确实能够使人联想到悠远的钟声和教堂中此起彼伏的祈祷般的颂歌声,其中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情绪。乐曲的中间部转至关系大调(E大调)上,呈示出抒情性的主题,采用较快的快板, 洋溢着幻想般的激情。随后,钢琴又用较强的力度再现开始部分的主要主题,饱满而坚定的音响处理使乐曲显得更为庄重。乐曲最后用渐弱的方式表现钟声随风飘去,渐飘渐远,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31
11:45

8,交响曲: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 “自新大陆”》。E小调第9号交响曲《来自新大陆》,作品95,为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Antonín Dvořák)于1893年在美国时所谱写,因此一般被称为《自新大陆交响曲》(New World Symphony)。

32
13:27

19,协奏曲: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于1894-1895年,是德沃夏克为他的一位好朋友——大提琴家哈努斯维汉(Hanuš Wihan)写作的。本曲不但是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是少数几部广受世人喜爱的大提琴协奏曲杰作之一。这部大提琴协奏曲充满了浪漫的管弦乐作品包括了长笛部和短笛部,两部双簧管,两部单簧管,三部法国号(圆号),两部巴松,两部小号,三部长号,一部大号,以及定音鼓,三角铁和弦乐部。

33
02:39

31,弦乐独奏曲:巴赫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第一部》。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 - 1750)在一生中写了六部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编号为 BWV 1007 - 1012,推测创作于 1717 年至 1723 年。不同于其他乐器的组曲和奏鸣曲,巴赫在这里构建了一种更加循序渐进和连贯统一的风格,每首组曲在结构上都按照严格的曲式谱成。而在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乐章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是交响曲的先声。

34
06:16

32,弦乐独奏曲:帕格尼尼 《摩西主题变奏曲》。1816年,三十四岁的帕格尼尼与二十四岁的歌剧作家罗西尼在罗马邂逅相遇后,根据罗西尼的歌剧写了几首变奏曲。其中,《摩西主题变奏曲》就是根据歌剧《摩西在埃及》中摩西祷告时的音乐为主题创作的。变奏曲的引子与结尾都采用变奏形式,此曲用G弦演奏,将G弦指定音高调到bB,引子是柔板,旋律宽广,暗示出主题。中间使用泛音,结尾变成大调。主题的节奏是进行曲风格,采用很多敲击音。

35
09:18

33,弦乐独奏曲:圣-桑 《引子与回旋随想曲》。圣桑《引子与随想回旋曲》是便于灵活掌握的一种体裁,由于其中的基本主题叠次反复,又有众多插段充分对比,容易写得轻快而辉煌,因此常被用作多乐章作品的终曲。但是,回旋曲也常用以构筑单乐章作品,在这种场合中,它往往用来探索一种独奏乐器的技术可能性,而且时常采用引子加回旋曲的形式。

36
12:24

34,弦乐独奏曲:勃拉姆斯 《E小调大提琴奏鸣曲》。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33~1897)是德国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富有诗意,语句热情,感觉美好,同时带有戏剧性味道。他严格遵循维也纳古典主义传统,在创作手法上十分严谨。 这首奏鸣曲是继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鸣曲之后的大提琴奏鸣曲代表作,是作曲家在1862~1865年间完成的。全曲三个乐章都是用小调写成,而且节奏速度都是快板类型。

37
08:15

35,弦乐独奏曲:萨拉萨蒂 《流浪者之歌》。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萨拉萨蒂的作品自始至终十分讲究效果和技巧,都是纯粹的小提琴作品。这一首乐曲是萨拉萨蒂所有作品中最为世人所熟悉的名作,它那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38
00:42

36,弦乐独奏曲:里姆斯基-科萨柯夫 《野蜂飞舞》。这首常用于小提琴或其他器乐独奏的小曲,原是里姆斯基-柯萨科夫所作歌剧 《萨旦王的故事》 第二幕第一场中,由管弦乐演奏的插曲。今日,这首管弦乐小曲,已脱离原歌剧。四幕歌剧《萨旦王的故事》完成于1900年,是根据俄国文豪普希金的小说改编而成的。歌剧叙述萨旦王喜获独生子后,因受奸人的恶意中伤,将爱儿和王后,装在罐里流放汪洋中。后来母子安然漂流到一个孤岛上,王子终于平安长大。某日,王子救了一只被大黄蜂蜇伤的天鹅,不料天鹅却变成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公主。这时明白了王后的无辜的父王,也带了侍从,乘船来到这孤岛,找到久别无恙的王子。全剧最后在大团圆与欢乐中结束。

39
01:51

37,弦乐独奏曲:《美丽的罗丝玛琳》。这是克莱斯勒青年时代创作的三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之一。罗丝玛琳是克莱斯勒认识的一位年轻姑娘。这首小曲以轻快的笔法,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她那美丽动人的神态和婀娜的舞姿。这首小提琴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名曲。全曲为三段式,充满喜悦欢乐浪漫的情调,极富沙龙风味。中段十分温厚亲切。本曲在运用三度双音上独具一格,把小提琴的华丽、灵秀表现得韵味深长。

40
07:02

38,弦乐独奏曲:弗雷 《C小调悲歌》。弗雷的《悲歌》本都是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悲歌》是一种无边无尽、无法躲避的悲恸,中段钢琴清纯弹出的美好回忆虽也带来抗争,但终被更深的哀伤所俘获。它被用于描述英国大提琴演奏家杜普蕾人生悲剧的著名电影《她比烟花更寂寞》中,每每都催人泪下。

41
04:24

39,弦乐独奏曲:拉赫玛尼诺夫 《练声曲》Op.34 No.14 。谢尔盖·瓦西里维奇·拉赫玛尼诺夫(Sergey Vasilyevich Rakhmaninov,1873-1943),俄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各种体裁、题材的作品。其中,1912年创作的-练声曲(Vocalise,Op.34,No.14),是一首有着很高的演唱价值和学术价值的无词浪漫曲。从拉赫玛尼诺夫的人生经历和音乐创作生涯中我们会发现:他是一位用灵魂来创作的音乐家,把浓郁的俄罗斯忧伤淋漓尽致的表现在了音乐作品中,使其作品充满了伤感和浓郁的抒情性,这也是其《练声曲》具备情感性的原因之一。

42
04:25

40,弦乐独奏曲:马斯涅 “沉思”(选自《泰伊斯》)。马斯内,朱尔·埃米尔·弗雷德里克(1842—1912) 法国作曲家。在巴黎音乐学院跟昂布鲁瓦兹·托马学作曲,二十一岁获罗马大奖。1878—1896年在该院教作曲。他的音乐抒情优美,风格柔润艳丽,使他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作曲家之一。虽然有人——现在也有——诬蔑他,把他看作女性化的瓦格纳而加以排斥,他还是在保留剧目中保持了一席之地。

43
12:36
44
04:32
45
04:12
46
02:13
47
13:21
48
14:49
49
14:46
50
11:42
51
04:43

星外星音乐的更多作品

评论

0/300
评论
最新评论1

[手势好]

2020-06-26 21:05:28
·
·
更多
更多评论
/